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经济措施一直是各国用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从数量保护、质量保护、生态保护等方面,论述了耕地保护的内涵;随后论述了我国现行的用于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措施,包括: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和粮食综合补贴制度.最后,论述了美、日、欧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用于耕地保护的经济措施.并论述了其对我国耕地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耕地面积锐减,耕地质量下降,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压力巨大。新农村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互统一。通过对崇信县柏树乡在新农村建设中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双向互动模式。并通过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体系,规范政府行为、强化制度落实,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宅基地复垦等措施来实现新农村建设和耕地保护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由于城市化、工业化速度加快以及对经营土地的错误理解,使得耕地面积锐减,也使得我国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在经营土地过程中,如何有效保护耕地,协调人与土地的关系,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首先对土地出让制度、土地所有制形式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现有土地法规等制度设计角度,分析了造成耕地锐减的原因;最后,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改革征地制度、整顿开发区、实施财产税等方面提出了保护耕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商》2015,(51)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因此,研究我国不同区域现实下的耕地资源利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藏粮于地"战略,重点研究试点区域耕地资源是促进政策实施的有力保障,也是在耕地质量偏低、污染损毁严重现状基础上的新挑战,是维持农业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根本之举,有利于促进我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涂艳  邓青  康婕 《中国商论》2022,(21):125-128
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下海南生态保护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现实出发,在分析中央对海南生态保护补偿性财政转移支付问题不足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生态保护补偿与财政转移支付有效配合的长效可持续创新机制。通过探索对生态功能区实施“历史”和“增量”两个阶段生态补偿的方式方法,基于实施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建立海南生态保护补偿与财政转移协同长效化机制,保障生态保护成效,并大力推进和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为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提供制度基础保障,对我国生态补偿影响因素、补偿标准及财政转移有效配合的基本思路与措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长富 《北方经贸》2011,(12):61-61
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从层层落实责任、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定责任、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三方面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应建立和完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和管理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  相似文献   

7.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耕地不断遭到破坏,耕地保护问题日益成为讨论的焦点。就目前来说,影响耕地保护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环境问题、政府行为问题以及土地征用和限制等问题上。因此,运用法律的手段,采取切实措施对耕地进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以甘肃的耕地保护为例阐述一下我国的耕地保护法律保护现状、并加以分析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能对耕地保护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开始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背景下,本文从提高耕地地力、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业竞争力三个角度分析了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耕地确权、休耕规模与时间、休耕农民生计等问题对该项制度试点实行提出了重大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征地制度法律框架下,打破了"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必须先被国家征用"的传统。集体土地入市给我国耕地保护方面带来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对集体土地入市的动因、影响我国耕地保护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集体土地入市对耕地保护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丹江口水库库区生态保护补偿建设情况为切入点,探索研究河南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情况,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保护的影响,研究抽样调查了湖南省四个县市的农村劳动力结构及转移情况和耕地现状,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保护的影响的结论。研究发现,耕地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减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对耕地劳动力的投入也明显减少,且农村劳动力高龄化和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劳动力转移虽然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却对耕地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西部生态保护视野下的受益者负担原则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丽霞 《商业时代》2008,(10):101-102
本文论述了环境法的受益者负担原则,并对完善该原则的内容和构建相关实施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文中指出解决西部地区生态保护领域广泛存在的外部性问题,需要依据受益者负担原则,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同时,本文以受益者负担原则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我国即将实行的塑料购物袋收费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家庭农场作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激励其开展耕地保护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山东省313家种植类家庭农场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二元及有序probit模型,从内在驱动和外在保障两方面,实证分析耕地保护价值认知、地权稳定性对农场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91.37%的农场能采纳1种及以上的耕地保护措施,19.20%的家庭农场能采纳全部5种耕地保护措施;(2)耕地保护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认知均显著影响农场耕地保护行为,但经济和生态价值认知的驱动作用大于社会价值认知的驱动作用;(3)延长流转地期限、依托政府流转方式能增强地权稳定性,能有效激励农场采纳多种耕地保护措施;(4)稳定的地权能不同程度强化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认知对家庭农场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为此,应从规范农地流转、创新宣传引导、加强技术培训等方面着手,激励家庭农场开展耕地保护行为。  相似文献   

14.
张畅 《商》2014,(35):76-76
耕地保护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然而我国目前的耕地保护情况却不容乐观。各个耕地保护的主体由于自身出发点的不同,在对待耕地保护上有不一样的态度和做法,从而衍生出不同的问题。为了让耕地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需要对各个主体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和激励它们积极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补偿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地保护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经济活动,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的稳定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是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的核心,而生态补偿引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实现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和比较黑龙江省农场农户和农村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及意愿情况,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耕地保护方式存在的问题,结合两者共性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其中包括农户耕地规模;耕地经营方式;耕地效益等,并提出有利于耕地保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资源开发与耕地保护的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数字信息系统的建立对资源开发与耕地保护重要性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分析与讨论。文章首先介绍了土地资源开发与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然后阐述了数字信息系统在资源开发与耕地保护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数字信息系统的建立对资源开发与耕地保护的重要作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创新:一个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保护是事关中国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世界上最严格的制度及政策措施保护耕地。但问题是,由于各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不同,其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极不均衡,显然,政府绝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用统一的政策标准来衡量各地的耕地保护状况。因此,政府可以立足于区域优势以及利益互动等方式来实现耕地保护目标,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实现耕地总量控制、发挥区域经济产业优势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以通过构建区域利益互动机制来实现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为我国优化耕地资源配置、保证耕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厘清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理论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耕地保护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理论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合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姚鑫  周慧秋 《商业研究》2012,(3):211-216
林地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像严格保护耕地一样保护林地。我国耕地保护有18亿亩不可逾越的红线,林地保护同样需要划定红线目标。本文根据我国林地状况和林地保护利用,以及建设生态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满足产品需求等生态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提出2020年前须坚守46.8亿亩林地面积的"红线"保护目标,并从治理国土等9个方面再造林需求(生态需求)和满足国民生计等3个方面新植林需求(经济需求),计算出4.08亿公顷森林面积的具体目标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