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3年末,人们对酷热的夏天中的拉闸限电尚且记忆犹新,一场电荒又不期而至。浙江、湖南、上海、福建、四川、江苏、安徽等先后21个省市拉闸限电,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达到1000万千瓦。电荒引来煤荒和油荒,多年来备受冷落的煤炭一时间变得奇货可居,价格成倍上扬;成品油特别是柴油货源紧俏,加油站无油可加。停三开四,有序用电,错峰避峰,成为一些地方的流行语;蜡烛断货,柴油限量,发电机紧缺,人们排队抢购,再一次体验短缺经济时期的久违的感觉。在“让电于民”的指导思想下,企业首当其冲,深受其苦。限电的日子,饭店闭门谢客,商场提前打烊,工厂停工停产……在缺电最严重的浙江省,全年GDP因此少增加100亿元左右。“非典”给浙江GDP造成的损失是0.3%,而“能源荒”拉的后腿高达0.6%。2003,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经济遭遇能源瓶颈。停电限电的日子,企业在积极自救。自备发电,加强管理,开源节流……一些地方夜幕降临后,店里烛光摇曳,工厂发电机轰鸣,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在此记录的,是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中国私营企业的生存状态。我们和他们一起感受停电带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2.
2003年末,人们对酷热的夏天中的拉闸限电尚且记忆犹新,一场电荒又不期而至。浙江、湖南、上海、福建、四川、江苏、安徽等先后21个省市拉闸限电,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达到1000万千瓦。电荒引来煤荒和油荒,多年来备受冷落的煤炭一时间变得奇货可居,价格成倍上扬;成品油特别是柴油货源紧俏,加油站无油可加。停三开四,有序用电,错峰避峰,成为一些地方的流行语;蜡烛断货,柴油限量,发电机紧缺,人们排队抢购,再一次体验短缺经济时期的久违的感觉。在“让电于民”的指导思想下,企业首当其冲,深受其苦。限电的日子,饭店闭门谢客,商场提前打烊,工厂停工停产……在缺电最严重的浙江省,全年GDP因此少增加100亿元左右。“非典”给浙江GDP造成的损失是0.3%,而“能源荒”拉的后腿高达0.6%。2003,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经济遭遇能源瓶颈。停电限电的日子,企业在积极自救。自备发电,加强管理,开源节流……一些地方夜幕降临后,店里烛光摇曳,工厂发电机轰鸣,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在此记录的,是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中国私营企业的生存状态。我们和他们一起感受停电带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3.
2003年末,人们对酷热的夏天中的拉闸限电尚且记忆犹新,一场电荒又不期而至。浙江、湖南、上海、福建、四川、江苏、安徽等先后21个省市拉闸限电,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达到1000万千瓦。电荒引来煤荒和油荒,多年来备受冷落的煤炭一时间变得奇货可居,价格成倍上扬;成品油特别是柴油货源紧俏,加油站无油可加。停三开四,有序用电,错峰避峰,成为一些地方的流行语;蜡烛断货,柴油限量,发电机紧缺,人们排队抢购,再一次体验短缺经济时期的久违的感觉。在“让电于民”的指导思想下,企业首当其冲,深受其苦。限电的日子,饭店闭门谢客,商场提前打烊,工厂停工停产……在缺电最严重的浙江省,全年GDP因此少增加100亿元左右。“非典”给浙江GDP造成的损失是0.3%,而“能源荒”拉的后腿高达0.6%。2003,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经济遭遇能源瓶颈。停电限电的日子,企业在积极自救。自备发电,加强管理,开源节流……一些地方夜幕降临后,店里烛光摇曳,工厂发电机轰鸣,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在此记录的,是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中国私营企业的生存状态。我们和他们一起感受停电带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4.
2003年末,人们对酷热的夏天中的拉闸限电尚且记忆犹新,一场电荒又不期而至。浙江、湖南、上海、福建、四川、江苏、安徽等先后21个省市拉闸限电,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达到1000万千瓦。电荒引来煤荒和油荒,多年来备受冷落的煤炭一时间变得奇货可居,价格成倍上扬;成品油特别是柴油货源紧俏,加油站无油可加。停三开四,有序用电,错峰避峰,成为一些地方的流行语;蜡烛断货,柴油限量,发电机紧缺,人们排队抢购,再一次体验短缺经济时期的久违的感觉。在“让电于民”的指导思想下,企业首当其冲,深受其苦。限电的日子,饭店闭门谢客,商场提前打烊,工厂停工停产……在缺电最严重的浙江省,全年GDP因此少增加100亿元左右。“非典”给浙江GDP造成的损失是0.3%,而“能源荒”拉的后腿高达0.6%。2003,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经济遭遇能源瓶颈。停电限电的日子,企业在积极自救。自备发电,加强管理,开源节流……一些地方夜幕降临后,店里烛光摇曳,工厂发电机轰鸣,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在此记录的,是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中国私营企业的生存状态。我们和他们一起感受停电带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5.
2005年夏季,一股“缺油”旋风席卷了我国大陆,南方多个城市出现了“油荒”。同样在夏季,电力能源紧张的警铃也再一次响彻大江南北,许多城市因为电力供不应求而采取了拉闸限电,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经历了“电荒”和“油荒”的人们,已经开始把目光聚焦在了节能环保型产品上。  相似文献   

6.
<正>迎合能源需求抓住节能商机2005年夏季,一股“缺油”旋风席卷了我国大陆,南方多个城市出现了“油荒”。同样在夏季,电力能源紧张的警铃也再一次响彻大江南北,许多城市因为电力供不应求而采取了拉闸限电,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经历了“电荒”和“油荒”的人们,已经开始把目光聚焦在了节能环保型产品上。  相似文献   

7.
2003年,中国在经历SARS灾难的同时,一场能源领域的危机也慢慢逼近。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爆发“电荒”,十六省市拉闸限电,各大电网面临多年来最严峻的供电形势(本刊曾在2003年第9期深度关注此事件,独家策划了“中国工业如何应对电力不足”专稿);甫一入冬,能源紧缺的“瓶颈”效应更一发而不可收  相似文献   

8.
《四川物价》2005,(2):19-19
夜幕降临,一些居民小区漆黑一片,人们于是点燃蜡烛照明。社区干部见状,只好拿着电喇叭沿街高呼,提示小心防火、防止煤气中毒。这种老电影里才能看到的镜头,现在却成了描述湖南长沙拉闸限电问题的一个典型场景。“电荒”,近年来成了中国公众颇为熟悉的一个词。在诸多导致“电荒”的原因中,电、煤行业之争最受关注。去年以来,中国电厂存煤不足的消息不断传来。以湖南省为例,年前有近10台总装机容量超过130万千瓦的机组因缺煤而停机。“‘煤荒’已成为当前克服电荒的‘拦路虎’,”湖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李维建说,“湖南8大火电厂随时都有发生大面积缺煤停机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各国都开始为寻找新的能源解决方案而努力。我国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电荒”,全国24个省区出现了“拉闸限电”,寻找能源解决方案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各国都开始为寻找新的能源解决方案而努力。我国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电荒”,全国24个省区出现了“拉闸限电”,寻找能源解决方案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旭敏 《商业时代》2005,(13):68-68
每当进入用电高峰期,电力运行比较紧 张,拉闸限电较多,加油站自备柴油 发电机运行密度就会加大。对于大部分为 女员工的加油站来说,作为技术密集的柴 油发电机,其维护保养工作为相当一部分 女员工陌生,影响了发电机效能的发挥,给 加油站正常经营带来一定影响。应重视加 油站员工的培训,妥善做好加油站发电机 的维护保养工作。  相似文献   

12.
《财经界》2005,(8)
去年,发生了全国22个省市的电力供应短缺,好不容易摆脱“非典”灾难的中国经济再次响起了警报,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也受到了严重干扰。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24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比去年全年拉闸限电的省级电网还多两个。面对眼前的夏季用电高峰,今年供电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今年将是近几年电力缺口最大的一年,全国预计缺电高达3000万千瓦时左右。就在三四年前,业界还普遍认为中国电力过剩。似乎一夜之间电力供需的平衡就被打破,从“多”到“缺”再到“荒”的变化之快让人无所适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电荒”的局面?“电荒”的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地方呢?  相似文献   

13.
《化工科技市场》2010,(10):39-40
2010年9月中国的“十一五”规划进入尾声,同时“十一五”节能目标考核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为完成节能降耗的考核指标,江苏、浙江、山西、河北等地纷纷拉闸限电。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单位GDP能耗需下降20%。统计数据显示,2006--2009年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了15.61%。但在“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相似文献   

14.
庄媛 《市场周刊》2005,(3):37-37
在新年之初,中国的第十三亿位公民2005年1月6日凌晨呱呱降落人间。中国的人口已突破了13亿。当人们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我们还是必须清醒意识到,从2003年下半年浮现的能源困境并未在2005年到来之际出现显著缓解的迹象,而且人们对持续多时的煤荒、电荒、油荒的讨论也在逐渐加温。承载着13亿人口的中国,在能源全面紧绷的现时,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一个复杂而迫切的战略命题。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中国用电需求超出了电力系统的供应能力。全国先后有21个省份电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电力供应紧张迫使部分地区如北京、河北、河南、江苏、山西、四川、广东等采取了高峰时段限电的措施,出现了自1996年以来电力短缺的现象。有分析师称,中国电力供应很难跟上需求的增长速度,预计今年夏季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将发生大规模停电。一家能源研究机构的首席  相似文献   

16.
《农机市场》2005,(6):18-18
夏季来到,对于珠江三角洲的企业来说,又一段难挨的日子来了。市场比气候还热2004年,全国除东北地区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外,其他地区电力供应普遍吃紧,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严重。因为曾经吃过拉闸限电的苦头,这些地区的企业纷纷索性自备发电设备,一时间,昔日寻常的柴油发电机成为珠三角企业的抢手货。目前,在珠三角发电机市场上,广州柴油机厂、潍坊柴油机厂等众多本土品牌的柴油机厂家的产品走俏,就连美国、日本、欧洲柴油机企业也开始大规模地抢滩登陆,自备发电机市场一片热闹景象。  相似文献   

17.
戴尔德 《大经贸》2009,(6):83-83
在2007年中,我就感觉到危机的到来。往年都要拉闸限电,每家工厂都自备发电机,但从那时开始,电力供应就不紧张了。之后,广东那边工厂倒闭的消息接而连三传来。同时,我的工厂订单连续减少,三个月以上的单不敢接,我也把握不住波动的汇率。  相似文献   

18.
海涛 《商业文化》2004,(2):28-29
刚刚过去的冬天,又暖又寒,多年不见的”电荒”警报搅得各省(市)领导和全国五大电网负责人不得安宁。先后因.电力短缺拉闸限电的省(市)就有21个。去年夏季以来的持续缺电,已影响了很多地方的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专家认为,油源是国家的,不是个人的,两大油企不应该依仗垄断来制造油荒。成品油价格刚刚下调,油荒就如约而至。一降价就油荒的恶性循环再次在这个秋末上演。自10月9日下调油价以来,有过万民营加油站面临柴油断油问题。浙江、内蒙古、福建、四川等多地的加油站出现限购柴油或无油可加的现象,民  相似文献   

20.
《四川物价》2006,(1):25-26
油涨吗?煤俏吗?电够吗? 在即将过去的2005年乃至整个“十五”期间,以煤、电、油全面紧张为标志的能源“瓶颈”集中出现,成为镌刻在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记忆。“油荒”、“煤荒”、“电荒”,回顾这几个在近年来曝光率极高的词,人们不禁要问:在即将到来的2006年,油价还会涨吗?煤炭依然紧俏吗?电力供应够用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