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Irwin.  C 《资本市场》1999,(2):20-21
<正> 标准普尔在亚洲的信用评级反映了该区域总体金融状况的恶化,换言之,许多亚洲国家的评级在下降。虽然迄今无力偿还债务而违约的个例还不多见,但是很明显,亚洲许多国家的财政体系正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信用评级旨在衡量债务到期时债务人按时按数还款的可能性,债券评级的方法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根据历史统计来看还是十分可靠的。债务评级主要根据借款国家的基本经济因素,财政货币政策而确定;但如果所借债务以外币标注,本国货币与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2010—2014年的企业债和公司债为样本,构建了新的声誉指标,分析了声誉机制和评级机构竞争对债券信用评级质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声誉的评级机构出具的债券信用评级具有较高的评级质量;评级机构竞争加剧了评级虚高,降低了债券信用评级质量;声誉机制能够抑制评级机构竞争导致的评级虚高,提高债券信用评级质量。本文为衡量我国评级机构声誉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辩证地看待评级机构竞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谈志琦 《经济师》2011,(12):81-81
我国知名的资信评价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2010年7月11日发布了对50个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报告,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涉足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资信评级机构,并率先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评定为AA级,并两次降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与国际上许多经济人士的看法一致,大公国际的知名度也随之提高。大公国际在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制度中关于一国的主权信用外币信用级别可能高于高于其本币信用级别,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大公国际在接受铁道部委托对其发行债券进行信用评级时,将铁道部综合信用评级评定为AAA级,超过了大公国际给予中国主权本币信用AA+的信用等级,这一评级结果让人难以接受。希望大公国际在评级实践中,通过反复摸索,形成科学合理的评级理念和方法,评级结果被广泛认可,使中国的评级机构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信用评级是金融行业的"看门人",国家信用评级对于国际投融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在介绍国家信用评级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家信用评级进行比较研究,对世界三大评级机构的发展历史、评级划分、评级方法、评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进行量化评价,得出具有权威性的评级结果。与此同时,认为国家信用评级行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完善评价指标和优化评级方法、降低依赖性、防范"评级失灵"和打破评级垄断、创造中国话语权的角度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玉棉 《经济》2012,(7):50-51
2012年5月22日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宣布将日本本币国债评级从"AA-"下调一档至"A+",日本外币国债从"AA"下调两档至"A+",并将评级展望定为"负面".惠誉表示,到2012年底,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将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39%,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在削减债务方面的财政政策努力不够,日本政府以提高消费税为主的财政重建计划也面临政治上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方法角度出发,分别介绍国外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方法与现状,并与我国银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银行在建立客户评级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对评级指标设置提出完善建议。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建议,为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评级体系的完善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沈刚 《经济》2011,(7):46-48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国家发展战略,信用评级作为其中的核心内容,在揭示信用风险、维护国家金融主权和安全、参与国际金融定价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2010年6月27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多伦多G20峰会上发表题为《同心协力共创未来》的讲话提出:要建立客观、公正、合理、统一的主权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使有关评级结果准确反映一国经济状况和信用级别。目前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从事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私营机构,今年5月27日,大公国际将英国本、外币国家信用等级从AA下调至A+。6月2日,大公国际宣布将日本的本、外币国家信用级别从AA、AA下调至A+、AA。同时,大公国际2011-2012国家信用跟踪评级近日已全面启动,将陆续发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新信用等级。因此《,经济》记者专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建中。  相似文献   

8.
《经济导刊》2003,(2):96-96
评级债务是在资本市场上发行的拥有由一个或多个评级机构对其所作的信用评级的债务。这些机构独立从事信用评估业务。现今最知名的机构是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ddy's Investors Services)和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Poor's)。信用评级是可以选择的,公司必须要求评级机构提供一个发行债务的评级。信用评级给债务证券的持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的新关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反思传统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不足进而探讨如何改进;根据经营环境等发生的变化探讨指标体系的发展与创新;分行业以及是否上市等对指标体系进行分类研究,以求评级结果更加准确;探讨如何构建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尝试建立本国的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我国今后应重点关注如何借鉴国外的信用评级理念,并结合我国实际构建合理的评级指标体系,以及那些对企业信用影响越来越大,而在传统指标体系研究中未引起或未给予足够注意的因素。此外,还应探讨定性和定量指标数据采集计算的可靠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左晓慧 《经济问题》2007,336(8):102-105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方法.主要介绍内部评级法的含义及其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使用要求,重点分析内部评级法的内部评级模型计算出的关键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债券评级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在美国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并在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随着债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债券评级公司也应运而生,目前主要有中诚信国际、穆迪以及标准普尔三家。学者们对债券评级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债券评级的建模,这个方面的研究考察了影响评级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对评级影响的函数形式,应用的方法主要有统计和计量技术;(2)债券评级与债券到期收益率、股票收益率的关系,这些研究主要是通过事件研究法来考察债券评级及其变动对债权人、股东财富的影响。下文…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评级是世界各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与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测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小明 《财经研究》2005,31(5):73-82
文章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评级研究中涉及的各种信用测度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对现有各种评级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等做了必要的比较研究.文章认为目前我国信用风险评级测度方法研究存在模型研究与指标体系研究相脱节的现象,指出信用风险评级研究应该综合考虑风险分析、模型研究、指标体系研究,并给出了建立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信用评级的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然后分别从信用评级稳定性研究与信用预测模型研究两条主线对近些年国外主要信用评级理论进行了概述,通过分析得出对我国信用评级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信用评级的作用信用评级也称资信评级,它是指评级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采用科学的评级方法对影响评级对象的诸多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其信用履约能力及履约意愿进行综合评价,并用简单明了的符号表示评级结果。  相似文献   

16.
建设银行要求除“速贷通”和“低风险业务”外的对公所有客户都必须进行客户评级。评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推翻上调评级问题以及季末突击评级问题。应该通过建立经营条线和风险条线客户评级责任人制度、建立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AB角制度、建立客户评级到期提示制度、建立客户评级提前申报制度、建立客户评级失效与相关员工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等措施来完善“客户评级覆盖率”评级指标。  相似文献   

17.
赊销带来的商业信用违约现象长期影响着中国企业的资金链,导致企业承担居高不下的坏账成本。本文从客户信用评级入手,以P公司商业信用管理为案例,研究信用评级模型的构建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信用评级需要综合考虑客户的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定量因素与定性因素,同时,运用统计方法(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可以有效优化信用评级模型,能改善评级预测准确性,能为评级指标的选取与权重设计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评级转移矩阵是信用风险管理中重要的输入指标,对信用评级转移矩阵的有效预测已成为该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基于Markov过程的信用评级转移矩阵模型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转移矩阵估计方法,在介绍了信用评级转移矩阵建立的基本思想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信用评级转移矩阵的运用,并指出了当前信用评级转移矩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企业所有权属性视角,对中外ESG评级机构的评级分歧特征及形成动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与国外评级机构相比,国内评级机构针对国有企业的评级偏高,而针对非国有企业的评级偏低。这一评级分歧的非对称性主要源于中外ESG评级机构对企业承担的稳定经济、保障就业等“隐性”社会责任以及是否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信息披露的评价存在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外评级机构对我国企业的评级分歧显著抑制了国外投资者对企业的持股比例,且评级分歧的非对称性对国有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加显著。而将“隐性”社会责任显性化并加强企业信息披露能够显著降低中外ESG评级机构对国有企业的评级分歧。文章的研究为中国推进信息披露规则的国际化,构建兼顾国际化与本土特色的ESG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前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对当前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进行研究,希望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