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营风险是银行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经营风险的成因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方面。外部原因引起的经营风险可以通过提高素质、加强内部控制进行防范和化解。本文仅就内部原因形成的经营风险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是保证银行稳健经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防范和化解银行经营风险的手段和方法有许多,需要从不同角度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进行。本文仅从完善会计职能的角度,探讨防范银行经营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造成银行经营风险的原因有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外部风险主要是指社会因素造成的风险。第一类是由于政策体制所造成的。第二类是由于市场变化所引起的。第三类是社会不法分子的侵害,如盗窃、诈骗、抢劫或其它事故。外部原因引起的银行风险,一般具有难以预测性,但可以通过转变思想、转换机制、内部练功、提高素质、加强内部控制来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银行经营风险的内部因  相似文献   

4.
刘天存 《甘肃金融》2004,(12):66-67
造成银行经营风险的原因有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外部风险主要是指社会因素造成的风险.外部原因引起的银行风险,一般具有难以预测性,但可以通过转变思想、转换机制、提高素质、加强内部控制来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5.
乔伟 《新金融》2002,(4):2-3
当前,摆在交通银行面前的工作千头万绪,其中,引进外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银行制度;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实现资产质量的根本好转;完善内控机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明显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是我行今年的四大任务,也是我行近期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银行为了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对原来的稽核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使稽核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掣肘,导致稽核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首先,现行的稽核管理体制有悖于内部控制原则的要求。没有  相似文献   

7.
孙渊哲  孙波 《财会学习》2016,(5):156-157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主体,其会计工作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本文从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出发,简述了对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加强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在现代电脑云计算和大数据核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从法律视角看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防范与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范和化解银行经营风险一直是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维护我国的金融秩序,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防范银行经营风险,需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以及法律手段,其中法律手段尤其应该予以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法律与银行经营之间的天然联系说明了强化法律意识在防范和化解银行经营风险中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怎样通过强化法律意识来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居莉 《上海会计》2007,(5):16-17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银行强化内部控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已成为共识。笔者认为,目前内部控制的着力点应是: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在促进我国产业政策实施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风险,防范化解我国的政策性银行经营风险就是要科学地界定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功能,颁布《中国政策性银行法》,建立信贷经营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对政策性银行经营风险的监督控制。  相似文献   

11.
由于商业化经营的客观需要,稽核监督已日益成为我国银行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对稽核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稽核地位的确立,稽核范围的加大,稽核领域的拓展,也带来了一定的稽核风险,如何加强对稽核风险的管理,提高稽核质量,是当前银行稽核工作所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颖 《新金融》2001,(10):18-20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商业银行在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时刻面临着各种风险,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银行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是银行安全,良好运作的基础,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防范银行经营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多值得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3.
银行经营的风险最主要来于内部的失控。因此,抓好内部控制,是防范银行经营风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底,我行ABIS综合应用系统正式上线,同时实施《中国农行银行门市业务内部控制操作规范(修订稿)》、《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综合柜员制度管理办法(修订稿)》、《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内勤主任坐班制实施细则(修订稿)》、《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财会工作监管制度实施细则(修订稿)》四个办法;从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完善内控机制,防范和化解会计内部风险角度来  相似文献   

15.
朱伟 《现代金融》2010,(8):42-43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初步建立了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在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内部控制的能力和水平与打造现代商业银行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发展与控制已成为当今金融改革的两大主题。可以预言21世纪银行同业竞争中的赢家,将是那些今天在发展与控制的战略上做好准备的银行家。所以,内控先行已成为现代化银行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是以如何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理念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论观点,着重从规范和监控银行管理的经营理念、道德、行为和核心内容提出三条对策措施,并以此来构建新型的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内控工程”,以增强内控的跨度和控制力。  相似文献   

17.
城市商业银行组建以来,在人民银行的监督指导下,为化解、防范经营风险,在内部控制上倾注了大量精力,做了很多工作,基本形成了与目前业务经营水平相协调的内控机制.但是与国外银行相比,与规范化的商业银行相比,与同业竞争对内部控制的要求相比,城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袁宾  张栩 《中国金融》1997,(2):42-43
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袁宾张栩内部控制制度是商业银行为实现有效的经营管理,在银行内部建立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和措施,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从而形成自我调整、自我制约和自我控制的系统。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是金融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  相似文献   

19.
银行内控机制是指在银行内部实施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促进业务稳健发展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其目的在促使经营行为规范化、制度化,确保资金财产安全。一、健全的银行内控机制的特征1、安全性。这是建立良好的银行内控机制最基本特点。银行现行许多规定和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我们实践经验的总结,严格认真执行,则能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一旦违反,损失将不可避免。2,法规性。一是内控机制应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和可操作性强。二是要具有权威和法律的震慑性,让广大员工知道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三是相对稳定性,不…  相似文献   

20.
一、系统概述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对于银行实现既定的经营管理目标,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股份制商业银行通常由于资产规模较小、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而导致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不足.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应参考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人民银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中有关银行内部控制的原则方法与机制框架,全面系统地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化解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