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就业服务管理模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新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对高校就业服务与管理进行根本性改革,是我国适应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索高校就业信息化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就业协议书是国家实施就业管理的形式和手段,涉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当事人,其中高校法律地位主要体现在教育行政管理、服务和鉴证职能方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各地高校不断扩大招生,不断加大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大学生党员数量得到大幅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强,就业形势呈现多样化趋势,高校毕业生党员流动也日益频繁。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产生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理顺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加强毕业生党员的管理和流动党员管理,始终保持他们的先进性,是高校党组织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发展中配套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高校管理中的学生、教师管理问题和招生就业问题,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发展。人本主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强调管理中人的重要性。在高校现代管理中突出人本主义、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改善内外部环境、转换管理方式能解决高校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管理系统主要针对高校的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为其提供一个信息分享以及管理平台,使得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能够通过系统进行交流.系统提供就业信息门户,门户对招聘信息,就业政策以及就业指导等信息进行详细展示,使得用户通过门户能够对就业相关信息有一定的了解.针对系统门户信息,需要后台管理功能管理门户相关信息,并提供管理员信息发布功能,使得管理员能够及时对门户的信息进行更新. 根据系统功能,将系统需求分为三部分:后台系统管理,前端页面以及就业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6.
刘恋 《特区经济》2013,(10):223-224
就业难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然而其原因需要扶就业市场的各主体中寻求。管理博弈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模型有助于分析就业市场各主体的博弈。本文建立两个模型,分析就业市场中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博弈关系,探究激励与约束机制来促进各主体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7.
张珊珊 《黑河学刊》2011,(10):124-125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这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从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出发,着重从学生、学校层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成为企业和高校备受关注的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提升高职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加强与岗位的匹配能力,不断促进高职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文章立足于高职院校实际,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校企合作对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分析方向,以期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对于高校离校未就业学生而言,目前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相关机构缺乏联动、监督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文章从高校离校未就业学生视角出发,结合高校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服务需求,提出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完善保障机制,从而构建高校离校未就业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的一系列变化给当今高校学生党员的管理特别是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加强高校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和保持党员先进性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文章分析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指出了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课程内容不够、师资配备相对滞后、就业指导形势单一等问题,进而提出高校应从加强就业指导与规划的师资力量建设、开发就业网站和就业平台app、建立就业咨询中心、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四个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制度建设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必然需要加强法律对策.我国应当通过系统和具体的立法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体系,完善反就业歧视、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以劳动合同为方向改革就业协议和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具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宋希武 《魅力中国》2010,(29):209-20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我国经济环境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如何有效解决高校就业严厉,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创业型就业教育是教育领域的新发展,是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创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高校创业型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时期高校创业型就业教育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吴琼 《改革与战略》2012,28(2):172-174
面对复杂的就业环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紧迫,而高校女毕业生作为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女生就业困境,进一步对女生就业困境进行归因,最后从培养健康就业心理、投身城乡基层、开展分类指导、强化实践环节、重视职业资格培训、实现差别化教育和建立女毕业生就业信息库等七个方面提出解决高校女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要闻     
七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消息:为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工作,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越来越受到来自各级领导、学校、学生及家长等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党中央、教育部多次会议明确要求健全大学生就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要求高校就业做到“三到位”——机构、经费、人员;实现“四化”——全程化、  相似文献   

17.
高校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校漂族、蚁族为主体的高学历低收入毕业生群体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管理和高校发展等方面对高校稳定产生着重大影响.如何应对校漂族、蚁族等毕业生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十二五时期高校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就业岗位是根本之策,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与就业机制是重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导舆论导向是关键,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管理与网络安全管理是直接途径,着眼社会需求实现人才发展结构从“h”型向“H”型转化是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从新文科背景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出发,阐述了基于产教融合加强就业实践基地高质量建设的必要性,同时对目前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在产教融合就业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加强供需对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导向,就管理类专业产教融合高质量就业实践基地建设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中弱势群体子女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我国扶分计划的顺利实施。本文作者参考国内外关于弱势群体子女就业促进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模式,结合当今弱势群体子女就业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政策、心理意识等制约因素,探讨了新形势下促进高校弱势群体子女就业的制度和办法,提出了建立新型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指导、推进多样化就业等有利于促进高校中弱势群体子女就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不宽松的市场就业环境、不到位的毕业生就业意识、落后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出路离不开地方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这就业制度四主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