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会计专业教育应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会计专业ERP财务软件操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探讨课程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结合信息化教学,更好的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张淑慧 《商业会计》2021,(18):112-114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文章从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关键节点,以信息系统审计课程为例,总结了思政元素进课堂的实践过程,以期真正践行立德树人的大学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李星  刘楠 《现代商贸工业》2023,(20):210-212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各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完美地融入传统专业课教学中。本文分析了儿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尖锐问题,并阐述了儿科护理学这一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方法,旨在提高护理学生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响应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号召,本着立德树人、成效驱动的理念,提炼运筹学课程中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探寻适合课程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思政元素融入方式,研究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思政元素教学方法,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大思政的背景下,各高校教师积极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探索的结果和积累的经验稳落地、见实效,作出更加优化教学设计,既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数学教学内涵提升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定积分概念为例,挖掘定积分概念蕴含的思政元素,阐述教学设计思路,给出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具体实施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国际贸易课程专业教学。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内容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有效地融合。国际贸易课程可以在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师等方面与课程思政目标相融合。学生的参与是实现国际贸易课程与课程思政目标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使高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充分融入思政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政水平.其中高校中的开放教育是国家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现代远程教育的方式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学可考的终身教育理念.在高校开放教育财会专业教学中,针对开放教育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加强其课程思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财会...  相似文献   

8.
通过诠释"大思政"背景下医药类高职院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改革现状和条件,以《医药消费行为分析》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开发思政教育资源,增加思政考核模块,创新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着力,将"药德"教育全面融入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刘瑛 《对外经贸》2024,(2):104-106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学科课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以电子产品营销课程为例,挖掘提炼“电子产品营销”课程思政要素并有效融入,探索电子产品营销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创新路径,实现专业素养和思政素质双融合,实现“知行合一”与“立德树人”双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专业课《电视采访》教学中,教师通过选择蕴含思政内容的采访案例、在讲课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等方式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课堂教学全过程,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课程思政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当前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面临着融合思政教育的新使命。在梳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基础上,从文本主题与篇章语言两个角度深挖思政元素,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并重的混合式教学形式,将国家政策、时事新闻、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现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落地。  相似文献   

12.
韩冬  刘勇强 《商业会计》2023,(4):113-115
在课程思政融入本科教育的大背景下,将课程思政融入高级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是提升财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方式。构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明确课程思政目标,确立专业理论与课程思政结合点,筛选合适案例进行讲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实现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同时,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完善教学体系设计、丰富教学与考核形式是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思政下一步的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张禹  张翼 《现代商贸工业》2023,(11):227-229
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本,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在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本文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在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在不同教学内容中可能融入的相关思政元素,将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还探讨了未来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路径和措施,力争通过制度建设、教师培育与课程体系设计等渠道,最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落实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课程思政改革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经济学原理课程蕴含众多思政元素,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了资源的稀缺性、效用和幸福、机会成本等几个知识点,深层寻找思政融入的教学点,提升学生的思政政治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课程思政融入本科教育的大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案例教学法下的财务报表分析是提升财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方式。当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思政元素与教学结合度低、数字化教学资源运用较少、考核评价与思政融入脱节的问题,因此,实现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融合,需要在明确思政教学目标与案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筛选合适案例,挖掘教学案例中的思政元素,确立案例教学与课程思政结合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及时反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以数字化赋能教学,多形式活化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但目前中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工作有待加强。文章首先阐明中学数学教学需要融入思政教育,其次给出现有中学数学教学不足,最后提出了融入课程思政的中学数学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苏玲  王丽 《对外经贸》2023,(1):139-142
课程思政是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形成协同效应。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实际教学之中,是每位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课题。在充分学习《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前提下,结合教学目标、教材教参,现实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在此基础上创业基础课程凝练出课程思政五方面的内容,基于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从自主学习、课程授课、任务训练、课程评价四个环节,探索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与挖掘各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旨在更好地展现专业课程育人教育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在推动学生学习并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切实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思想高度以及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POA即产出导向法,该理论既注重产出结果,又强调产生过程,能促进课程思政方式转型,从而落实课程思政的意义。本文以POA产出导向法为指导,融合我国与西方国家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优势,探析POA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融合对策,以期提高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9.
蔡清  张炎  朱亚斓 《对外经贸》2023,(1):122-125+129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有力抓手。基于OBE理念,构建了课程思政教学闭环逻辑模型,促进可持续改进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现。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及课程思政教学考核三方面阐述了OBE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教学建设要点,并以园林设计元素的提取与转化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原有的思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大学生的教育模式。要落实好高校思想政治的工作会议精神,就需要在更多的专业课堂上将思政教育贯穿其中,在知识传授和专业学习中使广大青年学生受到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导游实务》课程本着"要让每节课程发挥育人价值"的原则,构建以思政必修课为核心,以思政选修课、综合素养课、《导游实务》专业课为环绕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使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