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引进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技术引进程序也将不断简化,但为了保证有效引进,避免和减少技术引进失误(重复引进、引进不配套等),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宏观控制,促进引进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技术引进保障体系。根据当前我国技术引进的实践,必须加强事先控制,把失误控制到最小范围,亦即加强合同前的项目审批工作;同时也要对引进全过程进行全面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技术引进保障体系结构鉴于以上思路,构造我国技术引进保障体系框架结构,如图l。现对此体系结构主要…  相似文献   

2.
在技术引进中,我国长期存在一些影响技术使用效果、消化和创新,倾向于生产线的引进而忽视软件技术和必要的关键设备的引进等问题,这些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认识,也正在这方面进行着技术引进方面的五大转轨,即:引进主体从以国家为主体向以企业为主体转变,并从企业单独引进向科研、制造系统联合引进转变;引进目的从生产使用为主向消化  相似文献   

3.
加快开展技术引进 发挥技术性后发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鹏 《经济师》2005,(2):41-4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先进技术的引进对于促进一个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显著 ,而且技术引进也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的集中体现。文章将从后发优势等理论入手 ,分析技术引进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提出当前国际环境下开展技术引进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论证技术引进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对其贡献发挥的制约,指出应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加强技术"引进后"工作、拓宽信息渠道以及引进先进管理机制等途径,增强技术引进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引进中专利战略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引进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尽快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捷径。企业技术引进与专利战略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技术引进工作是一个对引进技术以及引进模式的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专利战略,指导企业的技术引进工作。  相似文献   

6.
技术引进项目的前期准备是指引进方在技术引进项目正式对外谈判之前应该做好的各项准备工作。一个企业在引进技术之后取得经济效益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技术引进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准确和可靠.因此,前期准备不是可有可无,它在技术引进工作中居于一个很重要的阶段,绝不能简单从事.前期准备工作一般包括技术引进项目的选择,立项,技术引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谈判前的准备等. 技术引进项目的选择技术引进项目的选择也称之为投资机会可行性研究.在这个阶段要进行两方面的研究工作:即国内投资机会的可行性研究和选择国外技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国内投资  相似文献   

7.
<正> 技术引进是促进技术进步、发展国家经济、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捷径,这已经被世界各国技术引进实践充分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广泛地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几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必须看到,在我国众多的引进项目中,有许多项目经济效益不好,没有很好地发挥技术引进的作用,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和浪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没有很好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等前期工作,特别是缺乏一套完整客观的  相似文献   

8.
加快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是我国现阶段引进外资工作的重点之一。应树立新的外资观,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和维持高效市场运作;要为技术引进和转让创造列有利的法制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 技术引进是技术进步的捷径,如何搞好技术引进一直是引人关注的问题。建国以来近40年我国大约花了300多亿美元用于技术引进(包括成套设备和生产线),建设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奠定了我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但从总结经验看,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克服、改进。诸如引进中的大起大落,波动很大;盲目、重复引进问题严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宏观管理失控;部分引进项目经济效益很差,只管引进,不问效果;消化吸收、国产化进度慢,技术引进项目和国内攻关项目不协调;偏重设备进口而忽视技术软件的引进。上述问题迟迟不能获得很好解决,究其根源,是受相当长时期里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影响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以片面追求产值、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为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的通病)的“赶超意识”占了上风,却忽视了客观经济发  相似文献   

10.
引进高新技术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高新技术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各国相继卷入,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渗透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高新技术引进是建国后就开始,发展较快的时间为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突击引进时期,通过技术引进建立了许多新兴产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一、我国高新技术引进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四…  相似文献   

11.
陈志淡 《经济师》2007,(3):291-29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技术的引进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后发优势作用日趋显著。文章分析了技术引进对我国的重要意义、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正确开展技术引进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制约我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主要因素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克西 《当代经济科学》2001,23(2):96-96,F003
以发挥“后发优势”,谋求经济较快发展为目的的技术引进活动在我国有较长的历史 ,但集中的引进却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资料显示 ,1979~ 1998年我国共引技术 2 782 9项 ,合同总额达 10 5 4.8亿美元。技术进口的项数和合同金额分别是改革开放前30年总和的 32 .92倍和 8.8倍。此外 ,我国技术引进工作取得的成绩还体现在 :技术引进的来源更加广泛 ;引进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有关法规日臻完善等。与此同时 ,也涌现出一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成功的企业案例。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们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方面还存在较为严重的…  相似文献   

13.
企业引进设备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丽丽  潘晓丽 《技术经济》2001,20(12):60-62
技术引进在广义在讲包括跨国企业经营中的内部技术转移,国际间经济合作中的技术转让、纯粹的技术贸易以及技术引进项目,其中技术引进项目既可以是引进生产项目,包括生产线,也可以是引进成套设备,关键设备或样机。对技术引进项目做好前评估和可行性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要考察一个技术引进项目的实际运行效果,对企业、企业在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后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引进生产项目的后评价方法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对引进设备的评价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其主要原因是引进设备投入使用后其经济效益难以在单台设备上核算,因此企业往往只考核一些设备性能指标,而对使用后的效果不再评价,这就造成了企业只注重设备的引进而不注重设备使用效果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建国以来,我国在技术引进上几经周折.经过改革、开放,打开了技术引进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多方面的经济效益.1.缩短了技术进步时间,节约了经济建设资金40多年来技术引进工作,大大缩短了我国技术进步的时间.别人用10—15年研制的技术,被我们引进后,经设备安装到投产,一般只需2—3年,有的项目甚至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收益.引进技术不仅有利于争取时间、少走弯路,而且可以大大节约建设基金.我国70年代引进的大化肥、大化纤等技术、设备,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化肥、化纤生产落后状态,而且产量成倍增长,每年总产值约为进口这些技术、设备所用外汇的3倍多,扣除成本,平均一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2.促进了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通过引进技术改造老企业,使我国不少行业和产品技术、生产水  相似文献   

15.
一、在较高起点上择优引进适合我国情况的先进技术长期以来,我国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的比例不合理,技术引进的比重过小,设备进口的比重过大。1952年到1985年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用外汇300多亿美元,其中引进软件费用约占5—7%,大部分外汇用来购买成套设备、生产线和单项设备。近几年,我国花费18亿美元,进口113条彩电生产线,却没有引进线路设计等关键技术,不仅不能设计制造第二、三代  相似文献   

16.
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这是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之一。近40年来,特别是1979年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不断进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实事求是地回顾和剖析引进技术的进展,并进行冷静的反思和探讨,对于更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以加快经济现代化的步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回顾:我国技术引进的情况与问题  相似文献   

17.
技术引进方式的再选择在我国基本实现机车内燃化和电气化之后,要进一步提高机车技术水平,在引进技术方面应当走集约化技术引进的道路,也就是说,我国已具有了一定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后,技术引进重点要从成套设备进口转向单项关键技术引进上来。但是,由于机车技术的特殊性,它往往成为国际政治交往中的一个筹码;更为重要的是,国外公司根据自身的经济利益,不会轻易将关键技术转让给我们,这也是历年软技术引进较少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我国铁路工业可以考虑改变技术引进方式。在众多的技术引进方式中,合作生产是…  相似文献   

18.
贾国强 《经济师》1998,(5):93-93
浅谈机械设备技术引进的消化和吸收贾国强郝彩丽王国杰近年来,我国各行业从国外引进大量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形成了新的、先进的生产力,提高了国产机械设备的起步水平和发展速度。为此,有必要做好技术引进、机械设备的消化和吸收工作。一、消化和吸收工作的关键1.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技术引进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但仍存在忽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由于缺乏风险分担机制,引进技术时,企业倾向于引进成套设备,加上技术出口国对出口技术的限制政策,导致通过技术引进难以得到核心与关键技术,且由于科研机构与企业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普遍存在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足。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技术引进结构,必须完善资本市场,建立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和科研机构与企业技术合作机制,并重视引进技术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强技术的情报交流。  相似文献   

20.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外汇资金短缺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应充分注意其“节汇”、“创汇”功能,把技术引进与进口替代、出口创汇结合起来,形成“引进→节汇(替代进口)或创汇(出口)→再引进”的良性循环。为此,国家必须加强对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采取措施,促进其进口替代和出口创汇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