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楚雄  吴永兴 《经济师》2007,(6):263-264
通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等主流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长株潭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年的FDI和滞后3年的FDI是长株潭地区经济增长的原因,且FDI对经济促进作用显著;但滞后3年的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于当年FDI对经济的贡献,主要原因是长株潭地区消化吸收FDI技术外溢的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经济增长与FDI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DI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数据资料就FDI与河北省GDP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经济计量分析。构建短期模型用于考虑FDI的需求拉动作用,长期模型用于分析FDI对河北经济增长的长期供给效应。由此来探索FDI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FDI外溢效应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2000-2012年期间,东部地区受来自于FDI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在总体上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不过东部地区从FDI上获得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慢慢衰减;中部地区而言,FDI外溢效应虽然在促进工业经济增长方面功不可没,但是对中部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西部地区由于区位劣势、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FDI外溢效应的发挥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湖南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罗永乐  魏海涛 《经济地理》2005,25(4):491-494
采用偏离—份额法对湖南省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计算出三大经济地带及各地级市州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将14个地级市州划分为三类:产业结构推动效用显著的地区、结构推动效用不明显的地区和结构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地区。并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艽 《现代经济信息》2011,(23):418+420
通过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进行分析,FDI分布不均衡会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有两方面:FDI的实际数量差异;FDI推动经济增长效率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分析,发现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是FDI分布不均衡,本研究有利于改善我国利用FDI来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FDI的就业效应按其作用内容可分为就业数量效应、就业质量效应.利用以科布一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的FDI就业效应的计量模型,通过对中国的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FDI流量对中国就业的数量和质量都产生了较明显的正面作用,且对东部地区的就业效应要大于中、西部地区,FDI存量则对中国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产生间接的负面效应,而对东、中西部就业数量的总体就业效应为正,就业质量的总体效应为负.因此,应改善西部投资环境对FDI的流向分流引导,进一步加快国企改革,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外商直接投资会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得到了很多经济学家的认可.本文以重庆市为讨论对象,试图验证此理论.以1995-2008年为样本时间区间,讨论两组时间数据:FDI和GDP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并通过ECM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说明FDI与GDP的互动关系,最终得出FDI能够推动GDP增长的结论.本文分析了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其优化措施以论述FDI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不仅带来灾难,同时也为FD I战略调整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供了契机。根据关于FD I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试图定量研究我国的FD I通过哪些传导途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强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FDI对中国服务业产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琪  田露月 《财经科学》2010,(11):101-107
本文将服务业下属的行业按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使用划归为三种类型: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并对这三种类型服务业与FD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类型服务业的FDI存在不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目前有必要通过FDI的引入调整服务业的产业结构,提升整体服务业水平及其核心竞争力,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FDI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DI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促进作用不明显,而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却存在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主要的原因在于东、中、西三地区技术水平、国内企业的负向竞争效应以及FDI的投资方式存在差异.我国各地区都应提高引资技术含量、加大教育力度,减少FDI对各区域技术进步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1.
吕文明  刘海燕 《经济地理》2007,27(3):467-469
城镇化必须与区域协调和工业化协同发展,文章分析和论证了湖南省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省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构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FDI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涛  巫强  康艳红 《经济地理》2008,28(4):627-630,635
经济全球化、加入、WTO以及国家经济中心的地位使得上海成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高地".基于1981-2006年上海市时间序列数据,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多元回归模型,对FDI与上海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FDI是上海市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同时从资金本身、资金附着物以及资金运行的角度来看,FDI的外溢效应亦相当明显,从而对上海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FDI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力的就业增量对于经济增长的负效应要小于其他类型企业的就业增量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2)FDI规模扩大对就业具有直接的创造效应,但对其他类型企业的就业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3)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与世界经济增长和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与FDI只有较弱的相关性;(4)FDI对于内资企业模仿和学习先进技术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但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的溢出效应不大。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玉翠  廖荣华 《经济地理》2004,24(3):343-346,350
从理论上分析了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发散和收敛特征。文章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的区划单元,从产出、产业结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方面定量研究了1990年代以来湖南省区域差异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0年代湖南省区域差异并不是绝对的扩大,居民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的差异变化为“缩小-扩大”的波动。居民收入的差异远远小于人均GDP的差异。湖南省区域差异远远小于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沿海发达省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35项指标定量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我国发达型和较发达型省域少,欠发达型和落后型省域多,城市型政区发展水平高,民族型政区和少数民族集聚的省份发展水平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居全国前列。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虽呈梯次展布,但反梯度现象同时存在,且东、中、西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第三产业与外向型经济、居民生活质量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技术要素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晖  金凤君 《经济地理》2011,31(8):1341-1344
回顾了技术要素集聚的基本理论,对技术要素集聚的形成动因与形成条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技术要素集聚的相关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以及集群理论等。文章的最后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与技术要素聚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人们了解技术要素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可对解决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孙希华  张淑敏 《经济地理》2003,23(5):611-614,620
文章定性、定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认为当前山东省发展经济应坚持效率优先,同时要正视地域差异,跟踪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采取适度的倾斜与均衡发展政策,实施点轴系统空间开发模式,在发展中逐渐缩小差异,促进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花俊  顾朝林  庄林德 《经济地理》2001,21(6):696-699
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形势和区域分异,并利用Granger因果性检验法检验了我国各区域外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西部地区较之东部沿海地区,外资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据此,笔者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外资的经济影响的角度给予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志宪  虞孝感 《经济地理》2004,24(1):53-56,66
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影响,江苏省的城市化出现了苏南、苏中及苏北之间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化水平、城市现代化、城市地域特征等诸方面。由于苏南、苏中、苏北的城市化发展环境不同,因此三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沿江地区是江苏省最发达的地区,完善的交通通信网络、良好的互通基础、密集而等级分明的城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使沿江城市带的构建成为可能,沿江城市带的建设可发挥城市的集合规模效益,推动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9个地(市)州为研究的地域单元,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3个侧面,定量分析了1990年以来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特征,描述了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的现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