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对加快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通过市场价格调节进行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着重抓好企业自主,市场开放,公平竞争,法制规范,社会保障和宏观调控几个环节。同时,要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大力推进市场体系培育和建设,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换。这样,就能从全局上使经济走上持续、高速、协调发展的轨道,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向新水平。  相似文献   

2.
杨满社 《经济师》1993,(12):28-29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企业改革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提出,使企业改革进一步明确了转换机制、走向市场的根本方向。然而,转换机制又受到政府职能转换滞后的制约。尽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已颁布一年,但实际贯彻效果远未尽如人意。本文认为,实现改革操作上的创新是解决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政府职能转换等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一)要研究如何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问题,必须首先正确理解企业经营机制的含义。所谓企业经营机制,是指处于市场经济中企业受市场机制的激励、约束、选择等作用而产生的经营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首要的环节就是“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实践证明:搞活国有企业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成效不是很理想,在公司制改造中有许多难点。根据国情,为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重点应放在转换经营机制、明晰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上规范推进和有序重组,以达到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布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  相似文献   

6.
发展市场经济必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付一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改革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难中之难。经过多年探索,我党已明确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基本方针。但由于受到体制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牵制,客观地说,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还没有迈出最后的门槛。要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解困的目标还必须加把劲。一、什么是改革的初衷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或者说什么才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初衷?这点原本是清楚的,即要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关键是转换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以从根本上解决国有经济活力不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以后,我国国民经济正步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市加大了改革力度,加快了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政府转换职能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建立和培育了各类要素市场,使我市的市场经济在总体上保持了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 (一)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这已成为经济界人士的共识。从世界范围看,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的确很重视宏观调控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并确立了各种模式,如日本有大藏省模式,德国有联邦银行模式,韩国有企划院模式  相似文献   

9.
王洪岐  李明 《经济问题》1993,(10):36-39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最近从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查来看,普遍侧重经营方式改革,而整个企业制度改革相对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与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生产经营自主决策权、追求最大利润目标行为能力、严格约束机制等微观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一、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由承包经营到转换经营机制的转变,在当前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国有企业大面积地出现了经营困境、处境艰难局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活力将不断增强,焕发勃勃生机。但是也应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效益持续降低,连年亏损的困难局面。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存在着明显的亏损,另外三分之一处于潜亏状态,也就是说.只有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真正盈利,国有企业的这种困难局面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系的进程。因此,要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十八年了,在此期间,国民经济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世人有目共睹。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所以,国有企业改革要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  相似文献   

13.
对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再认识王斌成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指出了更为明确的方向和路子。为了不失时机地搞好企业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步...  相似文献   

14.
浅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六工厂刘治国一、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作出后,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在立适应血场经济要求.台权...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煤炭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始终保持了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党的十四大以来,煤炭工业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围绕搞好国有煤炭企业,提出了“走向市场,迎接挑战,实现思想观念、经济机制、发展战略、政府职能四个根本性转变”的思路,确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扭亏增盈为目标”的工作方针,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积极推进经营机制的转换,努力实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的职能作了一些调整,但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对企业干预过多、管得过死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转变职能的任务相当艰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是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管理体制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政府职能必须加快转变,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刘向平 《经济师》1997,(6):55-55
市场经济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刍议●刘向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健是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改革一切不适合企业发展的旧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它首先是以市场为取向配置资源和激励生产活动。无论社会制度性质怎样,市场都是联结生产、...  相似文献   

18.
转换经营机制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宋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党的十四大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可扭转的自然规律。过去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当今要健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如何才能使二者顺利...  相似文献   

19.
积极支持企业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中心环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宏观调控部门,在支持转换经营机制的对象上主要有三类:一是支持在国民经济中起“国家队”作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大踏步、全方位地走向市场;二是支持“三分天下占其二”的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灵活的经营机制;三是支持区街集体企业跳出拾  相似文献   

20.
五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实质上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过程,其中最根本的是要改革国有企业,使其真正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全国的大型、重点和骨干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它们控制着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