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生态环保与和谐发展的观点与理念,并且考虑到和谐矿区具有多维性的特点,构建以矿区的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绿色生产以及社会进步等6个指标为基础的和谐矿区评价体系,选取20家我国主要的生产矿区,以2010—2014年数据为例,在该评价体系形成的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和谐矿区评价,结果显示所选矿区在和谐矿区建设方面总体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但还存在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及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和谐矿区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矿区规模总量大,人口数量多,GDP占全国比率较高,矿区建设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全局。矿区和谐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矿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谐矿区建设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取得了国际共识。同时,发达国家在和谐矿区建设中取得重要成果,在国内也涌现一批宝贵的实践经验。应通过建立和完善资源节约集约的调节机制、生态恢复治理的补偿机制、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矛盾纠纷协调化解的四大工作机制,构建和谐矿区建设的抓手,以点带面,发挥各地的积极性,持续推进和谐矿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矿区土地政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掘业在开发资源的同时,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全国范围内矿用土地破坏污染严重,如何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和土地资源保护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矿区土地资源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为矿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指明了方向。但是,矿区土地政策中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陷入以牺牲一种资源为代价来保护另一种资源的怪圈。经系统的分析我国矿区土地政策的现状,提出了现有土地政策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区土地政策的制定、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服务于土地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与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现阶段我国学界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单要素上,如矿产资源承载力研究、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环境资源承载力研究等,而对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评价较少;应用范围主要在产业规划、矿产、能源、环保旅游等领域,而在土地规划方面的应用却鲜有。本文进行服务于土地规划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技术探讨,并运用模糊综合模型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完善修编起到指导作用,进而指导构建一个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重点的人口与资源环境相耦合的可持续发展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现状出发,介绍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相对规模逐年扩大、与老年人口相关的支出逐年增加这两个变化以及与此有关的部分原因,大胆猜测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并进行验证,最终证实了二者之间确实存在极高的正向关系。结合老年人口比与社会保障支出相对规模的相关关系以及对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比的预测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面临着供给乏力、需求进一步增加的问题,提出了在适度放宽计划生育的同时鼓励高素质人才的迁入,从而缓解我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从促进退休人员二次就业出发积极开发老年资源、鼓励老年人储蓄、鼓励发展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勘查综合评价,目的在于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资源勘查工作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为以后矿产资源合理规划、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合理高效监管提供决策依据。运用FAHP法,选取勘查程度、勘查单位储量投入资金、丰度指数、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等动态、可比性的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FAHP模型,采用加权综合法将研究区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并对每个等级的矿区勘查效益予以综合评价,提出勘查决策。以攀西26个重点勘查区为实例分析,就研究区6种优势矿种开展研究,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雷波、金阳、宁南地区的综合评价指标值较低,符合实际勘查情况,今后应对这些地区勘查加大投入和加强管理,提高勘查成效,争取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来说,我国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的生产效率问题依旧亟待解决,研究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查阅农业生产相关文献,在对农业生产效率内涵及其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文章构建DEA与Tobit等2种适用于不同情况的评价模型来确定我国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并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湖北省统计数据得出渔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力和农业支出比重越大,农业生产率越高,第二产业相对劳动生产力越大,农业生产率越低;单位机械动力产值、单位灌溉面积以及单位化肥用量越大,农业生产率越高。研究结论对促进经济与农业同步可持续协调增长、推广优势农业以及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提高区域农业生产率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对粮食安全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是准确把握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现状、合理制定国家粮食安全相关政策措施的手段。[方法]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粮食安全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发展目标。文章以我国粮食安全在新发展阶段所呈现出来的内涵和目标为导向,从供给能力、供给结构、绿色发展、经济效益以及基础支撑五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包括25个具体评价指标的粮食安全评价体系,并建立熵权TOPSIS模型对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水平的演变和现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态势,且对绿色发展、经济效益和基础支撑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受到资源状况、科技水平、供给结构等因素的制约。[结论]保障和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需要重点从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粮食科技支撑、国内外市场与资源整合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石墨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石墨资源在我国乃至全球有着得天独厚的赋存优势,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黑龙江省石墨资源可引导我国石墨行业的健康发展。历史上黑龙江省石墨资源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宏观管控,存在勘查程度不足、矿山开采秩序混乱、产品层次低、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通过加大资源勘查力度、科学调控总量与结构、优化开发保护布局、建设绿色和谐矿山、加强重点矿区精细化管理,实现石墨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地资源经济安全评价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资源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多数是从土地承载力、生态安全等角度考虑耕地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问题,对经济因素考虑较少。本文通过对土地资源经济安全评价内容的分析,构建指标体系,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土地开发利用结构状况、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金融信贷安全四方面对我国31个省市土地资源经济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矿业城市转型是目前世界上的一个热点,更是一个难题,我国矿业城市的转型尤其如此。我国矿业城市经济转型中存在着产业发展畸形、后备资源匮乏、政府定位偏差等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加速实现我国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应构建矿业城市产业集群、改善投资环境以及兼顾各方关系,实现矿业城市经济和谐转型。  相似文献   

12.
改革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管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我国现行资源补偿费征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管改革的建议,即改革补偿费的征收方式,实行分类分级征收管理方式;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收益分配比例和支出结构;调整资源补偿费费率,实行与资源利用水平挂钩的浮动费率制。  相似文献   

13.
生态脆弱性评价是区域生态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不仅对矿区的资源及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还指导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意见。本文在生态脆弱性研究方法上,选择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模型,通过建立基于目标的第三个层次准则的判断矩阵,并加权汇总得出各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依此方法,再建立基于目标的第二个层次准则的判断矩阵,运用生态脆弱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得出大同煤矿区的生态脆弱性指数,评价大同煤矿区的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大同矿区生态脆弱综合指数为0.3506,呈中度脆弱性。根据生态脆弱性结果为后续的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工作、制定综合治理策略及矿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综合评价矿区生态风险,文章依据"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准则层选取了人均收入、尾矿库排洪排渗设施、开发利用水平、废水排放量等13项指标构建影响矿区生态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矿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以湘西州花垣县为例进行矿区生态风险识别。结果表明:开发利用水平、废水排放量、尾矿库排洪排渗设施、植被覆盖率、空气质量、地质构造、政策及技术水平是影响花垣矿区生态风险的主要因素,花垣矿区生态风险等级为轻警。在此基础上,从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两方面建立矿区生态风险防范机制。以期为政府有效防范矿区生态风险,构筑矿区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公共财政是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取得收入并用于政府公共活动支出,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应通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成员充分就业、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建立并完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分布区和生态脆弱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稳定、实现有序稳妥开发是确保耕地后备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文章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采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成果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以期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第二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征,构建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以及土壤盐渍化等3类因子共11项指标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取单因子评价法和多因子综合评价法,测算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敏感性。[结果]根据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可将景泰县耕地后备资源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域。综合来看,景泰县耕地后备资源约91.32%面积存在生态敏感性问题,其中以轻度敏感性为主;从单因子角度看,景泰县耕地后备资源的水土流失问题最为突出,敏感性面积比例超过96%,其次为土地沙漠化,敏感性面积达到65.50%, 1.77%的区域对土壤盐渍化存在敏感性。[结论]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为保证耕地占补平衡以及降低生态风险,提出对策建议:应着重对于敏感性高的区域实施更为科学的保护和开发措施,避免造成恶劣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为研究区域,开展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技术研究,通过构建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核算体系,应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替代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技术方法,探索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体系构建,并试算了鄂托克前旗2015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15.94亿元,相关研究成果为该地区湿地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发展尤其是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财政资源的稀缺性与农业支出需求的巨大矛盾,使得仅靠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是不可行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效率。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测度的方法对我国现行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进行评价,认为我国现行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结构和使用效率都不高,并提出了提高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了我国税式支出管理概况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建立税式支出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同时构建了我国建立税式支出管理制度的具体构想并指出建立税式支出预算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凯恩斯主义以不完全竞争为显著特征,以价格和工资粘性为基石,构建了以Smets-Wouters为代表的DSGE模型。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对具有拇指准则偏好和跨期分离偏好居民所产生的财富效应最大;随着资本税收率下降,政府支出中用于生产性的投资对私人投资需求具有显著的带动效应;政府支出的短期乘数效应主要取决于不同消费偏好居民的相对比重以及政府生产性投资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