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训练内容:1.基本训练。2.新授:珠算退位减法。3.珠算、心算综合能力训练。二、训练目标:1.通过听数、看数、布数等基本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及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教学珠算退位减法,使学生掌握其拨珠方法及要领,为进一步学习退位补五...  相似文献   

2.
台湾中港、埔墘小学推广珠算速算教学取得好效果台湾省商业会珠算振兴委员会自从与大陆中国珠算协会开展珠算学术交流以来,发现大陆教学法─—双手拨珠及一口清有其独到之处,其所训练选手之实力已与日韩等珠算发达国家相比,遂萌发引进实验之念,后经台湾珠算振兴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1 采取多样的方式方法 ,培养直接兴趣枯燥无味的生硬训练对儿童无疑是一种惩罚 ,自然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我们首先从教师教学入手 ,认真探讨教法 ,尽可能地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 ,避免一味呆板地“读数—打数—记数”的训练方式 ,使枯燥乏味的打算盘变为生动丰富热闹有趣的学习活动。一方面 ,无论是珠算心算的基础训练、记忆能力的训练还是表象能力的培养训练 ,都加强直观性教学。幻灯、挂图、实物卡片、小黑板、报数板等各种教具交替使用 ;普通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室外场地等学习场所经常更移。另一方面 ,采用看、说、想、做、…  相似文献   

4.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珠算文化,宣传珠心算教育开发智力潜能作用,调动山东珠协各理事单位和各市珠协推广普及珠算珠心算技术的积极性,提高我省珠算珠心算技术水平,按照中国珠算协会《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珠心算比赛的通知》(中珠协[2005]第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经研究决定在2005年6月份举办山东省第十七届珠算、第五届珠心算技术比赛暨参加全国第二届珠心算比赛选手选拔赛。一、比赛宗旨:弘扬民族优秀珠算文化,推动我省珠算珠心算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宣传展示珠算珠心算技术教学与训练的成果,交流推广珠算珠心算教学与训练的先进经验,增进山东…  相似文献   

5.
华(印椿)老离井我们已经数年了。他从年青时代起,就热心于珠算的教学与研究。本世纪60年代初,曾与几位珠算界同志发起组织全国珠算座谈会,后上书教育部,筹建中国珠算协会,编写了珠算教材多本。晚年用了14年时间,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论述珠算史的《中国珠算史稿》(以下简称《史稿》)。生前曾任中国珠算协会顾问,为国内外珠算专家,被誉为“珠算泰斗”。《算学宝鉴》水平是比较高的华老生前曾详细阅读过明代王文素编著的《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以下简称《算学宝鉴》)。他评价说:“明代珠算已流行于民间,……此时珠算已取代了筹…  相似文献   

6.
强化表象训练,搞好珠心算过渡陈振国,杨恒青在珠算式心算教学中,心算是珠算的高级阶段。而在由珠算到心算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过渡环节─—数译珠的训练,其根本任务就是把抽象无形的数码变成能看得见、摸得着、能动的算盘珠,它是进行珠算式心算的关键。主要应...  相似文献   

7.
现就已有资料勾勒珠算数典探源简图 :一     二     三     四   珠算 : 游珠算 正负数珠→ 筹算 :红筹表正黑筹表负→ 蓍草 :计算卜筮→ 八卦 (挂 )阴 - -阳—→五     六     七     八   十数图 : 河图 洛书→二分、四季数图 : 二分数图 四季数图→ 卦台山圆形固定排列→ 结绳 :数字符号通过这八项珠算数典探源勾勒图 ,就可以粗略的把珠算发明前的数典弄清楚。为珠算的发明时间和发明人的确立找出数理依据。一、珠算“珠算”一词 ,最早见于汉徐岳撰《数术记遗》一书中。按杜方铎、张子龙考证 :“现…  相似文献   

8.
一、二十年来山东珠算事业发展的简要回顾(一 )珠算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山东珠协成立以来 ,始终致力于珠算技术的普及。一是编写了科学的、适用的珠算技术教材。协会成立之初 ,即组织编写了能够用于教学和自学的《通用珠算》一书 ,全国发行 ,影响广泛。该书被编入《中国珠算史稿》附录。 1 998年组织编著了《齐鲁珠算大观》一书 ,是一部大型历史性、科学性著作。 1 992年 ,山东珠协大中专珠算教育委员会 ,集体编写了《通用珠算教程》 ,是一本珠算教学用的高质量的专业性教材。二是珠算教学活动广泛开展。目前在全省各级幼儿园、小学、大中专…  相似文献   

9.
一、训练内容:(一)复习训练。(二)新授指导: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珠算。(三)珠算、心算能力训练。二、训练目标:1.通过布数、写数等基本功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视觉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课堂注意力;2.通过珠算复习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加、减...  相似文献   

10.
珠算的二元示数概念是相对于笔算的一元示数而言的。历史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均发明有记数法,但据现有史料查证和研究发现,只有中国珠算可以二元示数。一、珠算二元示数及其思想方法1.二元示数概念的提出珠算'二元示数'的概念,是由我国珠算界著名专家郭启庶教授首先提出的,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珠数学》一书中明确给出了定义:'定义2.7在算盘上拨珠靠梁表示一个数时,靠框的算珠同时也表示出一个数。这种现象便叫做二元示数。'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日整理杂志 ,发现在 1 994年的《现代珠算》、《黑龙江珠算》第六期上 ,同时刊登了福建省闽清刘扬彦先生的大作《推广珠算省除法———读 <省略除法不宜提倡 >有感》(以下简称为“有感”)。时隔五年了 ,可两刊上均未刊出有与“有感”相异的文章。笔者认为 ,此问题还是有提出来探究的必要 ,正确与否 ,愿与刘先生及珠算界同仁探究。什么是近似数 ?笔者认为 ,应该定义为与准确数 (或言真值 )相接近的数。什么是近似数的精确度 ?笔者认为 ,近似数的精确度是指近似数 (用小数表示或科学记数法表示时 )最末一位数字所在的数位。笔者手中有如…  相似文献   

12.
权威的《人民日报》2 0 0 0年 4月 1 3日“教育科技文化”版上 ,刊登了一则题为《“中华珠算诗词选”出版》的简讯 ( 6月 9日该报海外版又发布同样消息 ) :“我国首部《中华珠算诗词选》最近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著名诗人臧克家题写书名。《中华珠算诗词选》精选了七十二位诗人的三百六十三首珠算诗词 ,其中包括赵朴初、乔羽、迟荣瑜、戈缨等诗坛、珠坛名家之作。”这条消息的刊登和发布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珠算诗词选》的出版 ,已经获得了国家的认可和关注。“中华珠算诗词 ,民族文化奇葩” ,是德高望重的原财政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3.
一、珠算合九法的三大特点(一)根据数的进位规律及算盘特点,我们独创合九数这一新概念。用合九理论使原珠算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融通在加法运算之中,变减法运算中的减数为加数、除法运算中的减部分积为加部分积,大大简化了拨珠动作,既难又快,有利于促进珠算教学的普及和推广。(二)依据合九法理论而特制的合九加法定位算盘,出现梁珠值和档上数值(即靠框珠值)两种记数方法。算盘档上数值(即靠框珠值)为合九技能(把减和除用加法运算)创造了条件,在减、除运算中可将算盘形象地视为笔算中的草稿纸,使笔算和珠算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珠算乘除法确无并进教学的可能──《关于珠算乘除法教学的几点思考》读后感孟忠义《关于珠算乘除法教学的几点思考》(以下简称《思考》,原载《齐鲁珠坛》95年第二、三期)文中提出,“珠算乘除定位可以并进教学,但乘除法似难做到并进”的观点.笔者理解,“并进”用...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为了更好地有助于研究探讨我国算盘的历史及其发展过程和经过那些阶段 ,必须把“珠算”这个名词及有关的事物先予说明。1 1 什么是“珠算” ?什么是“珠算” ?各人的说法虽然不完全相同 ,但重要意义基本是一致的。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运算的一种计算技术 ,是一门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内的应用科学。由于算盘上面有算珠 ,运算时 ,根据珠算的口诀、原理和方法拨动算盘上的珠子来计算 ,珠停数出 ,所以叫“珠算”。这是现代对“珠算”的名词解释。“珠算”这个名词。在我国书笈中最早出现的 ,就是《数术记遗》(简称《记遗》)。《记遗》…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40年辉煌成就:探索与实践——中国珠算心算协会成立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发行。本论文集共收录73篇文章,内容涉及中国珠算心算协会成立40年来的工作总结,以及珠算史、珠算珠心算理论与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具体研究成果,涵盖了珠算珠心算在科学、历史、文化和教育教学等诸多方面的价值,对于珠算珠心算工作者、研究者、教育教学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998年 ,我市开始全面普及珠心算教学 ,许多老师在教了几个月之后 ,大部分都碰到了一个同样的难题 :转脑算难。一了解 ,他们在教珠算基本指法时 ,都没有结合进行脑算基本功训练 ,他们都认为 ,脑算基本功等基本指法都完成了 ,要转入脑算时再作专门训练 ,这样 ,回过头来想想 ,我当时在农村教的那班学生 ,转脑算之所以较顺利 ,可能要归功于较早进行脑算基本功训练 ,所以说及早进行脑算基本功训练是进入脑算的金钥匙。下面 ,我就脑算基本功训练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1 记数练习( 1 )用卡片出示一个数字 ,让学生迅速看完 ,然后放下 ,再让学生报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珠算协会颁布的《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分普通级和能手级两种。能手级鉴定实行一套题,按完成正确题数确定六个级别。现将珠算技术的能手一级和能手六级的具体要求列表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数字移位是手工记帐中的常见错误.《上海会计》1993年第8期,介绍了刘体先“引前补后”查找错误的小经验,读后深受启发。本文向广大财会人员介绍一种新的数宇移位查找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判断数字移动多少位,而且能直接求出发生移位的数字。数字移位可分为两种:一是左移n位,即错记数是应记数的10~n倍,二是右移n位,即应记数是错记数的10~n倍。设错记数与应记数中较小的为减数a,错记数与应记数中较大的为被减数10~n.a,错记数与应记数的差为b(a、b、n均为自然数),则:10。a-Q。b(1”-1)·a=b(1…  相似文献   

20.
从《珠算代数》到《珠数学》(五)——论珠算是中国算学的优秀代表和对它完善基础教学提高数学教育的积极作用郭启庶第五,《珠数学》中引入“珠数学”概念,明确建筑在珠算基础上的数学称为“珠数学”。这比“珠算就是中国数学”,或“珠算体现着中国数学的特点”,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