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分别计算了2000~2006年我国汽车工业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以Malmquist指数衡量),得出的结论是:①只有外商投资的中外合资企业在这7年中全能达到效率最优状态;②内资企业中,股份合作企业的效率最好,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中则是港澳台独资企业效率较好;③内资的国有企业一直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联营企业则一直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④外商独资企业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强劲,大部分类型的企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技术进步.然后本文总结了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2年2月24日,民商传媒在北京举办"国企与民企 效率与公平"座谈会. 随着改革的深入,关于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进退之争"也日趋激烈.近两年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个是在2010年8月3日,国资委发布《国务院国资委2009年回顾》,其中称国企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是私营企业税负综合平均值的5倍多.碰巧是,随后全国工商联发表了年度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有人发现2009年民营企业500强加在一起的总利润还不如中石油和中国移动的利润总和.  相似文献   

3.
业界动态     
《产权导刊》2012,(1):77-78
正国务院国资委称石油石化电网通信将向公益型国企改革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于2011年12月10日在"2011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透露,未来的调整会将国企划分为两大类:公益型国企和竞争型国企。公益型国企具备四个特征,第一,其产品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基本条件;第二,在经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垄断或寡头竞争;第三,定价机制由政府控制,该类企业自身没有定价权;第四,企业社  相似文献   

4.
刘明坤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36-139
企业在危机中的表现集中反映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内部问题。2008年以来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为我们研究中国企业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背景。文章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了中国的三家钢铁企业,对其在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危机中不同表现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了三家企业在危机应对、产品和是否存在国企病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政府支出、金融发展与对外开放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整体上,政府支出显著的促进了企业的投资,而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于企业投资则存在"挤出"效应,但是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企业投资的效率;在东部地区,影响程度较基于全国的检验结果更显著;中部地区的政府支出和金融发展促进了企业投资,但其效率较低;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与政府支出并未显著影响企业投资;非东部地区的地方国企在对外开放中投资增加更为显著,而民营企业在投资机会的把握上体现了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12家具有典型物流金融业务内容的上市物流公司为样本,运用DEA方法测算其2007-2012年间的静态效率,通过TOPSIS法区分DEA有效的样本效率差异,最后测算了各公司跨期动态效率变化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金融业务已经成为物流公司发展的"新引擎",规模效率是影响技术效率的主要动因;各公司物流金融效率差异显著,其中中储股份、中海海盛与深赤湾A达到物流金融效率前沿,五矿发展和中集集团物流金融效率较低;2007-2012年间物流金融效率呈现"先抑后扬"的发展趋势,其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物流金融业务TFP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技术效率的"水平效应"相对不足。通过进一步的比较分析,从智慧物流金融变革、物流动态联盟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改善物流金融效率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运用代理理论和博弈论作为产权切入点的分析工具,将中国的国有企业和美国企业这一发展中国家阵营和发达国家阵营的最典型代表的产权特征作为分析对象,揭示了中美企业不同制度体制下的产权特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治理结构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差异,说明了企业效率差异的根本原因。为当前制度变迁和国企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2021年5月27 日,由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简称中国产权协会)主办、以"产权市场促进资本与产业融合,服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主题的"2021中国企业并购与国企混改(成都)峰会"在成都拉开帷幕.本次峰会是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新时代、新背景下,产权交易行业贯彻落实一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以实际行动服务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具体体现.峰会的召开旨在推动产权交易资本市场更好助力企业并购与国企混改,围绕国企混改和实体经济发展谋划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共同探讨"十四五"时期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王俊英 《中国经贸》2011,(24):54-54
本文简要回顾改革以来企业治理结构类型的变化。从非国有企业实践中总结了经理人职业化的作用。分析了国企经理人现状和问题,认为国企改革任务任重道远,认为加快推进国企经理化是一个紧迫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总结了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湖南南方宇航工业有限公司党委针对企业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变化以及员工的诉求,采取"三个转化"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企业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有效融合,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精神保障,满足了员工在改革过程中"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价值上解虑、行动上解疑"的新需求,形成了国企改革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八步图",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1.
根据透明国际的数据,从中国最近几年的得分来看,仍然只能排在第三部分国家的中间,属于"存在严重腐败的国家",但进步仍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在"透明国际"清廉指数排行榜上的排名整体处于上升趋势. 中国企业合规治理的历程 自建国之初,中国即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了旨在惩治贪污贿赂等腐败分子的"三反"、"五反"运动,并于195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规定了贪污罪的概念、刑事责任,奠定了新中国反贪污腐败立法的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合规刑事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79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首次增设了受贿罪,并将其归人渎职罪.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探讨了融资约束和生产率对出口竞争力的共同影响机制,从企业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两个层面,利用中国2004~2009年的企业样本数据经验考察了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生产率对企业出口促进贡献还有赖于其融资水平,尤其需要克服融资的阈值效应,避免危机时期优秀企业被"逆淘汰";政策启示在于强调对高生产率企业建立政府"临危保护制度",并引导企业强化内部治理能力;最后需要强化物质要素之外的服务型要素竞争优势,从而继续维持我国贸易的"大国优势"。  相似文献   

13.
榜上宁波     
《宁波通讯》2015,(3):10
宁波获评"中国智慧治理领军城市":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上,宁波荣获"2014年中国智慧治理领军城市"称号,宁波市智慧办获"2010-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5周年贡献单位"称号。宁波港蝉联1.8万TEU集装箱船舶作业效率全球第一:据马士基航运统计,2014年度宁波港在马士基3E级集装箱船作业中,船时效率、在泊效率分别达到172自然箱/小时和162自然箱/小时,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国资》2009,(10):50-52
当前,上海国资国企发展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完善治理和内部管控是国企面临的新挑战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影响下,如何借助企业信息化建设配合企业战略转型、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是上海国资国企在“聚焦主业战略、实现新一轮发展”之路上遇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企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下的国营单位"向"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的角色转变。以国企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为主线,国企改革可以分为扩权让利和两权分离的改革初期(1978—1992)、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为目标的深化时期(1993—2002),以及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企治理的完善时期(2003—2016)3个历史阶段。回顾我国国企治理结构的改革历程,并总结其得失,无疑对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企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执行何种会计制度、选择和确定何种会计政策,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确定,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财政部2006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后,会计审计改革进入快车道。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年开始全部执行新准则,大型央企也从2008年执行新准则,上海市大型国企则在2009年全面执行新准则。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市场经济没有英美等西方国家那样发达,因此中国在国际趋同时,认为国际趋同并不是简单的等同,需要一个过程,是一种互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DEA分析技术测度了江苏制造业97家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建立了股权结构、高管薪酬及董事会特征与制造业企业运营效率间的函数关系,以江苏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3年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Probit回归分析法验证了这种关系下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发现:2009-2013年制造业运营效率呈现先上升后停滞的变化特征,企业间运营效率水平差异较大;股权较为集中的制造业企业有较高的运营效率,高管薪酬的提高对公司运营效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董事会规模对企业运营效率有显著负影响,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对企业运营效率提升并没有明显作用。基于此,提出了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提升公司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 我曾长期在南京一家国企任管理干部,三年前来到深圳这个改革的"摇篮"。三年来的所见所闻,给我感触很深。南京——深圳这两个不同的经济区域,从企业的经营理念到员工的心态都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面对改革,两地人的心态是不一样的。目前全国许多国企实行了股份化、集团化,实现了资本重组,国企改革工作正稳步向前推进,但是面对这场改革,国企员工各人的心态不竟相同,大多数人对改革充满信心,也有些人信心不足,甚至于有些微词。分析其原因,无非是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对国企缺乏信心,认为国企没希望,改也改不好;二、对本企业高层管理者没有重组有看法,认为是"新瓶装老酒";三、对自己的前途担心,害怕下岗。这些微词对改革不会产生什么阻碍,也不会危及企业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企员工对改革认识的薄弱,对企业管理者的不信任和不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员工心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企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下的国营单位"向"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的角色转变。以国企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为主线,国企改革可以分为扩权让利和两权分离的改革初期(1978—1992)、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为目标的深化时期(1993—2002),以及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企治理的完善时期(2003—2016)3个历史阶段。回顾我国国企治理结构的改革历程,并总结其得失,无疑对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企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重点探讨国有控股下属的二、三级子公司混合所有制发展中的问题,并以此为经验,以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为抓手,助力大型国企混改的全面推进。在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中,如何解决国有控股"一股独大"的问题,避免内部人控制;保证民营企业的话语权;处理好"新老三会"的权利重叠和矛盾尤其是理顺党委会和董事会之间的关系;融合不同的企业文化理念等,都是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必须经历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文章认为,应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切入点,强化董事会在公司各项决策中的作用,有效落实董事会的各项职能,从而带动股东大会、监事会、管理层的作用发挥,形成完整的"三会一层"的决策和权利制衡机制,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建议从国家层面完善混合所有制的顶层设计,把对下属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作为对国企大股东领导人的考核指标;国企在充分竞争行业的有序退出,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一股独大"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对其他小股东的权益是一种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