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秋风 《中国报道》2009,(1):60-61
此前有消息说.个税起征点调整方案已上报国务院,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000元有望于2009年开始实行。但2008年12月15日《新快报》发出消息,称从权威渠道获悉。个税起征点暂不调整,相关议题也未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 与普通民众的失落情绪不同,专家普遍认为,通过调整个税起征点刺激消费的方式作用有限。在普通老百姓看来,提高个税起征点是最直接的减轻税负的方式,实际上,不改变个税制度设计上的不合理就难以消除个税免征额频繁调整的尴尬,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个税税负不公的问题。著名学者秋风撰文指出,提高个税起征点不如优化税制。在个税改革上,过分强调和依赖调整扣除标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斯提出制度分析应该研究“实际的人”。经济学早期关于人的假设是接近“实际的人”的,但后来(尤其到新古典经济学)却越来越远离“实际的人”。经济学对人的认识经历了“实际的人”一“理性的人”一“实际的人”之循环,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制度与“实际的人”有着内在的联系,或者说,实际的人与制度之间有着一种互动的内在治理机制。制度可以平衡“实际的人”的内在动机的冲突和矛盾,使人的行为更加理性,从而有利于秩序的形成。制度(尤其是非正式制度)可以塑造个人,能扩展人的有限理性;制度大大地弥补了人们知识和信息的不足,也降低了社会交往中对人们认知能力的要求。同时.个人塑造制度,人性的演变影响着制度变迁的方向,对人的假设的变化是深入分析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博弈论中纳什均衡解是基于完全理性人的假设,然而越来越多的经济实验结果显示:博弈结果有时与均衡预测解相悖,有时相互一致。本文在行为经济学中经典的有限理性认知层次模型上引入群体感知度参数,使得模型对于博弈结果的解释更加合理;文中也针对具体的博弈模型分析了群体感知度在形成博弈结果中的作用机理,也设计了一个简单实验对所得结论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4.
传统主流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假设条件,就是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并且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决定自己的决策方案。然而在现实中,投资者决策行为却往往是有限理性的,主要有:处置效应、羊群行为、过度自信以及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本文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的成因进行相关分析.并尝试提出纠正我国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的相应措施.从而尽量减少有限理性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转型研究和有限理性假设的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流经济学家的理性假设有完全理性、有限理性、程序理性等等不同的词汇。虽然完全理性的假设在逻辑上不断受到挑战,然而,迄今为止完全理性假设的地位并没有动摇。本文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研究的问题实际出发,探讨有限理性假设的适用性。有两个原因使得有限理性假设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研究中成为必要的假设条件:一是时间约束;二是计划经济的他组织结构。转型时期经济主体有限理性行为的特征是:行动目标、行动手段、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明确;短时效的决策程序和满意化的行动标准。  相似文献   

6.
在管理过程中,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者还是政策的执行者无不都在追求理性地做出行动,希望在"理性"的驱使下确保自己能够正确、科学而有效地实现其活动目标,并因此建立起"理性模式"来指导管理活动。但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在归纳人类理性行为机制基础上而建立起的"理性模式"也是具有一定的局限的,对这些局限进行充分的认识对于管理活动来说意义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7.
制度生成机制有两种传统的认识论演化生成论和制度设计论。前者认为制度的生成是社会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长期博弈而逐步形成的用于约束彼此行为的共同规则或规范,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后者认为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必然存在,制度的生成是难以自然演化的,而是人们在长期多重博弈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明确设计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理性是经济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与制度变迁的一个关键词。什么是理性?人类理性包含什么内容?它是怎样形成的?它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制度选择?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回答这些问题。论文上半部分讨论了人类理性的三对范畴:本能理性与认识理性、进化理性与建构理性、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构建一个人类理性模型;下半部分讨论了制度变迁的需求、制度选择的基础与初始条件、制度选择的主体和方式,以及制度选择与国家政治制度、文化意识的关系,构建一个制度选择模型。  相似文献   

9.
完全理性、完全无理性、有限理性和非理性只是社会行为体理性特征在不同环境和阶段的表现类型,社会行为体的真实理性是以一定的概率分布存在的分布理性。社会行为体作为人类个体及群体的基本组织形式,可以区分为宏观社会行为体与微观社会行为体两种主要类型,据此把国际政治经济学区分为宏观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微观国际政治经济学两个学科分支。经济人假设、管理人假设、政治人假设及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流派,难以对涉及跨国政治与经济活动的社会行为体的所有行为给出合理的理论解释。以分布理性为条件,提出政治经济人假设及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新理论分析框架,能够对国际政治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给出有价值的理论解释,以弥补现有理论研究文献的某些不足。学者需要从理性、行为、行为体类型、内容和方法等多个角度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进行拓展,把分布理性和政治经济人假设纳入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有的农地制度是一种“共有私用”的公共产权制度。目前中国农地制度的产权结构是被分割的。农地产权的每个方面(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都存在农民以外的其它利益主体。这种特性体现在农地制度的方方面面,比如,土地再分配制度的形成实质上是上述产权框架下的一种有限理性的选择。另外,土地市场的发育不充分、对农地制度绩效的合理评价问题、农户的投入行为等等,都与上述制度框架有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完全理性、完全无理性、有限理性和非理性只是社会行为体理性特征在不同环境和阶段的表现类型,社会行为体的真实理性是以一定的概率分布存在的分布理性。社会行为体作为人类个体及群体的基本组织形式,可以区分为宏观社会行为体与微观社会行为体两种主要类型,据此把国际政治经济学区分为宏观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微观国际政治经济学两个学科分支。经济人假设、管理人假设、政治人假设及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流派,难以对涉及跨国政治与经济活动的社会行为体的所有行为给出合理的理论解释。以分布理性为条件,提出政治经济人假设及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新理论分析框架,能够对国际政治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给出有价值的理论解释,以弥补现有理论研究文献的某些不足。学者需要从理性、行为、行为体类型、内容和方法等多个角度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进行拓展,把分布理性和政治经济人假设纳入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随机动态博弈理论,通过对制度的结构动态分析,阐明了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经由有限理性个体的行为机制,作用于制度变迁过程的机理,并由此论证转型过程中秩序对于成功实现制度创新的根本意义。尤其是,当经济转型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导致制度变迁的多向性(或多重均衡性),从而难以自发达到“有效”的渐近稳定均衡时,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转型经济国家在促进秩序重建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一、培养员工正确信任观,引导合理需要 信任观是关于信任的一定认识、看法、倾向、主张和态度的总称,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和尺度的作用。认识是将人的需要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桥梁,是需要的满足感或不满足感形成的决定因素,在积极性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声誉的私人契约执行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囚徒困境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不一致要求一定的契约执行机制来促进合作行为。一般来说,契约执行机制可以分为基于声誉的私人执行机制和基于法律的公开执行机制。本文分析了契约的私人执行机制,认为其本质可以归结为基于重复博弈的双边与多边声誉机制和基于关联博弈的社会声誉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契约私人执行机制的制度基础,一是在交易域中形成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二是在社区博弈中形成的社区规范与文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从人类行为基本假设分析人力资本的审计行为特征,从人的经济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解释了人力资本的审计合谋特征,从有限理性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审计失败特征;之后从人力资本产权方面解释了人力资本审计行为的应受激励性与应受约束性。  相似文献   

16.
制度变迁中的"理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制度是制度变迁的概念和方式的基础上,对制度变迁过程中有关人类理性的争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然后对人类理性在社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和定位进行了分析和判断,指出在制度演化的过程中走人类有限理性的“有选择建构模式”是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有限理性下的个体决策:一种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涛  覃琼霞 《南方经济》2007,34(12):24-31
本文试图延续Shesheinski(2003)的分析思路,通过有限理性的模型化使有限理性下的个体决策重新与经济学的福利最大化和边际决策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先后分析了有限理性结构下的纯个体决策和集体行动中的个体决策问题。同时,对集体行动中的有限理性和理性决策进行初步的比较与分析。得出了有限理性下的最优决策规模要大于理性决策规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周业安 《南方经济》2018,37(2):1-11
文章首先把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划分四个阶段,并分别阐述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理论贡献。其次,文章认为,行为经济学对经济学的理论贡献可以归结到两个方面:一是有限理性;二是社会偏好。有限理性有可能替代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说,而社会偏好理论则通过引入人的社会性,一改新古典经济学完全忽略人的社会性的做法,从而将经济学引入一个崭新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讲,行为经济学在未来完全有可能成为经济学发展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9.
渐进式改革进化搏弈模型运用有限理性、交叉换位搏弈、相随策略的重复搏弈、战略选择、战略分布、改革成本等概念,分析了多元利益主体如何依据重复搏弈的利益成本关系,进行赞成或抵制改革的战略选择。改革按照多数选择的原则不断地深入,搏弈参与者有限理性的行为,使渐进式改革具有了相互配合而非相互抵制的内在动力、利益补偿机制和制度变迁的协调机制。政府的智慧在于发动改革、寻求阶段性改革的目标,适时、适当地妥协,用较低的社会成本将多个次优的局部改革串联起来,累积产生阶段性、梯次性的制度变迁结果。有关渐进式改革的进化搏弈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沦表明,在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国成功进行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演进为渐进式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以理性经济人为前提而建立的经济学在各方面都受到挑战,其中主要的是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不相关性和经济世界中的非理性因素两大问题。面对这种挑战,作为经济学新发展的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都对理性进行了新的诠释。博弈论通过扩张理性来说明经济活动中的互动关系力图使经济理论更好地从可能走向现实;行为经济学力图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理性使经济学在面对经济现实时能有更大的作为。前者是使理性极度扩张,后者是削弱理性的刚性。作为经济学假设的理性是有一定韧性的,理性的扩张和削弱目的都是使经济学理论能直面经济现实。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的殊途同归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经济学是有科学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