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互联网+共享经济"的推动下,共享单车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出行方式,共享单车契合了公众"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要。目前共享单车市场由爆发式增长阶段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行业进入以质取胜、重视用户消费体验的新时期。同时共享单车产业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大,盈利模式不明确,运营模式不完善等困境。通过对政府、企业、用户三方的分析此时,为共享单车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桎梏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促使共享单车这一创新行业可以更好地造福社会公众。  相似文献   

2.
"共享单车"是当下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单车公司以租金为收入,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单车服务。但由于其制度监管的缺失,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例如:不规范停放、单车毁弃现象严重等。本文通过立足我国当前社会的现状,探究出一个更加完善的监管手段,为我国共享单车事业的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尽管,这些一夜间冒出的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非常好的满足了公众出行需求、解决了市民的"最后一公里"的城市交通出行问题,同时也有效的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为城市绿色出行体系的构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最近各大媒体陆续传出"共享单车"公司倒闭潮的消息,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共享单车"的发展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通过对酷奇单车公司进行案例分析,希望能为政府引导"共享单车"公司健康合理的发展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共享经济因其便利性、效率性、节约性等特点,近些年在我国发展迅速。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形式,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改变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共享单车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显示出社会治理的痛点,它需要通过政府积极引导,依法依规,共同参与等手段来达到治理目标,从而提升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共享单车作为新兴行业呈现爆炸式增长,在带给人们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同质化竞争严重、庞大的资源浪费、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对比不同共享单车的发展模式,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并从政府、企业、用户三方面协同治理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便捷、环保、低价,并且有效解决了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共享单车浪潮席卷全国。但很快,有关乱象也开始层出不穷,企业野蛮生长,市场秩序混乱。作为应对,社会各界进行了监管机制上的尝试,但是收效甚微,随后有人提出通过信用机制规范用户行为。前景理论是行为科学以及行为经济学中重要的基础性理论,它能够帮学者更正确地认识人的决策行为模式。本文将从前景理论的视角,分析信用监管机制在共享单车违规行为监管中的重要性及影响,并提出相关问题治理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壮大并逐步企稳,越来越多的"僵尸"单车、单车坟场逐渐被媒体曝光,由废弃共享单车产生的安全和环境问题也逐渐被社会关注和热议。如今,共享单车的废弃回收似乎成了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废弃单车数量过多、单车本身易被废弃、废弃车辆回收效果不理想三个方面分析了该问题,发现企业、个人、政府分别为该问题的成因,为企业、个人、政府提出了针对性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8.
共享单车作为能够良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新兴互联网共享出行模式,快速占领全国各大城市交通市场,受到广泛认可。然而,作为新兴事物,以违规使用为代表的相关问题也不断出现。本文使用行为经济学分析共享单车使用不规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立信用监管机制,调动使用者和企业自身监管的能力,而不是过分依赖见效较慢、存在滞后性的政府部门监管。  相似文献   

9.
共享单车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优势,不仅在有效解决市民短途出行,衔接公共运输系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顽疾,更契合了"绿色出行"健康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发展理念.然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在深入分析共享单车现存问题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应创新管理手段,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共享单车的运行特征建立和完善制度,引导共享单车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事物,共享单车符合低碳出行的现代生活理念,使社会闲置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和利用。但是,共享单车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无底线竞争和盲目的数量扩张等行为以及用户故意毁坏单车、占为己有等不文明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本文分别构建双寡头企业的伯特兰德博弈模型,企业与政府间混合策略博弈模型,企业、政府与用户间合作博弈模型来分析共享单车企业无底线竞争的原因以及政府、用户在共享单车行业负外部性治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看法建议,以期营造良好的共享单车市场,尽可能发挥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型共享经济,解决了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作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共享单车具有环保、灵活、方便等优势,但同时出现了单车遭到破坏、用户权益缺乏保障和骑行安全等问题。本文通过PEST模型分析,从共享单车发展现状入手,针对共享单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给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出行工具,共享单车的投入使用与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推动了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然而,使用者乱停乱放、破坏、污损共享单车等不文明行为日渐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促使共享单车使用者做出文明行为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项目将从用户体验视角出发,剖析共享单车给用户带来的多维度体验以及用户形成的价...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共享单车行业快速发展中产生的社会问题,促进共享单车行业健康发展,建立了参与主体为政府、共享单车企业和消费者的共享单车回收处理三方博弈模型并求解,同时分析了影响共享单车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的因素。通过研究发现,政府对共享单车企业和消费者的补贴,对共享单车企业拒绝回收处理共享单车的处罚,能够有效激励共享单车企业和消费者参与共享单车的回收处理活动。最后,为推广共享单车的回收处理制度,从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设立政府监管部门以及有效的正向和负向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建立了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共享单车的急速发展一方面解决了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广受民众青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以无序停放为代表的诸多城市治理难题,如何通过立法手段对其加以规制已成为了学界的研究热点。立足这一背景,选取了16个较大城市针对共享单车运营管理的法律规范,从发布主体、监管主体、责任主体和规制措施等方面对其中针对停放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立法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信息通讯、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引发了"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经济"改观了新生代消费观,从而催生了"共享单车"这一商业模式。引爆的"共享单车"几何级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诸如监管主体、车辆投放区域、盈利模式选择、运营风险责任承担等监管问题,维护促进"共享单车"健康有序发展,对"共享单车"发展中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监管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共享经济新势力,共享单车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自行车的共享和智能管理,致力于解决用户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本文以ofo共享单车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对ofo共享单车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共享单车的营销策略,并提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进而促进共享单车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贾天悦 《北方经贸》2020,(1):127-128
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完善监管模式。共享经济监管过程中存在共享经济监管模式未能有效规避风险;共享经济监管模式未适应技术创新发展;共享经济协同监管机制未能建立等。应坚持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管并存的共享经济监管模式;实施基于新技术的多层次监管机制;构建共享经济的协同监管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物联网的融合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共享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之一,因其灵活方便、低碳环保、租金便宜,成为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交通工具。共享单车的使用,有利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出行效率,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但作为一种新兴起的事物,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文章用PEST模型分析了共享单车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了襄阳市共享单车发展的现状,从政府、企业、用户三方面分析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方便人们出行,改善政府管理,促进共享单车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拟解决/改善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问题。方法:应用区块链及其代表性技术平台Hyperledger Fabric构建共享单车互信平台。结果:分析了"区块链+共享单车"的主要用途和市场情况,提出了单车联盟链网络搭建的方法、"区块链+共享单车"的主要运作流程,以及针对单车用户信用的激惩机制。结论:本文提出了"区块链+共享单车"的解决方案,期望形成共享单车运营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共享单车立足于解决用户日常出行中"最后一公里"的痛点,以其停取便捷、随时取用、移动支付、价格低廉、绿色低碳等优势,迅速发展并急剧积累了大量用户。虽然在历时不到三年的时间内迅猛发展,但其盈利能力尚有待证实,行业规范也尚不明确。现从会计角度,对共享单车企业营运中的会计确认与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