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2005-2010年中国25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所引致的结构效应对中国三类地方性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度提高有助于降低烟尘的排放量,而对二氧化硫和废水排放量以及三类污染物的排放强度也都存在负向影响但在统计上均不显著。从弹性值来看,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普遍较小,而经济增长的规模和技术效应、直接结构效应以及经济活动强度是影响各类污染物排放水平的主要因素。"通过引入交叉项进一步识别决定贸易结构效应的比较优势来源,结果发现,对于二氧化硫和烟尘指标,存在贸易开放带来的污染避风港效应,但由于同时存在要素禀赋效应且更甚于污染避风港效应,最终使得贸易引致的结构效应总体上有利于环境污染的改善而非恶化,不过其影响很有限;而对于废水指标,却发现与污染避风港效应和要素禀赋效应相悖的证据。"贸易引致的结构效应总体上有利于环境污染的改善而非恶化,不过其影响很有限;而对于废水指标,却发现与污染避风港效应和要素禀赋效应相悖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王文娟 《财贸研究》2012,23(5):38-45
利用1992—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贸易影响环境的结构效应和总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考察贸易对中国环境产生的影响是来自贸易自身的结构因素,还是来自贸易所引起的其他经济因素变化。结果显示:除工业固体废弃物外,贸易的结构效应和总效应均提高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同地区贸易—环境结构效应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相对收入较低地区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结构效应亦较小,贸易—环境结构效应较大的地区相对收入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而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更是倍受关注。本文在对中外学者有关该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建立计量回归模型,以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采用1991-2004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对我国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贸易自由化的规模及结构效应为负,技术效应为正;而综合环境效应是积极的,即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减少污染排放量,有利于我国环境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采用1999—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将工业固废、工业废水、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人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全面客观的分析贸易开放、FDI(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工业固废和工业废气的排放产生显著负效应,对工业废水排放产生正效应但不显著;FDI对工业固废和工业废气排放产生显著正效应,对工业废水排放产生显著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环境账户研究中国出口引致的8种污染气体排放量问题。结果表明,1995-2011年,中国出口引致的污染气体排放总量增长2.23倍,且这一增长主要发生于2002-2007年期间。2011年中国单位出口排放量相比1995年下降43.72%。从2002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单位出口排放量小于中国整体出口单位排放量。SDA分解表明,排放技术的改善是促成中国单位出口排放量下降的最重要因素,而投入技术效应却是阻碍因素,出口结构效应对中国单位出口排放量的影响有限。其政策含义是,未来在继续通过改进排放技术改善中国贸易质量的同时,应该注重改善投入技术,并且着力通过改善贸易结构来降低单位出口排放量。  相似文献   

6.
使用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以及工业粉尘排放量为环境污染指标,采用1991-2006年28个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发现,在四种污染物在我国都符合倒U形曲线的特征,第二产业对工业废水排放量以及第三产业对这四种污染物都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使用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以及工业粉尘排放量为环境污染指标,采用1991~2006年28个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发现,在四种污染物在我国都符合倒U形曲线的特征,第二产业对工业废水排放量以及第三产业对这四种污染物都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南京市1990-2007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及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等环境污染指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将库兹涅茨曲线运用于贸易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从而得出了典型倒U型的库兹涅茨曲线不存在,不支持"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并证明了出口使环境恶化,进口使环境改善的"污染避难所"的假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改进的出口贸易碳排放效应理论模型,采用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构建了变系数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对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论显示:工业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比较显著,行业规模、贸易结构、市场化程度、出口依存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作用;不同行业碳排放效应的强度与方向存在明显差异;减少碳排放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市场效率、合理调整出口贸易依存度、科学管理出口贸易。最后,就我国如何深层次参与国际气候制度建设,减少与贸易相关的碳排放,促进我国工业行业出口贸易低碳化、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应对思路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作为对外贸易大省,近年来外贸进出口总额呈高速增长态势,但同时,环境问题也愈发突出。根据福建省2001--2009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及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等环境污染指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把库兹涅茨曲线运用到贸易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中,从而得出福建省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及对外贸易和福建省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而通过协整分析,对变量进行ADF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建立双对数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分析对外贸易对福建省环境污染的影响,证明“环境污染避难所”假说在福建省成立。  相似文献   

11.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斌  汤铸  陈开军 《商业研究》2006,32(10):112-115
采用Panel-data模型方法,研究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建立联系贸易与环境污染的一般均衡模型,将贸易的环境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并用我国各省的二氧化硫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规模效应加剧我国环境的恶化,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改善我国的污染水平。结论是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经济技术方面的原因,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一直处于失控状态,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酸雨面积逐年扩大。二氧化硫排放主要是由工业生产造成的,约占80%。而电力工业又是工业中的排放大户,近几年电力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45%。所以抓住电力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这一主要问题并加大治理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可缓解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失控的状态。目前世界范围内控制电厂二氧  相似文献   

13.
李香菊  赵娜 《财贸经济》2017,(11):131-146
本文基于一般均衡模型阐述了税收竞争通过改变资本投入量及政府环保支出进而影响环境污染的作用机制,并使用2007-2014年中国28个省份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及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外溢性污染物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强度越大,地区环境质量就越恶劣.究其原因,在于税收竞争通过改变本地资本投入量及本地政府环保支出提高了外溢性污染物(二氧化硫)和非外溢性污染物(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而通过改变邻近地区资本投入量及其环保支出降低了外溢性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当前,贸易冲击依然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利用全国工业分行业用电量,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冲击对各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冲击只对一般工业行业产生显著性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贸冲击的响应快于重工业;出口冲击对行业普遍产生正向影响,进口冲击会先产生负向、后出现正向影响;出口冲击的传导效应主要从上游到下游、进口冲击的传导效应主要从下游到上游。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内涵排放的视角出发,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内涵CO2排放量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表明,2005年中国出口商品中内涵的CO2排放量为16.47亿吨,约占国内总排放量的32.6%,扣除进口商品中内涵的9.25亿吨CO2排放,净出口内涵排放量约为7.21亿吨,相当于国内总排放量的14%左右。不同核算原则下中国的CO2排放量差异很大,生产核算原则下中国的CO2排放量比消费核算原则下的排放量高出15.46亿吨。本文揭示了进出口贸易对于中国排放增长的贡献,也说明中国境内产生的CO2排放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是对其他国家排放的一种替代。此外,运用改进后的替代效应法,本文量化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环境负效应约为6亿吨CO2。最后我们对可能的误差来源进行探讨,并依据所得结论为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优化贸易结构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2002-2012年我国省域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经典的Grossman分解模型中纳入环境规制效应,并把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按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进行分类,然后实证分析了内外资对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外资给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带来了正的规模效应、负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而内资则带来了负的规模效应、正的结构效应以及负的技术效应;与内资相比,外资仅在结构效应上占优。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污染避难假说",但并不支持"污染光环假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UN Comtrade数据库1995~2013年SITC第三版分类标准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工业制成品贸易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借鉴Schumacher(2003)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工业制成品对法国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检验表明SITC分类一位数的5~9类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均存在着较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SITC分类两位数的三十五类工业制成品中有十九类商品存在着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本文认为,本地市场效应已成为中国工业制成品对法国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的一个新来源,是影响中法双边贸易模式和结构的重要因素,中国在注重外部市场的同时应积极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8.
贵州是能源资源富集地区,是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有中国矿产资源宝库美称。本文对2000年—2015年贵州省工业三废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表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是先倒U型后正U型,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是倒N型;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是倒U型的左侧部分,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却是倒U型的右侧部分。最后,提出贵州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动机制及建议,旨在为贵州守住"两条底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提供相应决策支持信息。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2000~2014年中国海关数据、工业企业数据、专利数据以及技术性贸易措施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10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性贸易措施总体上促进了出口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内资企业、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受冲击频繁程度低的企业创新提升作用较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技术性贸易措施通过创新补偿效应、逃离竞争效应和市场调整效应促进出口企业创新。文章研究结论对中国出口企业应对贸易风险、制定创新决策、提升国际竞争力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现状,本文对工业三废排放量、十一个主要工业行业进出口贸易中含污量转移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三废排放量与对外贸易增长走势基本吻合。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增长虽然尚未带来整体和大量污染物向国内转移的局面,但也确实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且环境污染物有加快向国内转移的趋势。工业制成品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对于我国外贸及环境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