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是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基础,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深入分析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找出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智慧城市产业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智慧城市绿色发展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智能建设、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 文章从利用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公共服务来扩大绿色产业,协同各方面发展研究,提出创建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的信息共享与管理策略和创建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的绿色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数量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如何对城市进行科学化管理,使城市运营更加完善、政府功能更加全面等问题,成为建设城市的难题。由此便衍生出了"智慧城市"的定义。而后各国对智慧城市进行建设,通过物联网、数字化、无线网络等的产生与发展使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可能。文章从"智慧城市"定义入手,并通过国外智慧城市案例,对定义进行更为简洁明了的解释说明,说明物联网、数字化、无线网络等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及作用,并通过对国内智慧城市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之后,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和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智慧城市的扩张对城市类型、生活方式和环境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日前,中国的智慧城市缺乏一定的功能特色。作为国内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蚌埠,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蚌埠市在其探索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当中,还有很多值得创新和进步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处在"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下,利用新兴技术和社会创新融合,构建"以人为本、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城市更宜居、更繁荣,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须要求。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应按照创新体制、智慧网络、智慧民众、创新管理、创新经济、便捷服务六大要素进行智慧城市的创建。  相似文献   

6.
《商》2016,(8)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在数字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了极大的成就,同时也极大的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在新时期,要想真正的实现工业新型化、城镇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促进我国城镇发展,下面就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2011年,湖南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基本理念是:经济上健康可持续;生活上和谐安全更舒适;管理上科技智能信息化.本文从探讨智慧城市体现四化两型社会的内涵开始,进而分析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并对长株潭智慧城市建设对湖南四化两型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进行阐述,倡导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在建设智慧城市时要合理利用资源,保证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有限的资源以及空间环境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而“智慧城市”发展模式能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创新城市生产、生活以及管理方式,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本文简述了智慧城市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并据此对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是一种新型城市建设理念,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水平提升的助推器。近年来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城市相继推出了"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这为温州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参考。分析了移动商务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关系及融合发展之路,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温州市移动商务发展的对策,即夯实基础、打造平台、扩展应用、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大爆炸等诸多难题,而中国又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期,与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开始了智慧城市建设,新城区的开发必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智慧城市必将在其中发挥作用。伴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应从“智慧城市”的发展关键领域--基础设施、创新应用、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大力发展物质网络、信息网络、智能网络,不断提高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市民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大爆炸等诸多难题,而中国又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期,与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开始了智慧城市建设,新城区的开发必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智慧城市必将在其中发挥作用。伴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应从“智慧城市”的发展关键领域--基础设施、创新应用、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大力发展物质网络、信息网络、智能网络,不断提高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市民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促进经济转型,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石,其建设水平也会决定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因此建设智慧城市首先需要提升智慧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本文从智慧城市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出发,分析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现状,并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促进经济转型,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石,其建设水平也会决定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因此建设智慧城市首先需要提升智慧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本文从智慧城市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出发,分析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现状,并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臧慧怡  仓昀 《江苏商论》2024,(2):127-132
近年来,智慧城市和弹性城市一直得到学者关注和研究,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因此,有必要科学探讨智慧城市和弹性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以往文献中分别研究智慧城市和弹性城市的文章较多,没有将之进行关联研究,也没有准确、统一的概念解析。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1)从物理、社会和环境方面阐述智慧城市和弹性城市的联系,弹性城市对智慧城市产生积极影响,智慧城市对弹性城市的影响则有正面和负面之分。(2)研究差异主要从驱动力、侧重点这两方面进行讨论,智慧城市和弹性城市与城市规划的联系和差异可以通过适当的设计和治理来相互补充,以建设智慧城市,促进弹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智慧产业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应从强化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文化资源打造创新引擎、营造创新生态、构建产学研价值新网络等方面去推进智慧产业的发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中国设立首批智慧城市试点,涉及90个地县级城市,这可以看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次准自然实验。鉴于此,通过构造2006-2015年智慧城市试点和其他非智慧城市试点相对应的城市一级面板数据,使用倍差法系统考察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结论。为了更好的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促进经济的"集约型"和"内涵式"发展,政府应该加大技术投入;实现智慧整合,消除分治的"信息孤岛";依托信息技术对城市治理结构进行改革和完善;明确权限,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万强 《市场论坛》2020,(2):33-35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智慧化的城市建设的重要性逐渐突显,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的融合也成为智能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政府部门应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明确具体内容与实施路径,找出存在问题,加强工作实践,采取有效措施,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智慧城市的产业选择与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是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提出,智慧城市的产业发展应该以应用和需求为导向,通过分析重点运用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将智慧城市产业分为智慧核心产业和智慧应用产业两大类,研究了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形成智慧城市模式下的产业体系,并将智慧核心产业内容与最新国标行业代码对应。  相似文献   

19.
智慧城市的发展会推进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如电商平台,带来电商购物的便利、电商平台的客户数量和成交额上升。所以互联网公司未来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城市生活所需的信息量极大,这对网络传输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5G高速网络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结合大数据分析,会让智慧城市时代变得更加先进和科技化,文章通过5G物联网对智慧城市的发展竞争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带来经济繁荣,但城市的快速发展会出现各种“弊病”,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住房紧张、公共卫生恶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这些问题除了加强城市社会管理的调节以外,必须以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来克服,以“智慧城市”为城市管理的基础,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繁荣、和谐的城市。“智慧城市”,不仅可极大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还可以为城市创造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新型的“智慧城市”运营模式、新型的“智慧城市”产业链,以及由此催生出的各种各样新的业态。“智慧城市”蕴含巨大商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