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地勘单位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地质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在"转变方式"上做文章,在"转型升级"上求实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地质工作现代化水平,增强地勘单位综合竞争能力;坚持协调有序发展,从产业延伸、市场细分、人才队伍优化等方面补齐发展短板,开拓盈利空间;坚持绿色和谐发展,纠正发展过程中造成污染等社会问题,主动担负社会责任,打造地勘单位良好形象,提升社会认可度;坚持开放合作,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实现发展内外联动;坚持共享共融发展,增强国有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内生动力,实现从被动选择到主动应对。  相似文献   

2.
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一般,基层地勘单位对创新重视不足;传统生产要素不集约,粗放型经济增长制约可持续发展;外部环境缺乏保障,体制机制变革衍生众多问题;传统地质工作产能过剩,地勘单位发展后继无力。基于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及要求,提出实现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1)以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地勘行业转型升级;(2)以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地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3)以体制机制变革激发地勘经济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3.
<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工作的主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以习近平"三农"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改革的办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基础支撑。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供给侧结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将扮演关键角色。促进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全,以绿色、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连续4年降低,其中社会资金降低明显,财政资金更加聚焦在基础性、公益性勘查项目。社会资金对未来勘查市场投资信心不足,地勘单位收入预期降低,未来勘查投入有进一步下降趋势,地勘经济短期内将继续保持低迷。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发展理念推动下,环境地质、农业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等非传统地质勘查工作成为地质勘查业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地勘产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为稳固我国地勘市场,推动地勘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引领社会资本进入地勘领域,把握新形势,落实新战略,推行绿色勘查理念,带动地勘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于2017年9月1日印发。国家粮食局局长张务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目标是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7.
兵团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兵团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发展的关键。文章在对兵团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与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兵团工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据此提出了兵团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化蛹成蝶的转型升级过程,既充满希望又伴随阵痛,既非常紧迫又艰巨复杂。"希望与阵痛交织,紧迫与艰巨并存,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更是如此。"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种植业结构调  相似文献   

9.
当前,地勘行业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机遇,转型升级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选择,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地勘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四川省地矿局四〇五地质队而言,要正确认识自身优劣势,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增强发展信心和决心;正视并客观分析问题,找出队伍发展短板和瓶颈;求实鼎新,多措并举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稳中求升,立足优势确保地质经济稳步发展;要树立大地质服务思维,立足自身创新思路,谋求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海 《农业经济》2018,(4):52-5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框架下,包含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平衡农产品供需与解放农业生产力等中长期宏观调控政策,旨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在新常态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旅游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与增收的有效途径,面临着供给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生态化发展等问题,背离了供给侧改革框架内的本质要求。由此可见,我国需要通过农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村旅游质量,实现农村旅游产业与供给侧改革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当前粮食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从本地实际出发,解决当前粮食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破解粮食领域的体制性矛盾,通过创新和改革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企业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赢得发展主动。  相似文献   

12.
正农发行支农重点要高度契合于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和惠民生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金融产品和高效服务。近期,中央屡提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过去着重强调需求扩张提供动力,转变到着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来提供新动力,目标是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增长升级  相似文献   

13.
正国土管理部门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精准发力、通过充分发挥土地杠杆的助推和倒逼作用,巧做产业转型升级"加减法",重塑发展新空间?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常态下,江苏省昆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在保障稳增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更加注重土地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中国渔业经济专家研讨会将秉承"为渔业改革发展献计献策"的宗旨,进一步拓展学术影响力。研讨会拟邀请农业部、地方政府行业管理者以及知名渔业经济和管理专家到会作报告,围绕"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的会议主题进行广泛研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讨主题: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渔业转型升级。会议时间及地点:9月19日-20日,北京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与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相一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今年首次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将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以发展新理念引领新实践,助推农业现代化,加快富民强村步伐。调结构——国家级平台推动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科学地认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反思西方主流经济学框架的基础上,展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创新实践。以推动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着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供需关系的新平衡。这一改革面临我国农业的诸多积累性问题,需要具有变革性和创新性思维,从系统性和多视角出发,深入和全面认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7.
国有地勘单位存在体制改革不彻底、结构趋同、市场不完善、产能过剩和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从发展动能、产能、监管成本、产业结构、科技进步等方面分析了地勘行业的结构困境,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得出加速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步伐、政府部门简政放权、向新兴产业等方向转型升级、传承地勘文化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观点。  相似文献   

18.
供给侧改革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相似文献   

19.
<正>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粮食行业发展难题的关键之举,是促进粮食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举措。笔者认为,当务之急要做到"三个发力":一、以加快转型升级为重点,双向发力去库存以稻谷为例,针对稻米低端产品过剩、高端消费不足的现状,必须痛下决心在推进优化水稻种植结构性改革和加工转化创优质产品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  相似文献   

20.
何婧华 《农业经济》2018,(4):117-11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争取在"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上实现战略转型,同时还应该承担起参与国际农产品竞争,增加农产品外贸体系话语权战略重任。当前,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转型面临着传统农产品优势减弱,农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农产品核心竞争要素不足,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战略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因此,应提升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强创新供给,同时从国内外农产品贸易发展形势出发,树立品牌意识,调整供给结构,进一步密切政府和市场手段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