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云 《大经贸》2005,(11):93-93
1996年9月2日,宋宇宏永远记着这个日子。就是那一天,她结识了完美。相遇宋宇宏与完美的相遇之缘,始于其父亲。宋宇宏父亲的老胃病,就像一块巨石,二十多年来,压得她喘不过气。尝试了各种方法,用尽了各种新药,可病情依旧反复。这回父亲的老胃病又犯了,已经有半年了,父亲整个胃粘膜大部分都已脱落,青岛山大医院医生的建议是:切除!就在宋宇宏焦急万分、束手无策之时,她接到了一个给她介绍完美保健食品的电话。当时,宋宇宏内心很是矛盾:“父亲用了那么多的药品都不见  相似文献   

2.
红梅的家     
伦子 《华商》2014,(12):45-46
红梅两岁的时候,一次发高烧,昏迷不醒。父亲连夜抱着她去医院。路上,已经昏迷了一天的她,突然睁开眼睛,清楚地叫了声:“爸爸!” 父亲后来常常和她提到这件事,那些微小的细节,在父亲一次次的重复中,被雕刻成一道风景。每次父亲说完,都会感叹:“你说,你才那么小个儿,还昏迷了那么久,怎么就突然清醒了呢?”这时候,父亲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温柔和怜爱。说得次数多了,她便烦,拿话呛他,父亲毫不在意,只嘿嘿地笑,是快乐和满足。她的骄横和霸道,便在父亲的纵容中拔节生长。  相似文献   

3.
张海涛,2007年7月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和中国几百万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很快便加入了“毕业即失业”的浩荡队伍。2008年五一长假期间,长年驻京联系业务的父亲回家探亲,在爸爸的背包里,小张发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上面写着康泽活性氢水生成器。看到儿子非常好奇,爸爸就告诉他,自己这些年一直在外应酬,身体发福,高血压、高血脂、血黏稠等疾病都找上门了,自从用了下属们给送的这个活水产品后,喝水也能治病,现在高血压、心脏病什么的都好了。几个月不见,小张分明感觉到爸爸比以前更精神了。  相似文献   

4.
生意经     
《饭店世界》2009,(4):27-27
父亲临终前,交代给儿子赵国明一句话:“一定要招待好齐叔。”这句话让赵国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可对自家的生意为什么好这个问题,父亲始终不说。赵国明曾多次问过父亲,父亲只是说,做生意和做人一样,人做好了,生意自然就好。这算什么经验?赵国明觉得父亲在故弄玄虚,一定是怕他知道了,禁不起同行的旁敲侧击,把自家秘密透露出去。他想,等父亲把生意交给他时,自然就会告诉他经营的秘诀了。  相似文献   

5.
张代 《致富天地》2007,(10):10-10
小邓老家在云南省镇雄县,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母亲在农村。他小的时候,由于父亲收入不高,一家4口只能分别蜗居在农村和父亲单位一间很小的居室里。尽管日子过得很苦,父母却把心血全都倾注在了他和弟弟身上。1999年,他考上了一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每年需要几千元开支,而身为家中顶梁柱的父亲又在一年前下了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断箭     
春秋战国时,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擂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佩带身上,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父亲是开拖拉机的,在工地上帮包工头运材料。一天,他上工地运槽钢,一个工人(与我父亲认识但不是装卸工)主动帮忙,站在拖拉机后面指挥我父亲倒车,我父亲倒了一段后,他喊再倒一点。他没有意识到后面已没有退路,我父亲也不知道,刚一倒车就把那个人撞倒在墙上。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事后处理说我父亲要负全责。我想,虽说我父亲的责任很大,但那个人不是装卸工,指挥倒车应该清楚自己所处位置的危险。请问,他一点责任也没有吗?工地包工头是否应该负连带责任?读者陈丽晋陈丽晋同志:您好,鉴于您对该事件的陈述较简…  相似文献   

8.
柳叶 《农机市场》2011,(1):33-35
2010年国内的收获机行情是近几年表现较差的一年,首先是开局就出现了不好的征兆,到4月底,在项目资金迟迟不见拨付的情况下,市场一直不见启动,一些主销网点也鲜有用户去询问,市场笼罩在一片悲观气氛中,到5月初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夏收时补贴资金才陆续下拨,但宝贵的销售时机已经错过。  相似文献   

9.
俞越 《浙商》2011,(10):71-71
和父亲任建华一样,任富佳也是个实千家。在任富佳的眼中,和父亲的关系,除了浓浓的亲情,还有合作伙伴一般的友谊。  相似文献   

10.
做男保姆,我突破了最后的底线1995年的夏天,我从湘西偏僻山区考上了省城长沙的一所大学。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我不敢有片刻的松懈,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就在我一心扑在学习上的同时,我的爱情鸟也飞来了,同班美丽的戴央向我射出了丘比特之箭。然而,正当我和戴央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翱游时,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改变了我的人生。大三那年,为了筹集我的学费,父亲上山抓蛇时被毒蛇咬伤。当我回到家时,父亲已经离我而去。我恨自己是害死父亲的罪魁祸首,长跪在父亲的灵柩前痛哭不已。面对体弱多病的母亲,面对两个弟弟…  相似文献   

11.
《大经贸》2009,(4):92-93
1987年,一位美国的小伙子辞去了在一家咨询公司非常不错的工作后来到位于肯尼亚共和国内罗毕的一个偏僻乡下,那是他父亲的家乡,他的父亲和外公很早以前就全都在战场中牺牲了!  相似文献   

12.
王跃文 《华商》2014,(15):75-75
作为一位瑶族诗人,黄爱平的诗歌里有一种强烈的对瑶族文化血统的追忆,对瑶族文化虚根的抗拒。他的血脉里流淌的是瑶族的血液,瑶族人民苦难深重的历史,注定了他诗歌灵魂的沉重和苍凉。他不断地用诗歌追问、寻觅,试图印证他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血统,执著而又迷惘。他在《父亲回家》‘诗中这样发问:“谁是他的父亲/谁给他讲述已经逝去的秋天/讲述鸟巢与河流/劳动与汗水/谁会告诉他/生活是一件严肃的事?”诗人在急切的追问之下,又说:“父亲……我不认识他/事实上/我也不认识我自己”。诗人对父亲的渴求和追念是那么焦灼迫切,而父亲在他眼里却又那么的模糊。父亲只能在诗人的遥想中出现,作为诗人的自己,却“不知道他的脏脸和烟卷/更不了解/他的酒量和哭泣……”诗中的父亲是一种隐喻,是诗人对瑶族文化身份和文化血统日渐失传的伤痛,是对日渐模糊的瑶族特征的沉重喟叹。父亲是根,根的缺失使得诗人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知变得惶惑而茫然,所以他在诗中说,“事实上/我也不认识我自己。”  相似文献   

13.
南方  马金辉 《商界》2007,(3):92-94
11年,富有的父亲身边情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敏感的儿子为了重新拉回父亲,也和父亲的情人们争了11年。到最后,彻底绝望的他竟然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唤回那早已失落的父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画家林蔚     
《上海商业》2011,(3):67-67,69,79
林蔚,祖籍福建,出生书画世家。父亲林松涛在国画和书法方面均颇有建树,自幼深受父亲影响,耳濡目染,酷爱画画。  相似文献   

15.
何琳 《销售与管理》2007,(5):I0004-I0005
2001年,是张传怀人生的低谷。他与结婚多年的妻子离婚了,突然间,家没了,血压升高了,心和胃也犯病了。张传怀的父亲是位退休老中医,为了让儿子调节好心情和调理好身体,便带着张传怀到大别山腹地(瞿山白马尖)的表叔家里小住。在大山里的那段日子,父亲每天总是很早就起床,上山采摘许多花草,回来给儿子泡茶、炖汤喝。花草茶与药膳汤替代了张传怀之前离不开的咖啡,在父亲每天;中泡的花草茶与熬炖的药膳汤的滋养下,他的身体与心情慢慢地好转。  相似文献   

16.
父亲才六十五岁,刚刚到了该享福的年龄,好日子也刚刚开始,然而无情的病魔——肺癌夺走了父亲原本旺盛的生命,吴庆华无奈的痛苦着、恨着,他痛苦自己有多少钱也换回不了父亲的生命,他恨害死他父亲的罪魁祸首——香烟;他更无奈自己无法改变香烟的寿命比父亲的寿命还长,直到有一天……  相似文献   

17.
刘恒涛 《创业家》2009,(9):115-117
他说忘掉那30年,他现在不过43岁,他可以四处筹钱再次出发,他也可以玩得很刺激"他一直不看好我的项目,一直不屑一顾。"这哪里像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评价,不过他神态平和,丝毫不见恼怒,"我看得很明白,你看APP(金光集团)在中国也有很多桉树林嘛。"随后他解释说,"他(儿子)还是缺乏点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长湖镇祖莫村委会窝子山村民小组,坐落于一片浓绿的树林间。村头地边,错落分布着松树、栎树、核桃树以及各种杂木和灌木,许多成年老树还被挂上印有编号的“古树名木保护牌”。由于树多林密,农舍和村民掩映其间,往往“门天不见人,晚上不见灯”。目前,这里已经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确权发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养鸡     
养鸡修远右手/图儿子对于父亲的做法很不理解,搬到城里,偏偏还要在阳台上养一只鸡。而且奇怪的是,儿子发现父亲为了养鸡,每天都要到街头巷尾寻一些泡沫块回来,并把它们洗得干干净净。父亲喂鸡,总是扔一块干净的泡沫在地上,然后看鸡啄着它翻滚,这时父亲就像忘了周...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农闲的时候,被亲戚们拉拢着做些买卖,谁知父亲这一做就做上了瘾,五六年了从没间断过。父亲的生意不大,只是贩卖一些农家常用的东西,也没有门脸儿.远集便去,平时就在家里。虽然赚钱不多,父亲却忙得津津有味,很多人都熟悉他。父亲中等个头,一张报@的脸,人们还跟他开玩笑说是“用应过度”。其实父亲是有因病病,尤其是一到三天,农活一忙,痛得就更厉害T。我不忍看他东问西跑的,便骑古自行车带力那个沉甸甸的大包管他去赶集。这天,我早早地到了某场,紧挨着一位卖莱籽的大爷上了摊。十点多钟,是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