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是相对集中的;控股股东会倾向于利用手中的投票权控制董事会和公司的投资决策、经营方针以及财务计划等。这样就容易造成公司的控股股东和中小股民之间的利益冲突。但是由于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的多样化和隐蔽性,其私有收益的度量和监管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主要从控股股东"隧道行为"产生的根源、影响因素、主要方式、产生的后果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最后,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现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陈祺  谭雄 《会计师》2010,(6):19-20
<正>以上市公司作为行为主体的股票增发过程中控股股东的掏空与支持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对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和上市公司增发之间的关系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为了促进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3.
4.
黄克雨 《深交所》2007,(6):16-18
公司是一种社会性组织,向社会公开披露信息是其社会化属性的必然要求。家族性公司——多股东公司——上市公司,社会化程度依次提高,公开披露信息的意义和要求也依次提高。  相似文献   

5.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股东股票套现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征 《时代金融》2012,(15):252-253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股东股票套现的基本动机与行为策略,并提出了规范这一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贾征 《云南金融》2012,(5X):252-253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股东股票套现的基本动机与行为策略,并提出了规范这一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股东的出资行为对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为了发挥债务资本的税蔽效应和杠杆作用,股东往往愿意企业负债经营,但是负债的对象不一定是普通债权人,很可能是股东自身;对于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为套牢普通债权人获得更多的企业重组收益,股东也愿意“自我负债”融资。通过债务性资本与替权益性资本的替换,股东总能够获得套利收益,但同时也损害了普通债权人和政府的收益,因而受到法律的限制。然而,在现实经济中股东的套利空间仍然存在,并对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尤其是对债务资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鹏鹏 《甘肃金融》2012,(10):29-31
在上市公州收购的过程中.少数股东利益受到损害的问题极为突出,对少数股东利益的损害不仅会打击其投资的热情.也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说,对于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的少数股东利益保护的研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同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企业盛行债务融资不同,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 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是我国特定的融资环境.本文以融资环境为背景,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特定的融资环境,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是在既定的融资环境下,做出的"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上市公司融资环境的综合治理措施,以使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朝着理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股利分派政策是对公司利润进行合理分派的财务策略。在我国股票市场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股利分派政策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于当日开始正式实施。这一务实的举措,是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系列变局的一步完美的“收官”,给正值隆冬的中国股市带来了一丝春的气息!  相似文献   

12.
对玩弄盈利游戏、粉饰资产负债表的公司说不!对视公司为个人玩物的董事长们说不!对欺世盗名的基金、及其广告说不!对拉抬投资组合价格以虚增收益率的基金经理说不!对有利于券商而不是有利于投资的交易系统与交易行为说不!对网上交易欺诈说不!对每一只股票都作推荐的证券分析师说不!对不关心投资利益的监管说不……这是作为投资的权利与责任。  相似文献   

13.
Theory predicts the existence of explicit bilateral contracts between firms and expert shareholders. I assemble and analyze a large-scale data set of these contracts. Using block investments from 1996 to 2018, I find that these contracts involve mainly corporate owners and activist owners, and often specify covenants pertaining to financing, trading, directorships, dividends, joint ventures, corporate investment,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information access. I also find that some of the contract covenants are stated in term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that the prevalence of these contracts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measures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managers and shareholders. Overall,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of the first systematic evidence on explicit bilateral contracts between firms and shareholders.  相似文献   

14.
股东信息是上市公司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深市公司股东总体分布特点、机构投资者状况、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性质和行业分布状况、股东变更等资料,发现目前深圳市场价值投资理念已经确立,股权结构亟待调整,实际控制人相关信息披露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16.
投资者保护与控股股东资产偏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控股股东资产偏好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在股权集中型公司中研究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决策分析框架。理论分析表明,投资者保护可以缓解因控股股东对流动性资产的偏好而形成的投资不足,但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取决于公司投资不足和控股股东资产转移两个方面的净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较好的投资者保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投资不足,并抑制控股股东的资产转移动机,从而促使外部投资者对公司所持有的现金予以较高的价值评估。我们还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较高的现金流权对应着较高的控制权,其结果是加剧公司投资不足,导致公司现金水平较高而现金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在交易所竞争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接受表决权差异安排,表决权差异安排虽有利于科创企业的初期发展,但也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构成更大的威胁。本文分析《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两家有表决权差异安排的企业的招股说明书相关内容和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以及三者平衡表决权差异安排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途径,并提出完善日落条款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等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20.
Previous research argues that large non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enhance firm value because they deter expropriation by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We propose that the conflicting incentives faced by large shareholders may induce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ve size of large shareholdings and firm value. Consistent with this prediction, we present evidence that there are costs to having a second (and third) largest shareholder, especially when the largest shareholdings are similar in size. Our results are robust to various relative size proxies, firm performance measures, model specifications, and potential endogeneity iss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