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PP逐渐成为网民接入互联网的主要入口,不断冲击着传统互联网接入模式的主导地位。移动新闻客户端(简称新闻APP)准入门槛低,移动性、快捷性的特点使其成为时下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本文以重庆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分析为研究手段,对手机新闻APP的使用现状,消费者偏好进行调查分析,以把握大学生使用手机新闻APP的行为特点,进而对现有手机新闻APP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对策,以期对其发展大学生这一目标群体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武汉工程大学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860份有效数据,分析大学生是通过哪些渠道来了解和下载手机App软件,并分析每一类典型APP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的原因,同时我们介绍了大学生卸载手机App的主要原因,并就手机APP推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2016,(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健身网站、健身视频和健身类APP三类健身服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互联网健身服务网站质量偏低,缺少国内权威网站;健身类视频内容十分相似,用户的在选择上较为随意,粘性不高;健身类APP是目前最受人们的追捧,以健身指导类服务为主,社区、SNS服务为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问题改进:1.加强对健身网站内容的监管;整合资源,设立科学健身网页。2.及时与用户沟通;提高健身视频质量,推广健身视频的应用。3.提高开发APP技术门槛,对内容及时更新、创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务院提出了大力推进众创、众筹的概念,为此,用"互联网+"和"公益方式"战略思维来推广在校大学生参与公益方式。手机APP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APP有低门槛、口碑效应和快速传播的特点,将大力推动公益理念的快速普及。通过利用创新运营模式的"益起动"APP推广公益方式,旨在改变传统的公益模式,实现公益的零距离。  相似文献   

5.
《商》2016,(1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健身类APP的利与弊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找出了健身类APP的出现对普通民众健身所带来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当前的健身类APP所存在的缺陷,希望能为健身类APP的更好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为旅游提供了便捷、可靠等特点。从背景与意义分析、APP产品战略定位分析、APP产品设计、APP软件运营四个方面介绍"一览芳华"项目。旨在为大学生以及特定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旅游定制服务,使得旅游变得不再单一,能够让用户体验到独一无二的定制类旅游。  相似文献   

7.
根据当代高校大学生对闲置物品交换需求及新媒体手机APP特点,从市场状况分析、SWOT分析、市场定位分析、营销前景分析和运营策略分析几个方面探讨针对在校大学生构建高校闲置物品交换APP平台的可行性,并对构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课题以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大学生群体对手机过度依赖现象的影响调查和对策研究。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具有程度不同的手机依赖倾向,手机依赖症患者比例在25%左右,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整体上服从正偏态分布。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手机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身体、心理、社交和三观塑造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身体的危害较为普遍和直接,近半数同学受到的损害较为严重;对学习的影响也比较明显,近30%的同学感觉到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个人学习成绩的下降;相对而言,手机过度依赖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社交和三观塑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但达到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影响级别的比例均占受访者的10%左右。另外,根据教育有效性调查,为了有效地减轻大学生群体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提出了构建有效的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生命教育体系、加强手机过度依赖问题的针对性教育、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干预工作和全面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四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杭州市200位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的调查,总结了影响当代大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以及大学生手机消费的特点。发现,大学生在购买手机时,要求时尚、实用和低价;易再次消费;价格层次趋向中高档;购买渠道具有多样性等。  相似文献   

10.
手机上网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随着4G时代的引入,电子商务市场逐步发展成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机。本文通过调查大学生使用手机移动电子商务的基本情况,发现手机移动电子商务存在法律法规、安全、消费习惯、大学生自身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通过研究,为进一步推进手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移动电子商务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无偿献血由于献血人群单一、献血知识普及力度薄弱、大众对献血认知性错误等因素导致全国多地区"血荒"现象频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危及临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在移动互联高速发展的今天,文章拟从手机APP的应用优势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无偿献血手机APP的建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血荒"问题,普及献血知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智能手机在校园的广泛普及,互联网的联网覆盖以及APP市场的不断多样化和扩大化,手机APP的应用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文章以大学校园为例,结合手机APP技术特点及应用方法,提出了校园代购平台的模型。同时,着重阐述该平台的需求分析、功能特色、实现该平台的环境分析,平台功能模块和操作流程,总结出基于手机APP的校园代购平台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使用的手机产品一直是手机生产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作为未来消费的主力,大学生目前的消费状况,将会影响到手机市场的前景.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手机价格和外观较为敏感,周围同学和朋友对手机购买决策影响较大,大学生比较关注于手机性能和品牌等因素影响着手机市场的销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强烈的"手机依赖",这一问题已严重干扰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为探究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此次研究引用智能手机依赖测量量表(SPAI)测度了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1],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结果表明性别与手机依赖无显著相关,低年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对手机的依赖分别表现出空虚焦虑和无法自控,生活习惯越健康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度越低,而内心孤僻、不自信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度较高,研究还发现晚睡是引起手机依赖不容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对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健美操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得知,大学生希望参加各种形式的健美操运动,且在锻炼的内容上保持与高校体育教学的一致性.本文认为在高校要大力提倡"健身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加强学生锻炼的组织与指导,加大资金投入和场地器材的建设,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推动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湖北美术学院在校本科生为目标群体进行了校园二手交易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闲置物品堆积如山、购买量大且物品利用率低的问题,试图设计一个适用于高校大学生的二手交易APP平台,希望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指出这一尝试具有可行性,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校女生体育消费的调查分析,认为女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但消费总体水平较低;女生的实物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劳务消费水平,与男生的劳务消费水平无明显差别,但在体育消费动机和体育实践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探索大学生创业与互联网金融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互联网金融首先可以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融资渠道,目前主要是借助P2P和网络众筹工具。其次互联网金融可以作为大学生创业的突破口,如设计互联网金融手机APP,设立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公司等。本文梳理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特征等基本情况,从大学生创业依托互联网金融融资和大学生创业以互联网金融为创业项目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创业和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使用,手机媒体具有即时性、移动便携性及"去中心化"等独特的传播特点。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从重塑大学生媒介素养、利用手机媒体交互平台,构建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宣传格局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日趋严重,尤其是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已经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和课堂的教学秩序,文章以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开展"无手机课堂"对照实验的方式,发现"无手机课堂"的实施对高校学生的课堂听课效果以及学习效率确实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