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迫在眉睫,任重道远,要聚焦统筹"四大关系",即:正确理解粮食部门、企业、行业、产业的概念与关系,准确把握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思路和要求;正确理解粮食产业主体、基础与创新粮食产业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载体;正确理解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与粮食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关系,找准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启动点;正确理解高端规划、顶层设计、总体部署与分类突破、精准施策、整体推进的关系,准确把握因地因企制宜、分级分区指导、整体协作联动、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十一五"以来,江苏省高度重视粮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全省粮食仓储物流格局已现雏形。日前,该省粮食局召开全省粮食产业发展观摩会,研究部署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科学发展的措施,提出布局向"四沿"集聚、产业向园区集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新发展的方略。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农业及粮食科技发展规划(2009-2020年)》和《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国粮展〔2011〕224号)的任务要求,制定本粮食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温州市粮食局着力建设"六大粮仓",为温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粮食安全保障。一是做好订单粮食工作,建立"本地粮仓"稳定本地粮源,充实粮食储备,是应对粮食市场波动、增强  相似文献   

5.
<正>"十三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粮食行业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粮食经济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必须正确认识新常态下粮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粮食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粮食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新挑战,  相似文献   

6.
<正>河北省石家庄市作为"华北粮仓",围绕"转型升级,跨跃发展,大力提升粮食行业发展水平"这个主题,确立了"以做大做强粮食产业为主要目标,以粮为主、多元化经营,从调整结构中优化资源配置、从转型升级中提升经济效益、从转变职能中促进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决定在今后几年着力抓好"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经济》2016,(2):17-18
<正>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分析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粮食行业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粮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鹤壁市是全国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近年来,鹤壁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的重大机遇,坚持把粮食高产创建作为发展现代粮食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创建规模不断扩大,高产纪录连续刷新,累计创19项全国高产记录。在高产创建的带动下,2012年全市粮食单产458.1公斤、总产116.31万吨,全市粮食实现了连续9年增产、连续8年创历史新高。发展历程鹤壁粮食高产创建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的思路,坚持"行政推动,专家指导,统一服务,农户实施"的原则,先后经历了"小面积攻关、核心区示范、大面积推广、整建制推进"4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在农业产业全新发展环境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了农业科研力量与先进技术、绿色粮食生产和营销的全面融合,为绿色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基于此,本文以"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绿色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绿色粮食产业发展的意义,并从完善产业理念、延伸产业链条、创新产销模式等角度,探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绿色粮食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国内粮食生产和流通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迅速发展。为适应粮食生产流通形势变化,"粮食银行"应运而生,特别是在东北和华北等粮食主产区,发展速度较快,前景广阔。"粮食银行"作为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国粮展〔2011〕224号)和《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改产业〔2011〕3229号)的要求,为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完善现代粮油加工体系,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实现粮油加工业健康协调发展,充分发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并融入各行各业,为粮食行业实现信息快速互通和传递,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效途径,已经并将继续对粮食行业发展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因此,粮食行业要在创新上下功夫,用好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重大机遇,不失时机地推动"互联网+粮食"的"三个创新"。一、以"互联网+粮食"创新"智能粮库"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推动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江苏省粮食局自2010-2012年在全省范围实施"粮食流通产业升级五个一工程",即全省13个省辖市三年内都要实现以下目标:新培育一个县级国有粮食企业做大做强的典型;引进一个大型粮油企业并与之成为合作伙伴;按规划建成或完善一个现代化粮食产业(物流)园区;培育扶持一个省级粮油科技研发中心;新增一个省级以上粮油产品名牌。江苏省粮食局不断加大"五个一工程"的组织推进力度,近年来先后召开了全省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会、全省"数字粮食"工程建设动员会和推进会、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发展现场会、全省粮食行业人才工作座谈会等,在全省粮食行业掀起一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热潮,各地你追我赶,高潮迭起,均圆满完成"五个一工程"既定目标。2012年10月11-12日,江苏省粮食局在盐城召开了全省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五个一工程"总结暨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双百工程"动员会议,总结交流"五个一工程"实施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以来,安徽省粮食系统把大力推进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工程建设,作为粮食行业服务民生、倾情三农的具体体现,"两项工程"建设开局良好,为惠及城乡百姓民生,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发展作出了粮食系统应有的贡献。一、"两项工程"开启了产业转型发展新途径安徽省粮食局把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工程作为拓展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主抓手,开启了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模式。1.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安徽省  相似文献   

15.
佳木斯分行积极探索市场化粮油业务发展新模式,投放了全省首笔粮食经纪人"供应链贷""保值贷""县级信用保证基金贷款"和全国首笔"粮食交易中心仓单质押贷款"。农发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分行新一届党委始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理念,积极探索市场化粮油业务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大国泰国享有"东南亚粮仓"的美誉,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全国70%左右的人口从事农业,是亚洲唯一的粮食净出口国和世界上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近年来,尽管泰国政局变更,但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创收、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并下大力气狠抓这些"三农问题"。不同党派和势力主导的政府在扶持优质大米种植、实施有机农业发展战略、投放农村基金、发展"一村一品"等重大农业政策方面大致保  相似文献   

17.
<正>"粮食银行"是太仓市粮食部门为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以现代银行理论为依托,以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为载体,以千家万户农民生产的粮食为基础,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宗旨成立起来的。自2006年底探索并诞生第一家  相似文献   

18.
<正>"粮食银行"是江苏省太仓市粮食部门为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以现代银行理论为依托,以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为载体,以千家万户农民生产的粮食为基础,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宗旨成立起来的。自2006年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银行"是市场经济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将"储粮于户"变为"储粮于库",促进农民增收,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粮食来源并提高了粮食流通效率,同时加快了粮食产业化发展。"粮食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粮食流通模式,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作模式,但同时"粮食银行"也面临比传统粮食代储企业更多的风险。本文主要针对"粮食银行"存在的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及经营风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控策略。一是健全创新"粮食银行"盈利模式、完善延伸产业链条,以确保可持续经营;二是运用期权、期货、保险等金融工具来削弱市场风险;三是通过政府监管、出台法律、行业自律来降低法律风险;四是制定"粮食银行"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粮食备付粮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资本充足率最低限额制度来缩小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大变局切入,着眼相互交织、融合交汇的"两个大局",全面深入地阐述了高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深远战略意义,强调在新发展观引领下、我国必须统筹谋划保障粮食安全新方略。论文着重阐明,在坚持我国制度体系及弘扬其优势的保障下,必须采取九大方略:加强道路自信,牢牢掌握粮食主动权;应对百年未有大变局,构建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建立国内粮食产需基本平衡体系,为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打牢基础;善于把"两手"结合并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培育和扩大国内消费的战略基点,强化农业粮食发展新引擎;发展现代大流通,增强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的活力;守住管好"天下粮仓",进一步加强"定海神针";建立健全粮食物流系统,畅通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大动脉;以科技为武器,筑牢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