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200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2013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都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系列图书《就业促进:政策与机制研究——以高校毕业生为例》(安锦著,2013年出版,定价56元)一书以“促进充分就业,保障社会和谐”为宗旨,完整阐述了“就业促进”的理论、政策与实践,是系统研究就业促进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建设中的战略目标,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保障就业权的实现实质上就是保障就业权的机会平等,涉及到"权利分配的正义"。由于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突出,相关立法滞后,以及其他国家成功的就业立法经验使《就业促进法》的出台在2007年成为现实。在资本主义发展后期,以自由权为核心,缺乏社会权支撑的市民国家宪法面对显现出的资本主义固有弊病显得力不从心。为确保自由权体系能够存在下去,生存权就成为自由权的补充,承载着保障立宪主义下的市民宪法秩序的职责。就业权作为生存权的一个子权利也经历了与生存权同样的发展过程,国家有保障就业的社会责任,政府职能相应转变,承担起促进就业实现的公共职责。促进就业的立法原则与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原则相对应,即以自由就业为基础,以公平就业原则为核心,区别情形特殊就业保障原则为补充《。就业促进法》通过向全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彰显出其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就业促进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如何使其落到实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将有助于实现我国政府充分就业的目标,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有关规定,现就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政策信息     
《中小企业促进法》 明年起施行日前,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它将从明年1月1日起施行,力图以法律的形式,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中小企业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进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大企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与大企业相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  相似文献   

5.
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失业保险的功能定位问题,目前的争论主要是要不要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功能,还是仅降低缴费率而保失业保险金的发放。笔者认为,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功能不仅在理论上可行,也是国际发展趋势。我国《就业促进法》有专门预防失业的法律要求,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失业保险已经发挥了稳定就业和预防失业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把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写入《社会保险法》。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促进就业是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如何找准金融支持就业创业的着力点,对于增强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支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全面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全国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一些城乡弱势群体的就业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善。文章以内蒙古为例,从就业促进战略、专项工程、就业培训与援助、县域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好的城镇化、社会保障制度等几个方面探索了弱势群体摆脱就业、生活困境,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就业促进思路。  相似文献   

8.
2009年以来.贵州省德江县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制定《德江县促进返乡农民工及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2009年1—10月累计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467.4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73人,占任务的104.9%;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19人.  相似文献   

9.
2007年2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首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该草案内容涉及促进就业的原则、方针  相似文献   

10.
就业乃民生之本,关系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我国就业形势面临经济转型、青年就业、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叠加现象,形成了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和就业任务的艰巨性,促进就业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当前,国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政策,其中包括实行结构性减税等措施。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好各项税收政策,服务就业创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速度的放缓,中国面临着严峻就业压力,就业创业成为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改善民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景德镇市就业创业情况入手。剖析当前景德镇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就业创业的渠道。为景德镇市就业创业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数字技术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价格合理、高效便捷、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通过促进创新创业水平、提升人力资本、优化资源配置来助力城镇居民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当前,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给就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促进城镇居民就业成为当前社会正面临的重要问题。数字普惠金融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边界,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在普惠金融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提供价格合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同时,数字普惠金融为市场注入了活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对于解就业压力、促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近年来,税务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包括促进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以及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等有利于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在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保障》2009,(12):72-7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金融危机稳定就业局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指导各地结合机构改革大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做好当前局势下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2007年2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首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该草案内容涉及促进就业的原则、方针和机制,建立政策支持体系,规范市场秩序,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等方面.草案的审议,立刻引起举国上下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连接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机会的重要桥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不可回避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而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更是困扰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最大难题之一。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来解决就业问题是不现实的,政府对扩大就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0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通过,表明促进就业已成为政府的法定职责。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具有更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保障》2008,(3):68-69
一、充分认识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重要性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劳动保障领域继《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律,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法律的颁布施行,对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劲  胡航  袁高峰 《税收征纳》2012,(11):37-38
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小企业管理、促进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并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发布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是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尽管各级政府和银行围绕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其合法的劳动权益经常受到侵害。在对毕业生择业、就业过程中劳动权益受侵害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的相关内容提出,应该建立国家、学校与毕业生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合谐的就业体系,以保障毕业生合法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