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广西财经学院2017届毕业生规模、结构和就业率,毕业生就业地域,用人单位类型结构,毕业生收入,毕业生的就业行业、职业与工作相关度五个方面分析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从就业能力视角分析了地方财经高校人才培养的五个不足,分别是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科研能力欠缺,团队意识不够,创新创业能力不够和转换能力有待提升,并提出"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提升学生合作意识,教师+学生+企业"三位一体"公司制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岗前职业培训提升学生职业转换能力五个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民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营销人员更需具备超凡的创新创业能力.职业学校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做起,着重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个环节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本文从工商管理专业群建设角度深入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围绕工商管理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基础、提高、专长、综合""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孵化实践基地、共享教学资源、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群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大学是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为此,结合管理学学科特点,分析了管理学学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技能的基本特征,并就如何培养管理学学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商贸类专业是培养经营管理类人才的基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他们未来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阐述了商贸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列举出若干例在校学生成功创业的模式,提出了商贸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6.
于河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9):139-140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同样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和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双重重任。创新创业教育逐渐走进教学领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对于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工程中,高等数学具有重要作用。高等数学教师要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不断推行和普及,创业教育越来越成为高职大学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岗位创业的角度,对如何培养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展开深入研究,旨在为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8.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校以生为本、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提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实现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是高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创新创业普适课程教学中引入深度学习策略,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创新创业普适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效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掌握,思维、意识和精神培养,能力和素质提升,以及创新创业成果产出和转化。  相似文献   

9.
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有其局限性和特殊性、通过对郑州科技学院这所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齐方面的座谈、走访和问拳调查分析,了解到目前在校大学生在创业创新上亟待提高人际沟通、经营管理、团队协作和技能等能力对创业创新的理解、创业资金的筹集、创业创新项目的遴选、创业指导课的落实和学生对创业的重视是制约民办高校学生顺利开展创业创新实践的现实困难开设创业创新虚拟平台,让学生透过ERP等仿真模拟.实习实训来积累经验,提供创业创新扶持基金,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提供在精神层面的实质帮助.建设创业创新园,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创新场所,设立创业创新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提供专业引导、咨询和服务等.是当前民办高校提高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卫类专科毕业生在新经济时代下创业现状及困难,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方法: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为例,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调研数据显示,毕业生创业意愿低,自主创业过程中的主要困难为资金筹备(60.15%),创业场所、设备设施等软硬件环境的准备(48.33%)。此外,创业相关审批手续办理等,产品、服务的营销推广等也是毕业生遇到的困难。结论:开展创业普及教育,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新能力,改革专业教学、融入创新创业,以及改善校园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数量与质量,更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基于专业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当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办学特色,从教学体系的改革、素质考核方式的创新、学生科创竞赛的训练和指导教师队伍的构建四个方面,阐述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期望对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凌海生 《现代商业》2011,(33):288+287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不仅在于解决学生的就业,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在对当前高职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环境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构建创业创新教育培育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电子商务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大学生选择电子商务创业。因此,将电子商务与创业教育结合,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开展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现状,提出了适用于高职院校的"理论实践并重"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从培养电子商务创业意识、健全电子商务创业激励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精准帮扶创业学生和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随着"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高校的开展,大学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本文以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记忆三弄综合书屋"为例,结合完成项目的实践经验,分析并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期望可以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晓丽 《商业科技》2014,(32):130-130
如今,实现民办高校的长期发展意义在于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以增强社会对于民办高校办校水平的认同感。本文通过结合长春科技学院近年来工作经验探讨分析民办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企业创业实践的必要性,以及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问题现状和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创业实践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创业类课程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性。根据创业实践活动的规律,创业类课程课堂教学应提升学生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运用头脑风暴式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采用多种方式,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及转变教师作为知识权威和垄断者的角色,变"学科教师"为学生"导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真正促进学生能够成为创业者和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技工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创新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着力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职业技能实现创业创新。青岛市技师学院经贸管理学院,立足专业特点,以电商创业为依托,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整合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等专业资源,培养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技能+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助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服务地方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型教育理念需要培养的是具备创新精神、创业精神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在管理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不但为枯燥的管理会计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还能唤醒学生们自主创业、创新发展的奋斗意识。管理会计课程中的教学改革,是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发展的体现。探究创新创业这种新型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创业能力培养是为了响应中等职业教育要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这一浙江省职教发展总战略。这种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树立创业信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主动性,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和创业素质同步提高,成为更具有创造力的新一代中职学生。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抓手,近年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受到广泛关注,参赛人数之多和参赛面之广都前所未有,大赛已成为各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载体。分析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背景、特征和意义,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析高校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施教方,从引导学生增强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学生参赛能力、加强顶层设计、保障培训师资等方面出发,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对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的培训指导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