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谌启航 《华商》2008,(7):9-10
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各个时期的哲学家对此都非常关注。马克思在批判、收前人的关于人是抽象的、空洞的和思辫的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本质的论断,扬弃了费尔巴哈人类个体的玄想,别除了费尔巴哈的个体和类的观点,超越了黑格尔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的思辫观点,从而突破了个体和类的旧框框,从人的类本质转向了社会本质。  相似文献   

2.
《商》2015,(50)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主要论述了自我意识,他认为,自我意识发展的目标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而争取承认的斗争使得自我意识内部产生分化,形成了独立意识和依赖意识,黑格尔根据自我意识的独立性与依赖性将之分为主人意识和奴隶意识。主奴之间的生死斗争就是自我意识为了获得承认而进行的斗争,人为了获得自身的确定性,开始了"为承认而斗争"的历程。文章从自我意识出发,简述"为承认而斗争"的主奴意识,强调自我承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商》2015,(19)
哲学无开端,哲学体系有开端。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门圆圈式发展的科学,它的起点亦是终点,它是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所以哲学无所谓的起点。黑格尔的《哲学全书》包括三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他的逻辑学也分为三部分:有论、本质论和概念论。本文主要浅谈对第一编有论的第一章"有"的理解。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黑格尔在上卷的开篇中提到的以"纯有"为科学的开端的理解;第二部分则重点分析了对"有、无、变"三者的含义和关系的理解;第三部分作为引申,浅谈了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哲学思想的一些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4.
霍芳霞  王雁 《商业时代》2012,(14):26-27
批判性是植根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中的一种深刻的反思模式,是贯穿该理论发展始终的精髓,对古代自然观以及费尔巴哈和黑格尔抽象自然观的批判,是生态批判的理论理性:对资本主义生态现实的批判,是其实践理性;其价值指向是如何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解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中,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批判思想为我们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照,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恩格斯通过透视黑格尔体系中的矛盾,概括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批判和继承中提炼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是在积极扬弃、批判创新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形成。该部著作,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深化改革,贯彻唯物主义历史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哲学认识论将人类的哲学视野从宗教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的人间,开启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但其以感性直观的反映论理解对象世界,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终而陷入唯心史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则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来认识对象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从感性直观到理性认识、从直观反映论到实践认识论、从个体存在和类意识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赵亚楠 《华商》2008,(11):103-103
费尔巴哈在前人感性学说的基础之上,建立起其感性本体论。但是他的哲学却存在着严重的内在缺陷。马克思对于"感性"的变革性解释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的,并超越性地将费尔巴哈的感性存在发展成为感性活动,从而使马克思哲学由对哲学理论的玄思迈向了具有现代特征的社会理论方向。  相似文献   

8.
希望实现黑格尔所说的自我意识的辩证发展,“既回到原点又螺旋上升”,2004年9月,崔之元在经历了17年的海外求学和执教生涯后重返北京,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授。很多人感到诧异,正规西方学术训练出来的崔之元为什么“打着红旗反红旗”,成了批判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新左派”代表人物。但崔之元认为,正是得益于长期的西方学术训练和思考,让他更清晰地看穿了目前中国改革中的种种“国际惯例”神话和市场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对前人研究成果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尤其是对黑格尔理论的批判继承中创造性的发展了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摒弃了黑格尔的那种从绝对精神与伦理精神角度出发阐述市民社会缘起的方法,并对黑格尔所认为的政治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论断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认为市民社会既是一个社会阶段,同时也是以私人交往关系为主的一个与政治国家相对的私人领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市民社会也将与国家一道消亡。  相似文献   

10.
赵月 《华商》2008,(4):92-93
费尔巴哈把人仅仅看作是对象性存在物,不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实现人的发展为内核,具体指明了人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和科学道路。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是理论著作,也是具有辩证叙述要求的一部史书,归根结底,是"书写历史"的社会客观批判的工作体系。内在逻辑红线是"商品批判——资本批判"。此架构与"科学实证主义"无涉,在于内在剖析"价值之道"、"价值之德"以及"资本之道"、"资本之德",奠立"事的科学"基础。这种研究使历史建立为"实践的对象",产生认识,又进一步使逻辑建立为"认识的对象",产生理论,从而完成了对于"康德主义知识论"的真正走出。  相似文献   

12.
马尔库塞的人本主义批判以丧失了否定性、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为核心和重点,以实现人的本质解放即爱欲的解放为归宿,全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虽然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对其所处时代的人解放之路径的一种反思,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但其思想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避免"单向度性"的滋生,使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亦有重要的警示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尔库塞创造性地提出了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是"单向度的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单向度的人"。在批判的基础上,他设计了一套"乌托邦革命"理论,企图依靠第三世界的被压迫者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左派",通过总体革命的道路,使"单向度的人"成为"双向度的人",使"单向度的社会"通往"双向度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乔萌杰  胡苗  赵苏杰 《商》2014,(50):115-115
众所周知,《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判断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是康德哲学的主要论著,从它们的主要内容来看,三大“批判”对应解决的是康德为哲学设定的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即认识和道德),其中《纯粹理性批判》建立了自然形而上学,为人类认识奠定了基础,《实践理性批判》建立了道德形而上学,为人类道德(自由)奠定了基础,《判断力批判》则是一座沟通自然与自由的桥梁,使两者协调统一起来。而康德哲学目标中的第三个有关宗教的问题,是在其晚期的著作《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解决的。很显然,从其哲学指归和目标来看,康德的三大“批判”都只是实现三大启蒙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胡翠花 《华商》2008,(7):99-100
《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是一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宏伟巨著,又是一部批判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社会主义者"的论战性著作。它在对唯物主义的阐述中贯穿着对唯心史观的批判,同时在反面观点的批判中也正面发挥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大趋势。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高校总结出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实现路径,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让大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王高峰 《商》2014,(41):221-221
部分学者引用伯尔曼关于法律与宗教关系的论断,转向信仰领域解决法律的意义问题,虽然使法律权威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承认,但冷静思索近些年中国“法律信仰论”的指涉,可以发现其对“法律信仰”概念上理解的偏差及局限:对传统和历史的割裂、单一的建构路径及重新流入法律工具主义的潜流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费尔巴哈认为,一切事物的基础必须是从唯物主义出发,世界起源于自然,自然是上帝的基础也是一切宗教的基础,人也是自然的衍生物,因此,自然是上帝和人的本质。但笔者认为,在三者的关系中,并不是一者凌驾于另二者之上的关系,而是三者相反相成,共相而生。自然是物质基础,上帝是精神源力,而人类的存在则是自然与上帝存在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商》2015,(4)
对马克思哲学的阐述不可避免的要深入到其存在论的根基处去,马克思在存在论处发动的革命不仅终结了一般哲学的命运,包括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而且终结了整个哲学形而上学的传统。但是,在对马克思哲学的领会中,存在着将其分裂的倾向,而这种分裂抛开其形式上的对立,更为重要的是涉及存在论的基础,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果可以归咎于时代的局限导致对马克思的误解,但随着整个20世纪的结束和新世纪地平线的展开,要想真正领会马克思所开启的存在论变革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一方面使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哲学展开批判性的对话,另一方面基于当今的社会现实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  相似文献   

20.
谢莎  莫海琼 《商》2015,(3):113
"洋节热"在中国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中国人正将充满宗教意味的西方节日变成购物狂欢的好日子。多数学者用法兰克福的批判理论来批评与否定这种狂欢式的消费行为。但从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观出发,大众的狂欢消费却有其积极意义。本文侧重于本文即从国人对"洋节"所持的消费态度出发,并结合约翰·菲斯克大众文化理论对目前的"洋节"消费现象做出分析,侧重于挖掘这种行为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