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会计师》2012,(3):78
<正>现将纳税人既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又享受免抵退税政策有关问题公告如下:一、纳税人既有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也有出口等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和先征后退项目不参与出口项目免抵退税计算。纳税人应分别核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和出口等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分别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和免抵退税政策。二、用于增值税即征即退或者先征后退项目的进项税额无法划分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无法划分进项税额中用于增值税即征即退或者先征后退项目的部分=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增值税即征即退  相似文献   

2.
咨询服务台     
<正>纳税人享受留抵退税后还能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吗?答:《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规定:“纳税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取得留抵退税款的,不得再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纳税人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取得的留抵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相似文献   

3.
《税收征纳》2012,(4):41-41
现将纳税人既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又享受免抵退税政策有关问题公告如下:一、纳税人既有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也有出口等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和先征后退项目不参与出口项目免抵退税计算。纳税人应分别核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和出口等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分别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和免抵退税政策。  相似文献   

4.
《会计师》2012,(2):78-78
现将纳税人既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又享受免抵退税政策有关问题公告如下:一、纳税人既有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也有出口等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和先征后退项目不参与出口项目免抵退税计算。纳税人应分别核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和出口等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分别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和免抵退税政策。  相似文献   

5.
现行增值税的减免包括直接减钢和先征后返两种办法,“即征邓退”是先征后返办法中的一种,目前主要是针对福利企业和校办企业的减免而言的,是将符合政策规定的企业本月申报缴纳是增值税由税务部门及时退还给企业,属于一种“税式支出”。分税制实施以来,“即征即退”的管理办法既保证了国家税收减免政策的贯彻实施,又兼顾了增值税“链条”的政党运转和完整操作,受到了纳税人的欢迎。但是,这种办法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及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一、再生资源先征后税办法存在的问题(一)财政监管方面,财政部门力量不足一方面地方财政部门法规处(科)平时与企业打交道不多,对企业财务会计比较生疏;另一方面,法规处(科)人员较少。  相似文献   

7.
根据湘财税[2005]70号件精神,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以下简称“三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有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政策问题明确规定:“三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的,除另有规定的外,对随“三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从2005年1月1日起,其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按规定征收,一律不予退(返)还。我省原对“三税”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政策的有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规定,与该件相抵触的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8.
左晓敏 《会计师》2013,(3):19-20
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是增值税法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因其涉及的条款比较多且优惠方式的不同,企业相关人员不能准确地把握相关税收政策和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本文结合近一年来国家发布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从直接免征、直接减征、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和先征后返方面对其进行详尽的财税处理解析,以期能对信息需用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左晓敏 《会计师》2013,(2):19-20
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是增值税法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因其涉及的条款比较多且优惠方式的不同,企业相关人员不能准确地把握相关税收政策和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本文结合近一年来国家发布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从直接免征、直接减征、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和先征后返方面对其进行详尽的财税处理解析,以期能对信息需用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 近有部分省的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来文,要求对原享受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的  相似文献   

11.
《税收征纳》2005,(8):i0007-i0008
经研究,现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以下简称“三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有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政策问题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上海市财政局、地方税务局沪地税地(199)52号“关于企业置换土地使用权税收处理问题的规定”中“对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和属于市政府立项批准转换经营机制、移地重建或被兼并的特殊项目,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人,应征的土地增值税经财税机关审核后,实行先征后退”的规定,现对土地增值税先征后退的会计处理规定如下:一、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按规定计算出应交纳的土地增值税时,借记“其他业务支出”(取得的转让收人与支出在同一会计年度)、“其他应付款”(取得的转让收人与支出不在同一年度)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  相似文献   

13.
一是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财政支出安排的重点是保证国家安全和政权建设需要,保证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发放和补充社会保障资金不足,保证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重点支出需要。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是通过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财政安排的亏损补贴、税收先征反返、直接用于企业的资金投入以及对某些困难企业的税收减免等,都要逐步缩减,集中资金保证公共支出需要。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以来.山西专员办依据增值税先征后退的有关政策规定。本着“坚持原则、严肃政策一、依法行政、热情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逐步完善退税办法.规范审核程序,明确审核责任,严格审核审批。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山西专员办及时受理了三线搬迁企业、宣传文化单位等7个行业311户(次)退税企业申报一般增值税退税金额80145万元.审核剔除不合理金额1481万元.核准退税金额78664万元,增值税先征后退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潘国富  蒋苏娅 《上海会计》1995,(12):25-26,18
增值税先征后退与免税、零税率会计处理之异同潘国富,蒋苏娅,苏北人按税法规定,对福利企业、学校办企业的流转税采取先征税后返还(以下简称先征后退)的办法;对于原享受税收优惠待遇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因改征增值税等而增加的税负,在一定时期内退还多缴的税款...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好国家对部分行业实行一般增值税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财政部授权专员办负责办理对一般增值税退付申报的审核、批复工作,监督检查退税政策的执行情况。近年来,山西专员办就一般增值税先征后返审核审批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2006年共受理审核审批7个行业127户(次)退税企业申报退税金额21373万元,剔除金额627万元,核准退税金额20746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读《上海会计》1999年第4期喻立勇同志的《现金流量表中几个涉及增值税项目的填列》(以下简称《喻文》)后,笔者想就其中有关收到和支付增值税额的填列公式谈些看法。一、关于“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项目在《喻文》提出的计算公式中,笔者认为:1.退回增值税款并不只限于出口货物,所退税款也并不都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核算,如继续执行若干过渡性优惠政策的单位,根据财政部财会字[1995]6号文件规定,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是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执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的第一年。一年多来,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在经营成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企业的总体经营情况并不理想,不少企业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调查发现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经营困难,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仍需国家给予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9.
惠文 《中国外资》2000,(8):36-37
<正> 影响企业选择“免税”、“先征后退”或“免、抵、退”政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出口企业经营的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 出口企业经营的出口货物的退税税率; 出口企业自己加工的出口货物本环节的增值额(即其形成的应纳税额部分) 出口企业使用国产原材料的程度(即其形成的进项税额的部分)。 下面围绕上述因素进行分析: 一、企业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与其退税税率相等时:  相似文献   

20.
解读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所得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性资金,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规定,是指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