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悠悠 《商业科技》2008,(30):11-11
中国“入世”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发展非常迅速。中国已经成为了美国第一大贸易赤字国家,占美国贸易赤字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且这种局势有越演越烈之势,由此不断引发中美双边贸易的争端。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激增和美国贸易赤字的不断上升,美国将其经常项目赤字归咎于其第一大贸易逆差国中国的人民币币值低估,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减轻中美之间贸易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入世"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发展非常迅速。中国已经成为了美国第一大贸易赤字国家,占美国贸易赤字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且这种局势有越演越烈之势,由此不断引发中美双边贸易的争端。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激增和美国贸易赤字的不断上升,美国将其经常项目赤字归咎于其第一大贸易逆差国中国的人民币币值低估,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减轻中美之间贸易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由来已久,不时成为美国国会与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有人把贸易赤字归咎于贸易伙伴市场不开放;也有人将贸易赤字同经济增长缓慢和产品竞争力下降联系在一起,甚至认为不断增长的贸易赤字是对美国主权的一种侵害,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但耐人寻味的是,美国的贸易赤字正是在不断高涨的削减赤字的呼声中迅速增大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描述了中国金融服务贸易逆差增大的现状,接着运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与贸易开放度指标解释了中国金融服务贸易逆差增大的原因,最后针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劣势提出了提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实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自特朗普执政之后美国不断挑起贸易争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并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摩擦的表象原因看似是因为中美贸易逆差,但本质原因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以此来维护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是守成国与新兴国家之间的博弈,贸易摩擦只是中美关系变化的开端。我国当务之急首先是解决国内产业升级转型、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等问题,坚持"一带一路"建设,把中国打造为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海涛  张云  李怡 《财贸研究》2007,18(2):46-50
文化贸易作为促进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被发达国家用来作为推进其强势文化的手段,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中国作为文化贸易的大国,却也是文化贸易逆差的大国。文章从分析中国文化贸易的现状入手,探究中国文化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发展文化贸易、改善文化贸易逆差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远 《江苏商论》2004,(10):127-129
“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农村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粮食生产对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尤其敏感和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本文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农产品的生产现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的态势,从中国粮食的贸易赤字,预测了未来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严峻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影视文化贸易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视文化贸易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但中国影视文化贸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文化贸易逆差巨大、影视产品进出口国家及类型过分集中、影视产业地位较低等问题。通过与美国等世界影视贸易大国进行对比,初步探讨了中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文化产品本身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缺乏完善的融资机制;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9.
中韩两国建交短短的16年来,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现在,韩国已成为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本文探讨了中韩经贸关系的背景、现状和其中所引发的问题以及对前景与趋势的分析。为保持中韩贸易的健康发展,文中更为详细的探讨了中韩经贸关系的特点,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加强两国的双边磋商,妥善解决贸易争端;着手解决两国关系中的贸易逆差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区域贸易安排争端解决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贸易安排如火如荼推展之时,一个核心问题值得关注,即如何设计有效的区域贸易安排中争端解决机制。本文首先探讨区域贸易安排争端解决机制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协调问题;进而解剖比较有典型意义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以及经修改的东南亚联盟争端解决机制;然后评述新近生效的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安排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1.
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已经持续了10多年,而且从2002年起,中国成为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地,直接引发2003年中美贸易争端。美国在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对中国出口产品挥舞反倾销大捧时,也应该冷静、客观地想一想,贸易逆差的背后包含了很多复杂的因素。中美贸易存在统计差异美方的统计中,将经过第三方转口到美国的中国商品均列为从中国进口。而中国无法统计商品卖到香港或其他地区后,由当地贸易机构再次转口到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去的商品,中国海关统计把这些产品算作对第三方出口。但美方却未将经第三方转口到中国内地的美国商品列为对中国的出口。中国海关也未将此类商品统计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一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已有多年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贸易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分析形成中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最后得出扭转中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10年3月,我国对外贸易出现近七十个月以来单月首次贸易逆差,从进出口贸易方式、商品结构、国别,地区分布等数据层面和理论层面分析逆差的原因。3月的贸易逆差只是短期现象,长期将趋于基本平衡;贸易逆差的出现短期内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但人民币升值是必然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超过9%,文化产业占世界份额仅4%,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偏低,核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仍然存在,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文化出口贸易总额均落后与主要发达国家,这与中国的世界贸易地位不相符合。我国已经开始从政策层面不断支持对外文化贸易,十八届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已高达875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国家.与中国的巨额贸易盈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贸易逆差的不断攀升,去年达到7000多亿美元,占美国GDP的6%,中美贸易的巨大反差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忧虑.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经常被作为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的“指标”之一。本文认为,传统的统计方法仅统计商品贸易,未统计服务贸易和海外直接投资的收益,是造成巨额赤字的主要原因。若考虑到后二者的因素,则逆差将大大减少。长期以来美国有意夸大其贸易逆差,以达到向别国施加压力,扩张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受到外部环境冲击情况下,国内外学者对出口贸易规模是否能够稳步增长不断提出质疑。在此叙事背景下,通过对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及结构失衡深入剖析,发现内部结构性矛盾才是真正威胁出口贸易持续发展的根源所在,外部需求冲击影响微弱。中美贸易差额的比较研究显示,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并非特例,消除贸易争端的经济手段则是顺差规模的缩小;中国探寻多元化出口贸易实践是解除贸易商品、国别结构失衡的内在要求,也是长久之计。基于中国内外经济发展运行的特殊性,对外贸易发展研究需要超越开放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认识局限。要实现出口贸易稳步发展须兼顾区域平衡目标,解除结构性枷锁。消除出口贸易的区域失衡发展困境是解决对外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之所在,制定贸易政策必须以"省区"这一基本层面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 一、“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提出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汇率与贸易差额”这一问题的认识始终没有摆脱凯恩斯主义的传统论断,即,汇率降低必然伴随着贸易差额的改善。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一旦发生贸易收支的恶化,特别是当美元贬值和美国贸易赤字增加时,各国便纷纷降低其本币汇率。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否定了这一论断。那么,汇率与贸易差额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如何减少或消除贸易逆差?这是经济学家在研究对外贸易中的汇率杠杆时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不仅可以赚取外汇,而且可以促进居民境外消费.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从2009年起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一直是学术界研究与探讨的对象.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国际贸易学的角度,系统分析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问题及其原因,发现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不仅受到国内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从争端数目、争端涉及的成员方及其比例、商品和贸易措施、涉及的协议等角度分析了 WTO 贸易争端特点及其变化趋势,然后对重点问题从 WTO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原则、目标、规则、程序等方面分析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