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夏雨 《商》2014,(23):159-159
2013年11月12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要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目前,中国正一步步逐渐成为中等收入国家,针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和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本文探讨了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全方位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农村内部以及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在总体上都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生产方式的差别、政策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土地制度以及教育是影响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有了较大的变化,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在近年来越来越严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一般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基尼系数衡量,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还存在低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春 《商》2014,(3):291-291
本文在总结“中等收入陷阱”概念、阐释其内在收入分配不公主要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性的是提出改革策略与建议;旨在为我国成功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范洁 《商业时代》2012,(33):4-6
包容性增长主要强调经济过程的平等参与和经济结果的公平分配,而中等收入陷阱一般表现为经济发展模式粗放、产业结构升级艰难、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腐败频发等主要特征。包容性增长与中等收入陷阱不仅是工业化、城市化及市场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学术热点和政策焦点,而且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收入分配机制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两个重要理念。包容性增长与中等收入陷阱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即包容性增长的实现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用"包容性增长"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6.
刘丽 《商业研究》2006,(1):108-111
从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角度看,我国城乡居民之间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农民在初次分配中处于劣势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导原因,且不合理的再分配政策的逆向调节效应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差距。时下,必须从加大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和切实减轻农民税费负担等方面着手,才能有效地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公平收入分配视角的税收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家华 《商场现代化》2009,(23):110-111
税收作为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具有独特作用。基于公平收入分配的视角,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的税收政策,使其切实、有效地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予以调控,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2010年,我国正式由下中等收入经济体转变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收入分配制度偏向于效率的提高,忽视了收入分配的公平,使得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伟大目标,收入分配改革有望成为我国社会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面临着如何跨越这一阶段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的重大挑战。世界上很多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没有能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处理好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带来了国民收入水平和福祉提升,但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选取辽宁为对象,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角度构建收入分配差距评价指标,从全省内部、城镇及农村内部、城乡、地区及行业间6个维度掌握收入分配格局,找出辽宁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实现通过缩小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和严控高收入群体比重,让更多人迈入中等收入阶层。  相似文献   

11.
刘树杰  王蕴 《中国物价》2013,(6):35-38,50
从"稳增长"的角度看,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不利于扩大内需及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合理调整的关键,是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重点应是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近期应推动国企红利上缴财政并用于社保支出,相应减免劳动者的社保缴费,进而提高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国企改革应与社保体系的完善统筹安排,逐步将经营性国有资产转入社保体系,使国有资产真正服务于公共利益。还应放松土地管制,明确界定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产权关系,建立合理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强化财政的预算管理,严格限制国企管理层特别是"高管"的薪酬水平,加快推进电信、石油、银行等具竞争属性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基于市场经济的现代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均有大幅提高,但是分配不公导致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在2012年经济生活调查中收入改善位居榜首,缩小贫富差距列在次席,说明收入差距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让全体人们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才能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全面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柳成瑞 《商》2014,(21):203-203
在分析与工资相关的社会问题时,需要了解我国工资方面的法律制度及其缺陷。在工资法律制度的框架内,工资方面的各项制度之间是相互配合的,这样能够从多角度地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予以维护,使劳动者获得合理工资,实现公平正义。本文对我国当前的工资法律制度,以及存在于工资分配中的问题,从中找到我国工资法律制度的内在结构,为分析工资法律制度的正义性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邓涛 《价格月刊》2006,(8):30-31
在国民收入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规模收入分配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城镇居民规模收入分配为例,对规模收入分配格局测定方法进行理论上的综合与分析,并对实际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再次聚集于"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及东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进程表明,收入分配不均和不平衡在诸多因素中是影响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诱因。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从收入分配制度的顶层设计出发。本文运用收入分配、经济发展与跨越陷阱之间的均衡互动关系理论分析宏观构架,剖析我国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6.
孙天立 《中国市场》2007,(48):80-81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过去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但也出现了秩序混乱,分配不公等新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合理调整分配格局,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收入分配领域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协调稳定的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去实现收入上的平等,减小社会上贫富之间的差距,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政府一直在思索的方向。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即收入倍增计划。可见党和政府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小社会贫富差距上,要落实这一计划,最终达到战略目标,就要对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2007年的社会核算矩阵(SAM)表,利用基于SAM的乘数和相对乘数方法,分析中国各部门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构效应,结果表明:当外生注入行业部门时,大部分行业之间的分配和再分配影响是非相互促进的,行业部门对城乡高等阶层的初始分配比较有利,对城乡中等阶层的再分配较有利;当外生注入居民部门时,各阶层居民之间以及居民对生产部门的分配和再分配的影响也是非相互促进的;当外生注入政府部门时,政府对各行业的分配和再分配的影响是不对称的,不利于高等阶层但却比较有利于低等阶层的分配和再分配。  相似文献   

19.
王覃刚  张欢欢  李丛青 《商》2014,(47):164-16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日益扩大,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是引起收入分配不均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金融资源和教育资源、自然资源的分配不平衡引起的收入不均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微观模拟模型.利用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2008年和2011年两次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对女性收入分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我国2008年和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对缩小女性职工单位间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作用;2011年个税改革较2008年的个税改革更具收入调节作用;2011年个税制度对女性低收入阶层不利,对高收入阶层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是个税发展的必然。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对个人所得税实行家庭联合申报制度.并且根据不同群体就业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及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