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我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防止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新目标,体现了中国反贫困战略调整中的新动向。但是,这个问题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严重阻碍经济向前发展。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这种现象的出现而且还朝着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呢?主要针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展开讨论,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孟晓丹 《商》2014,(45):73-74
基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的研究发现,社会排斥的经济纬度、福利制度、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源以及贫困家庭子女的文化教育是影响农村贫困的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分析造成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改善农民贫困家庭的贫困处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财贸研究》2020,(5):66-76
基于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追踪数据,定量分析中国居民代际贫困的动态传递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代际贫困的风险概率及财政支出政策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贫困代际传递概率始终高于落入贫困和脱离贫困的概率,并呈现出"贫者愈贫"的演进路径;父辈与子辈贫困代际传递风险整体较高,同时父子(女)间传递风险高于母子(女)间传递风险;财政文教卫生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一定积极作用,基本建设支出没有显著的影响,而行政管理支出反而加剧了贫困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4.
《商》2015,(25)
贫困问题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需要及时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反贫困战略的新动向。因此,对于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朱善文 《华商》2008,(10):41-42
有条件现金援助(CCT)项目是一种新的社会救助形式,强调人力资本积累,以此打破贫困代际传递。CCT在许多国家尤其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发展迅速。CCT主要包括教育援助和健康营养援助。它弥补了许多传统社会救助形式的弊端,有许多革新之处,可供我国社会救助系统借鉴。  相似文献   

6.
吴莹莹 《消费导刊》2009,(24):96-96
人力资本和贫困之间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它是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通过对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生活态度的分析研究,提出要更加全面的普及初级教育,增加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转变贫困地区或家庭的生活态度等措施来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怪圈。  相似文献   

7.
和田地区是我国连片特困区之一,和田地区的贫困和较差的人口素质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大面积的贫困,经过长时间的贫困生活,在和田地区逐渐形成了贫困文化,导致和田地区的积贫难返。针对和田地区的贫困现状,分析和田地区的贫困原因,并基于贫困代际传递理论,提出基于教育扶贫手段的和田地区精准扶贫方案,并对和田地区教育扶贫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及从关注贫困群体真实需求、加强宣传教育和鼓励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实现和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二代”现象愈演愈烈,反映了我国社会各阶层日趋固化的现实.而刻画社会固化的重要工具就是代际收入流动性及其传递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城镇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并不高,且存在明显性别差异,但工作传递在收入代际传递中作用非常明显.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两点:其一,父母向子女传递收入的程度不同;其二,父母向子女传递收入的方式存在细节上的差异.实证检验证实了代际收入传递的三种机制:直接传递,即父母将收入直接向子女转移;通过人力资本传递,即父母通过对子女进行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子女能力,从而提高子女收入;通过工作选择传递,即父母通过影响子女工作选择影响子女收入.  相似文献   

9.
<正>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在多个场合强调"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战略推进的基础和保障,其一,教育精准扶贫可以解决贫困地区最重要的人才短缺问题;其二,教育精准扶贫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建立长远发展模式的智力保障;其三,教育精准扶贫是其他精准扶贫政策推进的基础。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  相似文献   

10.
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大保障力度,增强相对贫困学生内生动力,增强发展后劲,保障教育公平,消除贫困代际传递,建立体系化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帮扶支持体系,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有效探索。本文以6所高职院校为例,通过调研分析,指出了当前相对贫困学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举措。  相似文献   

11.
关注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的发展对于提升乡村振兴未来人力资本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意义。儿童出生于何种家庭是决定其能够拥有何种发展资源的首因,但已有研究并未系统地在全面发展观导向下对家庭资本作用于儿童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探讨,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延续父辈命运轨迹反映出的资源代际传递和阶层再生产状况关注不足。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和安徽省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发展调查数据的分析,建立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用于儿童积极发展的路径。研究发现:第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儿童积极发展的重要发展资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儿童积极发展情况越好。第二,亲子关系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积极发展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相比于无留守经历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对于有留守经历儿童积极发展的作用更多是通过提升亲子关系水平来实现的。第三,留守经历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但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阻断留守经历带来的负面影响,相较于无留守经历儿童,亲子关系水平的提升对有留守经历儿童积极发展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3)
<正>一、研究缘起国外的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家庭背景对下一代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015年年初,《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在中国已经发生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产生了"贫二代":"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对2013年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家庭背景进行比较,也发现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有巨大差异。辽宁省城市与农村户籍毕业生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3.
利用江西省农民创业调查数据,对农民创业代际传递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在构建农民创业代际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农民创业代际传递发生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分别运用二元和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创业代际传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有创业经历的农民,其自己创业的可能性更大;父母创业可提高子女在相同行业创业的概率,并且父亲创业行业的代际传递效应更明显,母亲只在特色种植养殖业、餐饮服务业及商贸业等行业存在代际传递现象。另外,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风险态度、技能状况以及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对农民创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住房作为居民刚需,是青年在大中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基于微观面板数据建立指标体系,利用代际传递、累积优势、马太效应等理论分析房屋资产对于代际传递的影响,利用分位数异质性分析房产资源代际传递和青年城市定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父代的收入和社会属性对子代财富积累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子代自身社会能力对其财富的积累作用逐渐提升,青年通过自身努力发展可以有较大可能实现在城市购房定居。(2)不同收入层次的青年对父代资源的依赖程度不同。其中,中等收入的青年对城市定居的需求更大,其能充分利用父代资源和自身努力实现城市购房定居。(3)具有城镇户籍居民的住房财富普遍更高,城镇户籍青年更有可能实现城市定居。据此,提出建议:优化调整税收体系,完善财富代际传递制度安排;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刚性住房需求;深化收入体制改革,注重青年群体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5.
《商》2015,(27)
相对于比较慢的收入流动性,快的收入流动能够有利于减少由于收入差距扩大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和冲突,过慢的收入流动性下人们对不平等具有比较小的忍耐度。较低流动性的社会中,大的收入差距则很容易产生社会矛盾、引起社会混乱。收入的代际流动是产生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收入的代际间传递产生的收入差距更是社会上出现"富二代"和"仇富"现象的根本。对代际收入流动和收入分配问题关系的研究能够让我们对收入差距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指导我们通过影响代际收入的流动从而能够减少我国的收入差距,从而使得社会更加的公平和稳定。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9)
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扶贫对象帮扶到户举措,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根本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县各级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找准致贫原因,把扶贫措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实行全覆盖,不留贫困死角,"决不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确保贫困地区如期脱贫,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7.
梁山  赵立秀 《商场现代化》2012,(33):186-187
<正>一、引言农村贫困问题是一个关系着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且,农村贫困问题也是一个制约着我国经济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责任和任务,是贫困人民的迫切希望。我国是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仍然存在农村贫困现象。  相似文献   

18.
杨昆 《商》2013,(9Z):234-234
农村社会救助是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也是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贫困程度不同,贫困原因也有很多,绝对贫困相对严重等,导致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对目前的制度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解决目前的困境,对当前突出的问题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加强完善农村社会救助管理机构与社会监督机制,使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发展与健全。  相似文献   

19.
城市务工人员用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或者是文化知识的不足,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偏低。这种低收入的工资水平,除了生活质量的相对较低之外,一个更加不容忽视的是贫困问题会代际传递,使他们的子女在文化、医疗甚至以后的就业中面临极大的困难。文章将从教育的角度,探讨该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贫困现状和贫困县集中连片分布情况,本文提出将“地区繁荣”和“人民富裕”相结合的扶贫开发总体思路,将城镇化和代际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点,短期扶助和长期脱贫相结合,融开发式扶贫、保障式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综合扶贫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