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1978-2007年中国税收收入和国内总产值的变化趋势,运用VAR模型对中国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测度.结论表明:1978-2007年,税收收入占比冲击对GDlP增长率表现为正向影响,冲击后的第4年对GDP增长率的正向影响迭到最大值,为0.0948;通过方差分解可以看出,中国税收收入占比对经济增长率波动的贡献份额较小.显然,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是积极的、有效的,税负水平的适度调整不会造成经济的波动.  相似文献   

2.
关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界定了宏观税负测度的指标和公式,评价了目前我国宏观税负的水平,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得出了宏观税负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使GDP增速下降0.02个百分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税收的财政功能得到增强,并成为1994年税制改革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宏观税负,却由1983年的22.8%下降到1995年的10%。在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95%的情况下,过低的税负率直接制约着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的提高。因此,正确认识、合理调整我国的宏观税负,不仅是提高财政“两个比重”(即财政收  相似文献   

4.
随着税收收入的超常增长,宏观税负的科学评价愈显重要,测算地区宏观税负的实际水平应剔除不能提供税收的那部分GDP。反映地区税负差异程度的税收基尼系数超过0.5,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物价是引起税收收入总量的原因,也是导致地区税负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及波动状况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税收收入出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税收收入每年超收千亿元以上,税收收入增长率多年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速,税收超经济增长,税收弹性远远大于1,宏观税负逐年提高,增加了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增强了政府经济宏观调控的能力。但是这些现象的背后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税收收入的各项指标不同程度地存在强烈的波动,说明我国的税制仍处于一个完善期。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盟各国在税制改革上基本遵循了"宽税基、简税制、低税率"的思路。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本文选择两个指标来衡量宏观税负的高低。通过对东盟各国与我国的宏观税负进行比较,得出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不算很高。要消除我国公众认为税负过重的观念,只有各级政府认真清理各种滥收费或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公众的非税负担,才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1997年起出现税收收入增长超GDP增长的现象,并一直延续至今。仅对2001—2012年宏观税负作简回顾和分析,并与其他国家宏观税负做比较,考察税收收入超GDP增长这种经济现象所反映的税收活动经济意义。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希望税收收入增长的同时,能减轻国民税收负担,宏观税负维持在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来源于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税收才有充足的来源。自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以来,广东省税收收入呈现出连年高速增长的势头,以高于GDP的速度迅猛发展。税收增速之快令人担忧宏观税负是否过重等问题。本文就广东省近十余年的税收收入和GDP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试图对广东省税收收入的增长与GDP的增长作出基本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中国实际宏观税负过高,名义宏观税负偏低,主要原因有收费制度不完善、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点错位等,解决问题的措施应是完善收费体系、促进税负公平。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税负存在的问题1.我国的税负水平比较高。在中国,每当问到企业或者居民现实中国的税负重不重时,回答往往是重或者很重。但是,每当政府部门出面来论证中国的税负水平时,结论又往往是不重或者偏轻。世界闻名的福布斯杂志在2005年发布了一个所谓“全球税收痛苦指数排行榜”,把中国排在了全球第二。最新一期的《福布斯》发表的2007年最新数据显示,福布斯公布全球税负痛苦指数,中国全球排名第三。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安体富认为虽然《福布斯》的计算方法有片面性,但中国税负较高也是一个事实。为此,总局计划统计司网站上发文,表示我国的宏观税务水平尽管近年来有快速提升的趋势,但仍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据称,1990年至2005年间,工业化国家不含社会保障缴款的平均宏观税负在最低值为21.8%、最高值为23.78%的区间内波动,比我国同期不含社会保障缴款的宏观税负水平高出7到13个百分点。包含社会保障缴款的平均宏观税负在1990年至2005年间保持在最低值为31.4%和最高值为33.39%的区间波动,也大大高于我国2005年为19.39%的数据。国际商业顾问吴向宏先生的研究表明,总局的指的是“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数据”的说法本身就有...  相似文献   

11.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水平、宏观税负的变化是影响桂林市税收增长的主要因素.为促进桂林市税收收入持续稳步增长,抓住加入WTO给桂林带来的商机,根据桂林市经济特征,发展旅游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现行税制,培植新税源,挖掘税收新增长点,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水平、宏观税负的变化是影响桂林市税收增长的主要因素。为促进桂林市税收收入持续稳步增长,抓住加入WTO给桂林带来的商机,根据桂林市经济特征,发展旅游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现行税制,培植新税源,挖掘税收新增长点,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当前正处于初创阶段,用不含社会保障收入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指标来衡量宏观税负的高低,通过与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进行国际比较发现,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当前的宏观税负水平并不是太高。应以完善政府财政收入制度,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手段来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宏观税负水平。  相似文献   

14.
国企高负债已是一种普遍现象,据国有资产管理局1994年底对2万户国企清产核资的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达79%(其中资产贷款率达到70%)比1980年提高了60.3个百分点,若扣除资产中的损失挂帐,实际资产负债率高达84%,比1980年提高了65.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逆流而上,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枝独秀,但也遭到国外一些机构的贬损。我国宏观经济数据之间确实存在一些相互冲突的地方,最为明显的就是税收收入的增速长期超越GDP的增速。我国学者只从合理性的一面进行论证与解释,掩盖了问题的实质,也就无法矫正税收超经济增长的现象。通过中外税收收入对外发布口径的比较发现,我国税收收入中有两个部分在西方国家的税收收入中是不包含的:一是税收返还(由财政返还给纳税人的税款),二是税收空转额。通过调整,将这两部分从税收收入总额剔除后,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基本与GDP的增长保持了一致,同时宏观税负也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税收收入的不断增长,宏观税负成为当前税收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虽然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较低,但宏现总体负担却较重。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我国政府要采取整顿政府收入渠道、理顺税费关系、完善税制、严格税收征管等措施来优化我国的宏观税负。  相似文献   

17.
通过湖南与全国、中部六省的比较和分析影响湖南省宏观税负水平的因素可知,湖南宏观税负偏低与湖南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网此要提高湖南宏观税负水平,除了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外,最根本的还是要加速“三化”建设进程,完善经济发展评估考核体系.促进经济与税收协调增长,依托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运行质量的改善来提高宏观税负,增加税收总量,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财力保证。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问题,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一直存在着争论。从社会保障支出的角度审视中国的税负水平,在阐释税负衡量维度和指标的基础上,将宏观税负、税收痛苦指数、社会保障支出进行国际比较,同时将社会保障支出与GDP、税收收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其他类型财政支出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民众承担的税负水平相对较高,税负不公现象存在。虽然近年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基于社会保障支出的税负公正水平有待提高,财政支出仍需向社会保障支出倾斜。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收入连年增长,但宏观税率却不断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宏观税率,不能简单地依靠提高企业和居民的税负来实现,应将税制完善和微观主体负担内部转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PTA)当前正处于初创阶段,用不合社会保障收入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指标来衡量宏观税负的高低,通过与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进行国际比较发现,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当前的宏观税负水平并不是太高。应以完善政府赌政收入制度,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手段来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宏观税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