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数据库及数据库优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库技术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60年代末70年代初数据库技术日益成熟,并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提高,产生了许多新的应用领域,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办公自动化、地理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处理等,这些新的应用领域对数据库系统提出了新要求。由于没能设计出一个统一的数据模型来表示这些新型数据及其相互联系,所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产生了演绎数据库(逻辑数据库、知识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工程数据库、时态数据库、地理数据库、模糊数据库、积极数据库等新型数据库的研究。到90年代初期,出现了面向对…  相似文献   

2.
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发展指标和金融市场发展指标两大部分,其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戈德史密斯采用金融相关率(FIR)指标,对各国金融  相似文献   

3.
核心银行业务系统在国际上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以电子化的会计和结算系统,二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电子化交易处理系统,当时开始把存贷款、结算和中间业务做入核心业务系统;三是金融IT技术的创新,使得目前流行着以实现全行“一本账”,包括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资本配置等内容的全新银行核心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4.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发展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自计算机问世以来,它已逐步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应用。20世纪50年代它开始被用于事务管理以解决大量的数据处理和非数值计算。由于数据处理的比重在计算机应用中逐渐加大,到70年代,数据处理的技术也就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起发展,并象其它学科一样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数据库技术也就成为了计算机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近几十年来,数据库的应用已从简单的应用转向了复杂的应用,而复杂应用就需要存储和查询复杂的嵌套数据、复合数据(如数组、结构等)和多媒体数据(如声频、…  相似文献   

5.
银行卡营销创新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银行卡营销的概念与内涵1.银行卡营销的出现与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银行卡营销经历广告和促销、友好服务与产品创新、服务定位、系统营销五个阶段,逐渐演变到以形象定位为特征的品牌营销模式。(1)第一阶段:广告和促销观念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这是银行卡营销的起始阶段,以广告和促销观念导入,银行通过增加媒体广告和赠送雨伞等小礼品吸引客户。此时的营销还只能被认为是“广告与公共关系”的代名词,与真正意义上的营销还有很大差距。(2)第二阶段:友好服务与产品创新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银行卡的广告宣传为银行带来许多客…  相似文献   

6.
一、发达国家金融产品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动因分析(一)20世纪50、60年代——避管性金融创新50年代末、60年代期间,各国经济处于战后恢复增长阶段,西方发达国家遵守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主体的国际金融秩序,实行比较严格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ADO技术连接数据库实现数据操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O(ActiveXDataObjects)是一种可以提供Web页面开发者轻松存取Internet的数据库,并可以在用户端实现“网上实时显示”的最新Web数据库技术。ADO几乎可以兼容于各种数据库系统,也可跨越多种不同的程序语言开发环境。  ADO的主要对象有:Connection、Command和Recordset,一般情况下,应用程序通过Connection对象建立和数据库之间的连接,通过Command对象向数据库服务器发出数据查询请求,而由数据库取得的数据集合就存储在Recordset对象中。虽然Connection、Command和Recordset三个对象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但由于三个对象都提…  相似文献   

8.
有机农产品凭“证”闯天下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20世纪初期的萌芽阶段、50-60年代的沉寂阶段、70-90年代初的探素阶段和90年代中后期的飞跃阶段。  相似文献   

9.
最近二十多年,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建设经历了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大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银行的储蓄、对公等业务以计算机处理代替手工操作;第二阶段,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逐步完成了银行业务的联网处理;第三阶段,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中到90年代末,实现了全国范围的银行计算机处理联网,互联互通;第四阶段,从2000年开始,各行开始进行业务的集中处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环境,加快金融创新,逐步开拓网上金融服务,包括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中国银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应用于单项业务到…  相似文献   

10.
一、ADO的发展背景。随着数据库特别是网络数据库的应用与发展,数据库访问技术(数据接口)显得尤为重要。由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C/S(Client/Server)模型,到现在的分布式多级体系结构和基于Internet的B/S(Browser/Server)模型,全都是通过数据接口实现前端(客户端)与后端(服务器端)消息的传递。UDA(Universal Data Access)是一种全新的统一数据访问接口,其技术基础是基于COM技术的OLEDB。ADO(ActiveX Data Object,ActiveX数据对象)就是为OLEDB而设计的,它封装并实现了OLEDB的所有功能,使得客户端应用程序能够通过任何OLEDB提供者来访问和操作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的,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是第三个发展阶段,它与前期发展相比,理论更系统,实践性更强,本文通过对佩珀、福斯特等生态社会主义学者理论的整理和总结,归纳出90年代以来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呈现出以下特征:反思苏联等社会主义的生态问题、生态帝国主义理论、对马克思思想的重新认识、更成熟务实的经济理论、重返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这些新变化相比以前的理论发展,应该说有了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研究辽宁省与朝鲜的贸易发展历程,有利于更清晰的认识现阶段辽朝贸易的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辽宁省与朝鲜的国际贸易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初始阶段;第二、20世纪50-80年代的起步阶段;第三、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阶段;第四、21世纪初期的成型阶段;第五、2008年至今的二次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生产和搜集数据的能力大幅度增强,无数个数据库被用干商业管理、政府办公、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等。自20世纪50年代信息科技进入金融创新领域以来,银行业电子化大致经历了脱机处理、联机操作、跨区域联网、自助服务四个阶段,网络银行使银行的交易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成为现阶段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办公经历了计算机单机辅助办公、局域网与广域网办公、有线与无线混合接入办公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办公自动化(OA)以个人电脑、办公套件为主要标志,实现了数据统计和档写作电子化。第二代OA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网络技术和协同工作技术为主要特征,通过互联网或内部网实现了工作流程从传统的手工方式向自动化方式的飞跃。第三代OA以知识管理为核心,  相似文献   

15.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从最早采用文件系统存储数据算起,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距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稳步推进,数据库技术在银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几个特点。 首先,各大银行都在搞集中管理、统筹规划,因此对数据库的选型工作也提交由总行统一采购。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对部分数据库产品的选购采取了“买断”的合作方式。其次,如果是基于同样的小型机平台,无论是DB2还是Oracle,从其技术及应用角度出发.对于银行业系统开发人员来讲已没有太大差别。银行业追求的是稳健经营之道,采购部门对IT产品的选择要求很高,不仅看产品的性价比,同时也关注IT企业的服务水平.经营理念等。第三,针对目前数据库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以小、快、专为特点的IT企业将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数据库作为IT应用及网络系统的重要后台支柱力量。它将怎样应对信息化高速冲击的浪潮?本栏目选取了相关的一组文章,作者来自银行技术一线。他们就各自的体验和视角,就当前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情况做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VB为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了多种方便、强大的技术,最常用的数据库访问技术有数据访问对象DAO、远程数据对象RDO、数据对象ADO三种。数据对象ADO是微软处理数据库信息的最新技术,是DAO/RDO的后继产物,它实际上是一种提供各种访问数据类型的连接机制。对ADO技术及其核心对象模型、编程步骤与语法结构进行分析,对企业集成多种数据源,选择更好的开发工具建立操作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办公自动化简称OA。(Ofrice Automation),在我国银行业办公自动化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办公过程中普遍使用现代办公设备,如传真机、打字机、复印机等;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办公过程中普遍使用电脑和打印机,通过电脑和打印机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文件排版输出和进行人事财务等信息的管理等;第三个阶段,即办公过程中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实现了文件共享,网络打印共享,网络数据库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Sybase数据库产品自从问世以来,它的C/S工作模式、分布式处理的体系结构、完善的安全保密性能、高速快捷的运行方式、多平台跨操作系统等优点,迅速被接受并推广应用。其集中式的数据管理使数据风险范围大为缩小,但是作为Sybase服务器一端,数据风险比较集中,如何做好数据库的日常维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总会计师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一是总会计师制度建立阶段(20世纪50年代-1985年)我国企业总会计师制度建立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的特殊时期,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一些大中型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国有企业的经济核算和会计管理。  相似文献   

20.
ADO(ActiveX Data Objects)是一种基于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数据接口的应用程序方法,是一项容易使用并且可扩展的将数据库访问添加到 Web页的技术。使用 ADO可以编写紧凑简明的脚本以便连接到 ODBC兼容的数据库。 ADO命令语句不复杂而且容易掌握 ,具有先进的与语言无关性和查询处理功能。下面就 ADO在应用过程中的使用做一介绍。 1.创建 ODBC DSN文件 在创建数据库脚本之前,必须提供一条使 ADO定位、标识和与数据库通讯的途径。数据库驱动程序使用 DSN(Data Source Name)定位和标识特定的 ODBC兼容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