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受限于资源环境与工业化矛盾不断加剧,我国必须在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指引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生态文明战略对新型工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提高资源环境产出水平,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国应借鉴与学习后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资源环境管理经验与技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率;降低工业化的资源环境负面影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加强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谋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可持续发展,应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积极推进思维方式转变,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积极推进开发利用方式转变、消费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在发展过程中常会遇到资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调等问题。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北省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文明角度对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化规模盲目扩大、工业农业等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环保以及城镇化政策缺失等问题制约了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步伐。在此基础上,从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合理规划城镇产业布局,加强环境保护、强化政府引导等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背景下河北省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北京市提出在二道绿隔地区开展新一轮的平原造林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该文在空间布局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北京市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并从现实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包括科学布局城镇体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以及大力整治城镇环境4个方面。同时,该文基于规划、土地利用、资金支持、农民利益、绿色产业等多方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即从空间布局入手,优化人口与产业的结构;从规划入手,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规划设计;从政策入手,确保农民全面、持续、高标准增收的权利;从土地入手,促进绿地产业的发展;从产业入手,打造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优势产业;从资金入手,创新资金筹集的渠道,等等。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新形势下中国实现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中国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应当借鉴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中国沿海地区城镇化发育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依靠科学规划的引领,凸现以人为本的特色,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要注重发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的作用,实现绿色低碳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6.
在资源问题区域差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已有的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甄别与选取,从资源禀赋、资源安全、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基于资源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不仅遵循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激励性与约束性相结合"、"完备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指标选择原则,还特别针对资源问题的差异特征,创新了"通用性指标"与"区域性指标"相结合的差异化指标设置,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反应资源问题的区域差异状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7.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更高的战略高度。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发展我国碳审计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碳审计属于环境审计的范畴,是低碳经济衍生出来的产物,也为环境审计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现在的碳审计理论缺乏系统性,也缺乏碳审计相关人才,因此,应对碳审计进行系统的规划,建立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和以政府审计为主的三位一体的审计模式,培养复合型的碳审计人才,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碳审计准则制度。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承受着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带来的巨大压力,与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程度相比,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框架下,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新形势下中国实现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中国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应当借鉴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中国沿海地区城镇化发育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依靠科学规划的引领,凸现以人为本的特色,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要注重发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的作用,实现绿色低碳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列举我国发展生态文明的可行方式,分析经济性景观的设计与生态文明的兼容性。举例介绍我国的几处生态景观作品,浅析如何结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行经济生态兼得的景观设计。与此同时,结合我国对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为景观设计提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同、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文明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应在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对象创造和享受社会财富的同时,促进自然资源环境的循环、更新、稳定、持续发展,形成共生、包容、协调、统一的人地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兼顾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认识、制定战略、总体谋划,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体制、机制,补充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将人类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测度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明确新型城镇化的优缺点,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城市与乡村之间协调发展。[方法]文章以泉州市为靶区,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3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确定指标权重,并通过评价模型定量估算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结果](1)在2000—2015年,在社会发展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上晋江市发展最好,洛江区发展最差; 在生态环境系统上南安市发展最好,发展最差是惠安县, 3个层面内都有一定的波动。(2)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处于0246 5~0805 0之间,呈现“中间高,边缘低”的空间分布; 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中晋江市(0805 0)最高,洛江区(0246 5)最低,它们之间差距近2倍,城市差异明显,存在一定的聚集状态。[结论]今后,亟需从社会生活系统、经济发展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3个层面同步发展,推动泉州市新型城镇化永续发展,以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定量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对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的指导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管理技术、环境管理制度3个方面分析了福建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福建生态旅游区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利用绿色科学技术,提高环境管理质量;制定环境管理制度,提升环境管理功效的环境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维 《山西农经》2022,(14):120-122
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切实提升乡村人口的生活幸福感,使乡村发展健康有序。对于乡村发展而言,生态环境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使乡村环境得到改善,对于农业、旅游业以及其他多种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始终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分析了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乡村振兴策略,可以为乡村经济健康发展、提升乡村人口幸福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尤其像少数民族牧区这样的特殊区域,发展程度仍然较低。文章以科学推进乡村振兴与牧区城镇化发展为研究内容,总结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探索新型城镇化在牧区的道路探索,提出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6月8日-6月9日,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理事长张少农发表了书面讲话。张少农同志指出,资源环境是生态文明的承载体,正确认识和评价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下一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要将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助推生态文  相似文献   

17.
以五大发展观为引领,加快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实现"绿色发展"和"特色城镇化"有效互动,具有重大意义。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推进的战略、发展时序与科学布局。该研究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阐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3个层面描述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归纳总结出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责任意识不够强烈、参与面不广、参与程度不强、参与动力不足、参与方式有限、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度不高、公众参与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并提出加强生态文明环境宣传教育、培养生态公民,创新参与方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完善公众环境公益诉讼权、提高公众参与的合法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显得更为重要。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充分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分析了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的现状以及推动林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村环境治理是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明显改善,但农村地区幅员辽阔,污染源复杂,治理难度较大。现阶段农村环境治理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制度供给缺失,治理主体单一,盲目发展经济等困境。进行农村环境治理要以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为准则,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强化部门监管,提升民众环保意识,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