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当前,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有效和谐社区建设以社区服务参与模式为主,社区调查参与、社区教育参与以及社区岗位参与模式为辅。考虑到浙江高校青年社区志愿服务在激励、保障、评估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因此有必要从志愿者激励、志愿服务保障和评估等方面健全和创新相应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和“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号召,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和更大空间。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但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着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开展。我们通过对长春市各类志愿者服务机构的调查,对志愿服务事业现状分析,分别社区志愿者、高校志愿者等志愿者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政策支持滞后、通存通兑困难等问题,特别是养老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社区养老需求,严重影响其发展。通过分析大学生参与“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的可行性、必要性,并阐述大学生参与“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从国家、社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搭建四维一体的运作模式,引导高校大学生以志愿服务形式有效参与“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推动其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4.
《商》2015,(29)
大学生志愿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功能,是其必不可少的新内容、新载体、新工具。本文以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例,着重论述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对策,以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高校志愿组织成员不稳定,有效保障机制及激励机制的缺乏、大学生自身特点发挥不够、经费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活动的深入开展。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完善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加强高校志愿者思想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同时,政府应完善相应的“志愿服务发展基金”,资助大学生志愿服务重点项目,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高校大力鼓励大学生志愿组织将专业知识和先进教育理念融入家乡社区治理,高效运用教育资源服务家乡社区治理,在提高家乡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工作科学化和专业化具有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志愿组织助力家乡社区治理,通过拟定规章制度、开展技能培训、实施多向反馈,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促进社区治理的绿色协调发展,合力推进家乡社区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明社会的志愿服务事业迅速发展、志愿者人数迅速增长,但我国各大高校志愿者管理工作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在哪个学校的志愿服务组织中,都还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志愿者管理体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根据全国各地区代表高校的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我们从志愿服务人员管理、志愿服务体系以及志愿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此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减少志愿服务资源的浪费,推动我国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朝华  杨昊 《中国电子商务》2010,(7):296-296,298
志愿服务行为是一种基于道德、良知、社会责任等因素,自愿贡献个人时间、知识、技能、精力等等,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的行为。自1995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便逐渐成为我国社区服务事业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说,社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当前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最基本的工作领域,也为高校青年在实践中饭炼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株洲市的社区志愿服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队伍建设,到服务网络建设,并形成了一批影响力较大的志愿服务品牌。但同时也要看到,株洲市的社区志愿服务尚存在很多不足:志愿理念推广不够、形式主义较浓、管理粗放、工作经费普遍短缺等问题仍然显著。为此,应该从宣传普及志愿理念、突出项目建设、完善管理机制等途径进行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志愿服务工作,是有利于青年本身与社会的一项工作,它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文明社会的有效促动力.志愿服务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广泛开展,在高校中更为普遍和热烈.同时有一些志愿服务的通例问题依然存在.作者从志愿活动自身属性、内容性状和客观现实三个方面论述了志愿服务的主动志愿性、现实操作性和制度强制性,更提出了以硬为主,以软为辅原则性长效志愿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1.
当前,占据全国高等院校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志愿服务城市社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推进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城市社区常态化,形成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本文对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现状展开调查,结果表明: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党员带头发挥模范作用;但部分居民行动不足、对志愿精神认知不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不完善。对此,应加强党建引领,汇聚治理合力;宣传志愿精神,营造浓厚氛围;完善组织管理,推动社区治理,不断完善社区应急志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志愿服务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服务社会、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A学校在2015年暑期在合肥高铁南站为例,探讨高校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使用老龄科研中心2000年和2010年的城乡老年人口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城市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存在高意愿、低参与的现象,影响其参与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社会资本(朋友关系)、文化资本(政治面貌)和社区宜居程度.各项资本越高,对社区宜居程度评价越高的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程度越高.社区宜居环境在人力资本对志愿服务参与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弱势老年群体对社区环境的评价更低,从而间接影响到志愿服务参与.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志愿者是社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存在志愿服务领域狭窄、服务方式简单和志愿者自身素养限制等问题和不足,文章通过从"志愿者需求评估、制定培训目标与计划、开展培训和记录以及志愿者培训活动评估"四个方面构建志愿者培训机制以弥补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不足,以推动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是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但是,目前我国在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方面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养老志愿服务队伍管理制度不完善、养老志愿者规模小且时间难以确定等问题。因此,必须从营造爱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文化氛围、建立健全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整合扩大社区养老志愿服务队伍等方面,促进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大高校开始高度重视应急志愿服务工作,迅速安排青年大学生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去,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作用。本文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根植于新冠肺炎疫情这种特殊环境中进行研究,对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的志愿服务工作的相关要义进行阐述,发现并分析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高校应急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管理问题,进一步探讨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问题,据实提出完善我国未来重大应急事件中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对策建议并进行研究,力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并优化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志愿在参加重大应急事件中志愿服务的可行性、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商》2016,(8):57-58
通过在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的实地调研,了解目前蚌埠市的青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为基层团组织凝聚青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探索路径和方法。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有,青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氛围不浓,志愿服务无持续性;青年志愿组织和社团与社区缺少合作与沟通;青年志愿者缺少激励机制等。探索出的途径与方法有,基层团组织应当成为青年志愿者组织和社团与社区之间的枢纽;基层团组织应当健全青年志愿者的激励和回报机制。  相似文献   

19.
黄禄梁 《商》2012,(8):126-126
引言:成长中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的精神,更是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的信条。近年来,中国志愿者组织和成员数目不断地增加,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在规范化、制度化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  相似文献   

20.
《商》2015,(13)
本文通过对高校培养体育志愿者进行了分析,得出高校学生参加体育志愿者有以下几种意义:(1)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高校体育志愿者的参与可以有效地减少主办方在基础服务方面的资金;(2)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高校大学生无论是在意识形态还是文化素养方面都处于社会的领跑地位,他们参加体育志愿的行为对推动社会体育志愿活动具有重大意义;(3)满足自身的价值,高校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志愿活动,可以培养自身参与慈善事业的意识,对自身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高校培养体育志愿者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由于每次志愿活动后,志愿者都会获得荣誉证书,所以导致一些志愿者只是为了证书而去做志愿者;(2)由于激励制度的问题,导致一些志愿者消极的对待志愿服务的工作;(3)体育志愿者的专业性太低,导致一些体育指导不够科学;(4)体育志愿者更多参加的是大型赛事的志愿服务,而一些社区的体育志愿服务鲜有人参加。并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对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