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鑫  饶亮 《商》2013,(16):265-265,262
本文以重庆市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市级骨干高职院校为例,从其专业设置现状出发。结合直辖以来产业结构以及未来产业规划,分析和研究其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环节,与学校的生存、发展和竞争息息相关。随着地方重点产业的战略调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与此保持紧密同步,使之与最新的重点产业结构相适应。以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分析现有专业设置与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的关联度情况,提出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的应对策略,从而让培养的人才符合地方行业企业的需求,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专业设置反映的是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作岗位的吻合度的状况。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就必须适应于其所处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从规范度、合理度、支撑度、效果度四个维度评价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经济适应程度,为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布局与人才培养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专业集群概念主要来源于马歇尔规模经济理论、产业聚集理论和增长极理论。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可以发挥资源集聚效应、教育交易成本节约效应、合作与竞争的共享效应以及创新效应。通过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结合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构建专业集群,统一专业集群竞争优势与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推动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速,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区域发展效应等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多元化的诉求。高职专业群建设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区域产业链、技术链的上下联通。由于受到传统专业建设体制机制惯性等因素影响,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辽宁高职专业群建设从顶层设计上反映了主体性功能选择的组群逻辑,即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依托,实现产业链与专业链、岗位分工与专业设计、  相似文献   

6.
郑雁 《江苏商论》2015,(2):80-82,88
产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需要依托区域人才培养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然会对高技能人才结构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对浙江省高职专业设置的研究发现,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存在错位、重点专业对支柱性产业支撑不足等问题。对此,提出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大力发展产业支撑型专业、打造品牌专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势必产生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就业结构、专业结构相适应,相应的要求高职教育的专业群建设的专业结构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就专业群构建提出"由外向内",借高职专业群建设优化专业结构,"由内向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及专业群建设平台与企业转型升级平台无缝对接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黑龙江省高职院校的岗位人才培养存在着与区域产业结构特点相脱节的状况,既容易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更不利于满足市场对各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并且对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而言也是有害无利的。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食品类岗位人才的需求现状的分析,给出岗位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法与路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与黑龙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岗位人才培养保障机制;行业企业参与岗位培养工作;针对新形式开展岗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个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分工、产业结构等。合理的专业结构能够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效益,为地区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文围绕无锡10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展开研究,运用基于招生规模的"GDP-人才培养结构协调发展系数"评价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计算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的出台,为广大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与纲领保证,高职院校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而重点在于职业技能教育。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要突出技能,重在应用。因此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必须结合区域经济,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就以计算机相关专业为例,浅议如何结合区域经济进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商》2015,(8)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已经成为区域政府和高职院校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将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汽车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针对区域产业转型对汽车前市场高技能人才的要求,通过对人才培养路径进行创新与实践,为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如何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供了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为其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导下的中山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由此产生的中山市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汪春霞 《商展经济》2022,(13):125-128
高职院校进行改革与创新的最主要路径就是创建高水平专业群,各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积极转变教育资源投入理念,要根据各区域的重点产业,持续健全动态管理模式,调整专业群建设运行体系,使各项专业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充分发挥专业群所具备的辐射功能和集聚效应。一直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例如专业设置不够合理、无法适应产业发展、服务性经济水平不高、缺乏足够专业资源、未能达到共享目的及学生就业水平偏低。我国在2019年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要求当代高职院校一定要积极关注高端产业,为高职院校及相关专业群建设提供必要的扶持,将专业群具备的服务作用发挥出来,真正体现聚焦效应,让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能够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不断融合发展。该意见的出台,也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创新与内涵建设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促进了各产业的发展转型,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与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需要跟当地的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电子信息人才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重庆高职电子信息专业设置和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对象,对二者进行适应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地方性高职院校与产业集群互相借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近年来,湖南高职教育和产业集群均呈现出发展迅猛的态势,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接不够紧密,成效不够明显。做好有效对接,必须优化高职院校布局,错位发展;发挥特色专业优势,深度对接产业集群;校企深度融合,不断改革办学模式;构建校企对接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尹文秋 《中国市场》2013,(41):123-124
地方性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集群良性互动,共生共融。在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方面还存在人才需求层次不对称;专业需求结构不匹配;合作互动机制不健全;服务深度和能力不足,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等问题。如何保障两者的有效对接需要构建多元对接机制;优化布局,错位发展;调整高职教育结构,提升办学层次;构建校企对接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建设方向与定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昆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3):223-224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面对物联网产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建立起适应于物联网产业需求的高职层次专业,并培养适应于物联网产业的新兴人才,是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通过物联网概述,进而提出针对高职特色的物联网专业定位,最后给出相关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主干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电商专业的设置是为区域经济发展而服务的,为了适应保定地区电商经济的发展,部分当地高职院校加强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但是,从整体上看,高职院校的电商专业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太符合当地电商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电商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积极的探讨,希望可以提高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冉超 《商》2014,(30):249-249
在广东产业升级不断深入的大变局下,高职院校必须承担起为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所需人才。为深化校企合作模式,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与企业展开全面的校企合作,吸引企业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实行企业技术人员和在校教师交流互聘五认制度,围绕产业、企业的需要培养学生;深化校企合作的“订单班”模式。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建设与地方旅游产业的对接程度亟待提高。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建设现状与地方旅游产业对接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高职旅游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和保障措施,为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