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宝贵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增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现实回应,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实践的应有之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育人机理上的价值共融性,文章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分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构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科学的“大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以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和实效性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文化自信力量、提升课程价值引领以及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多管齐下,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开展思政课教学实践;健全...  相似文献   

3.
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提升育人实效。遵循导向性、真实性、实践性、整体性、实用性等原则将地方史中的历史名人、历史事件、思想文化、历史文化遗存和红色旅游基地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等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公共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创想、新主张和新策略,是新时期高校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深入领略、探索和归纳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不断系统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思想政治工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推进,学生学习意识形态和政治理论课程的意义的提升,推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燕 《中国市场》2023,(28):113-116
课程思政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模式。文章基于“文化自信”视角,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教育课堂和实践,促进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建筑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孙秀芳 《中国市场》2008,(35):112-113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和谐文化环境和氛围,归根到底需要人们有和谐文化理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进步文化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在教学中容易将和谐文化理念融入,从而成为培养大学生和谐文化理念的主阵地。本文对如何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和谐文化理念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五个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是保证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主要平台,在大力倡导文化强国的今天,应该加强建设力度。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独立院校的学生多为本地区生源,受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和独特的乡土观念、民族意识乃至宗教观念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接受有着自己的特点。文章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及当前民族地区独立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优化教育教学的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占领网络教学阵地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在民族地区独立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8,(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关键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社会转型期背景下,受市场经济、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时代的呼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区域特色资源对于提高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注重挖掘和利用高校所在地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特色资源,在设计理念、资源研发、教法研究等层面上推进和创新课程建设思路,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实现的矛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市场功利和实用导向的矛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灌输"式教育与当代大学生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特点不相适应的矛盾.只有真正找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和矛盾所在,对症下药,逐一加以解决,才能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3.
地方特色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又接地气的人文环境和教育素材。在深入分析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的前提下,结合十堰文化特点,以案例列举的方式提出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炜杰 《北方经贸》2012,(6):189-190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主渠道。客观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操作性的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将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是适应时代要求,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做出的重大改革。历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该课程主要讲述的是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项根本性的任务而斗争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王秀化 《中国市场》2011,(31):177-17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一个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应用延安精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造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差的原因在于国际国内形势刻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高校及思想理论课教师在管理、素质、观念、方法等方面存在困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在于:营造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推动学科上层次、上台阶;改革教学方法、考试办法,提高教学效果;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体系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贾茹 《中国报业》2023,(18):108-109
为适应新媒体时代,高校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积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详细解说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希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是融为一体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构建学校的德育体系,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局限于课堂教学,无法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不能有效发挥思政课的德育功能。因此,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建设和考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与学校德育工作实现有效对接,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德育工作之间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欢 《商》2014,(39):291-29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向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塑造人格的重要任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特殊地位。目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教学效果欠佳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往往师生都存在目标意识不强的现象。本文研究目标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着重论述了目标教学法的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目标教学法的意义,目标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目标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