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略联盟这一现代企业竞争模式改变了人类竞争的基本原则。西方战略管理思想关于竞争模式理论的认识发展过程和当代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说明了战略联盟产生的必然性。与独立开发,合资企业,兼并等构建核心能力的策略相比,战略联盟具有促进知识的学习,创造新机会,灵活多样等优势。新的竞争模式和企业核心能力的特点要求企业采取战略联盟策略。  相似文献   

2.
国际兼并浪潮与企业核心能力构造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杨忠 《经济管理》2001,(4):64-70
国际新一轮兼并浪潮有着显著的特点,表现为真正的全球性、非投机性相关专业领域的强强联合,兼并与重组相结合及跨国兼并比例的显著增加等。本文认为,这是为应对激烈的全球竞争而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战略需要。与独立开发、战略联盟和合资企业等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策略相比,兼并具有控制程度高、时效快、低成本等优点。战略的紧迫性和企业核心能力的特点要求企业采取兼并策略,从而促成了新一轮国际兼并浪潮。  相似文献   

3.
企业战略联盟竞争优势创造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即从对立竞争转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合作竞争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就是建立企业战略联盟。战略联盟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通过联盟可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产,扩大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边界。这里的资产包括企业资源、核心能力和知识资源,联盟企业资源、能力和知识的共享、互补与学习,是企业战略联盟持续竞争优势创造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互补资产的企业持续成长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不同标准可对互补资产进行多种分类,本文讨论了核心资产、互补资产与企业竞争优势间的关系,以及互补资产对企业持续成长的影响,提出了利用互补资产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思路:依托互补资产优势,通过战略并购或联盟,构建企业未来的核心资产,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互补资产的柔性化水平,降低互补资产对企业战略变革的约束;充分利用互补资产优势开展合作创新;建立开放式的知识员工管理模式,降低组织惯例等互补组织资产对企业创新的束缚.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参与战略联盟时,既要通过价值链优势环节的互补来共享资源与知识,也要采取适当的策略行为保护自身的核心能力。为打造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资源位障碍.关键是增强认知障碍、增大时间跨度、重视隐性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企业能力理论为研究基础,结舍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了跨国战略联盟的能力本质与作用机制,以及选择跨国战略联盟经营路径对企业能力的要求,并提出中国企业开展跨国战略联盟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7.
技术战略联盟中企业技术能力提高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技术所处阶段和企业技术能力强弱对比关系总结了各类技术战略联盟的特点,构建了技术战略联盟中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过程模式。研究表明,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有效地将合作企业的隐性知识整合到企业自身的技术中,并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新的知识与合作企业的知识进行融合,从而进行新一轮学习。如此多次循环,企业通过不断学习,技术能力逐渐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组织网络的产生和企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鹏 《生产力研究》2005,55(12):219-221
随着知识和网络经济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外包、战略联盟以及企业集群等形式,组建企业网络。网络中的企业更专注于其核心能力,通过网络的整合,协同作战,分担风险,从而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本文从企业网络的产生形成机理,探讨在网络化过程中,如何协调企业能力与企业网络的关系,以及网络和企业能力的互动提升,及在网络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战略联盟是对产业结构变革、竞争白热化或市场环境突变的一种战略上的反应,它能够使企业低成本且有效地获得各种战略要素,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无论从交易费用理论、价值链理论还是资源能力论的角度分析,战略联盟都有其必要性。企业要建立战略联盟首先必须具备合作的资本一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合与构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宁建新 《经济管理》2001,(12):12-18
企业自身所拥有的特殊资源和能力是企业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之源,各国战略管理学家对此均已认同,但对其实践研究却相对不足。本文在分析,整合该理论基本概念的同时,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应从行业和板块两种子核心能力领域出发,通过扫描,分析和发现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市场机会能力,依此增加,提升和弥补原有企业资源与能力缺陷,使企业核心能力与市场机会能力一致起来,获得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公司治理结构在公司内部是通过公司组织机构分权制衡的职权设计来实现的,主要受《公司法》的规范,我国公司立法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制上存在制度缺陷,因此,完善既有的立法例,创设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扩充监事会的权力,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强化董事义务,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结构与控制权市场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公司治理有关的信息,是影响一个公司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相似或相同的准则基础上构建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使公司的潜在合作伙伴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合作扩大。本文试图运用科斯定理,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我们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与公司有关的利害关系人的权利制衡,而与公司内部各个利害相关人所获得的初始权利配置无关。前提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司控制权交易市场。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法律赋予董事  相似文献   

13.
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角度划分,企业的发展经历了3种形态:业主制,个人合伙制和股份制.在第一种企业形态中,其所有者与管理者是统一的,没有委托-代理关系存在;随着规模扩张和风险分担需要而诞生的个人合伙制虽然保持了所有者与管理者二任不分,但也产生了搭便车和风险难分散的问题;股份制则是一个在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形成的标准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份制的形成是由于进一步融资和风险规避的需要,以及经营环境变化、经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委托-代理关系的确定同时产生了委托-代理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采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制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对我国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对其业绩的影响进行检验,其结果并不支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公司业绩。在回归方程中引入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等公司治理变量后,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则能够提高财务业绩和成长性。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不能提升公司业绩的原因在于公司没有建立起健全的治理结构,没有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公司的战略规划。因此,企业只有将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和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才能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兼顾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社会责任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社会责任的履行力度和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构建了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通过对样本公司指标的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整体水平不高的结论。然后将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相结合,通过对二者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公司治理因素,得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社会责任履行的结论。最后提出了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董事会行为与经营绩效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本对1996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366家A股公司(包括同时发行B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绩效下降之后董事会的活动通常会增加。我们还发现在具有董事会非正常活动频率较高的年度及其以后年度,企业的经营绩效会得到微弱的改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董事会会议对于公司治理的涵义。但是,这一实证结果却未能有力地证明Nikos(1999)的结论,即董事会的活动(通常董事会的会议频率加以计量)是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间接地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行为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祖英  刘银国  朱龙 《技术经济》2010,29(3):114-120
本文试图构建一个能够恰当反映和评价中国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的CGI公司治理指标体系及企业价值计量模型,并运用回归分析,检验了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和公司价值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公司治理水平与企业价值、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战略性公关的基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文敏  陈小愚 《当代财经》2004,(8):65-68,73
因观念和定位上的原因,我们企业现有公关活动短期行为特征较为明显,公关内容偏狭散乱,公关活动效率低下,以致在跨国公司以“企业社会责任”为着力点的战略性公关面前常处于被动和劣势。欲改变现有状态,改变观念、调整公关定位,将现有从属于营销组合的战术性公关上升为营造未来市场空间。培养社会亲和力,培植企业软性竞争力的战略性公关,当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为此,有必要采用对象上稳定、地域上集中、时间上连续的强力公关方式,谋求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划分为市场、制度及金融3个维度,利用139家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吸收能力、企业财务绩效及创新绩效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家市场社会资本对企业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吸收能力与企业财务绩效及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企业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企业家市场社会资本与企业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的关系,也正向调节企业家制度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recent evolution of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in light of the ongoing and massive public sector bailout of "too big to fail" private banks. The authors propose that instead of using these semi public banks as vehicles for a backdoor bailout of their private peers, they could easily be employed as a centerpiece for a people's bailo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