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柳 《河北金融》2022,(4):52-54
我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诸多矛盾问题叠加,风险挑战凸显。在传统信用风险基础上,各类风险相互交织、相互作用,金融风险呈现新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商业银行如何在新形势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摆在金融人面前的永恒课题。区域金融风险有多种表现,现行金融监管(监测)手段滞后,需完善区域性金融监管体系,做好实地调研和风险排查,加强风险监测,提升风险预警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科技(Fin Tech)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呈现出科技作用增强、金融业务交叉、创新速度加快的发展态势,大大拓宽了金融监管的范围,衍生了新的风险并使金融风险传播快、影响范围广,影响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新挑战。金融监管如何适应金融科技发展新常态,提高监管质效,成为金融领域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从层次论来分析,可分为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私人)风险,其责任主体是金融机构。因此,只有宏观金融风险才属于公共风险,与政府的财政责任有内在的关联性,构成财政风险的重要来源。基于这种判断,我国财政部门还承担金融监管的职能,以防范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4.
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大致阐释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内在逻辑关系及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体现系统性风险特点及与金融监管不同层次分工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并从三个层次就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方法进行探讨,最后尝试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就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关键变量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燕 《时代金融》2014,(9X):41-42
应对金融风险的最佳手段就是"防患于未然",金融风险的突发性也要求将重点放在对风险的预见上。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水平,已成为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逐步显示出金融风险的趋势。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由于城市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融资的非理性扩张,从而增加我们的国家金融体系的动荡。2010年,南方证券,齐鲁银行破产欺诈等金融事件的发生,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风险。基于对金融风险和风险监管的研究,在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结合与金融风险控制和防范的相关理论提出完善中国金融风险控制和监管的有效措施。希望本文能为我国的金融风险控制和监督体系建设和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对金融风险的最佳手段就是"防患于未然",金融风险的突发性也要求将重点放在对风险的预见上。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水平,已成为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表现为金融机构风险、影子银行风险、非法集资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等,其诱致原因是金融法制环境建设滞后,多领域存在监管真空或监管政出多门,而且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监管职责模糊不清,权责不对等,监管效率和效果不佳的现象.因此,我国亟需从国家层面加强金融监管的顶层设计,加快金融立法进程,完善金融法律体系,统一金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增强风险隐患预警,适时创新金融监管方式,有效界定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边界,尽快建立权责明确,权力相统一的金融监管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教材,尤其是引起人们对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我国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加强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
在连续四年贷款高速增长、局部行业产能过剩和金融大要案频繁发生等多重因素共同冲击下,银行新增不良贷款名义指标却令人质疑地保持在史无前例的低水平上。这种低水平的风险状态,是建立在严厉金融监管下真实风险信息高度内部化和风险责任外部化预期基础上的一种扭曲反映。若默许新增金融风险长期隐蔽存在,这些微观领域的金融问题将集合放大成非常棘手的宏观难题。因此,建立一套包括科学的金融监管制度、银行法人风险机制在内的新增金融风险真实化的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产生多维、深度影响。金融科技助力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但也造成金融市场的伪创新以及科技过度金融化等乱象,挑战了金融监管,加剧了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科技、金融创新以及金融监管健康的生态对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应推动金融科技坚守初心、坚持向善,回归科技的本源;同时完善法律规范和市场规则,加强金融监管,激发金融创新正能量,充分发挥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推动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大力发展监管科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9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并分析了资本转移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数字金融不仅可以通过增强金融中介的竞争能力、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直接抑制区域性金融风险,而且能够通过促进资本转移提高风险的防范和应对能力,间接抑制区域性金融风险。二是数字金融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金融风险具有显著的抑制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在金融监管的调节下,对区域性金融风险产生了促进作用,侧面反映了金融监管同步的重要性。本文研究结论为在数字金融背景下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给予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金融监管重点与风险防范着力点金融风险是一个综合概念,其结构是非常复杂的。监管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对症下药,才能收到成效。因此,对金融风险的结构进行具体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的金融风险在宏观层面上由5对相互联系的风险组成,需要进行分析并做出监管重点的...  相似文献   

14.
如何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我国理论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无疑,一个独立、高效、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对于预防和化解风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正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探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问题,首先对现行体制下我国的金融风险及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现阶段金融监管的目标模式,最后提出要对现行监管体制进行一定程度的制度创新,以适应金融改革的需要,并且设计了新体制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5.
测定金融风险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风险价值法是目前巴塞尔委员会、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等国际金融组织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等国家金融监管机构重点推荐使用的金融风险测定的新技术 ,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本文重点研究了金融工具风险价值测定的有关问题 ,包括风险价值的含义、金融工具风险价值测定的数理基础、几种价值分布下的金融工具风险价值的计算等 ,并论述了风险价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引起人们对中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文章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成因分析入手,详细阐述了美国次贷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深远影响,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加强金融监管的相关措施,以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7.
完善金融监管,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十分重要。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全面认识地方金融风险的现状,客观剖析当前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对策,对于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创建金融安全区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一个金融机构风险的爆发。往往会迅速波及到其它金融机构,甚至是整个地区的金融业。创建金融安全区就要把功夫下在金融风险的防范上,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则要放在日常的金融监管中。这几年来,人民银行从上到下已经建立了严格的金融监管责任制,关键是要在落实上动脑筋、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数字金融是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的结合,其快速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问题值得关注。运用熵值法构建金融压力指数测算金融风险,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风险抑制作用,该影响具有结构和区域异质性;其机制检验表现为,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和加快资本转移抑制区域金融风险,同时金融监管在该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在数字金融背景下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融监管作为对金融业风险的外部监督与管理,随着金融全球化、网络化及金融自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以及金融风险的暴露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在WTO体系下,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着三大挑战,并带来一些具体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