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张小红 《发展》2020,(1):77-78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文化传承与理解"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素养之一,也是高中语文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是维系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命脉和基石,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则肩负着母语传承的重任,可见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而阅读教学又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认为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阅读教学课堂内部和课堂外部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4.
姚瑞红 《魅力中国》2010,(31):414-414
人文素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仅包含一个人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感悟能力,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语文,作为母语,其中积淀了民族的睿智、文化和精神。因此,语文教学是培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天然乳汁。为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中国以五千年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中华传统文化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学应该承担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民族振兴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张英英 《魅力中国》2013,(32):127-127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让地域文化走进校园,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国文化辉煌的历史,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在幼师语文教学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语文教学是文化知识的积淀、文化传统的继承、文化精神的培育过程,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创新中职语文教学,充分开掘学科内外资源,让语文教学积极地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能有力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更有利于建立一个开放的语文教学系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李青菊 《魅力中国》2013,(32):270-270
学生语文素养低下是困扰当今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瓶颈。想要打破瓶颈就需要选择有效教学。老师要有先进的理念,明确有效教学的涵义,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优化教学能力.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追求朴朴实实学语文.有创新精神,重新加工教材.不能奉行“拿来主义”,善于设计问题,运用有效提问的方法打造生动、活泼、实用、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9.
刘舒芳 《魅力中国》2009,(24):175-175
语文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资源的开放性,课堂的开放性,学习的开放性,实践的开放性,评价的开放性……强调语文教育要从学科独立性、时空封闭性、内容狭隘性转向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的学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法国老太太种植了一大批葡萄,成熟时,因年迈无力料理,她写了一个告示: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时代的当下,中华传统的书法与中职学生渐行渐远,中职的书法教育遭遇现实的尴尬。本文从语文教学与书法教育的关系及当下中职学校书法教育的现状,探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纳入书法教育的策略,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王辉 《魅力中国》2014,(5):240-240
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也就是提高综合文学素养,所以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就是学好语文了。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教学实际与学生自身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总结,让学生纷纷参与语文学习,提高其文学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翠萍 《魅力中国》2010,(7X):319-319
课外阅读是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丰富、积累小学语文知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途径。小学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课外阅读,只凭啃课本上的材料是很难提高阅读水平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填充。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理念,不仅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应当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理  相似文献   

13.
谢海英 《魅力中国》2010,(31):307-307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首条基本理念。由此在语文教学中,特别强调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而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沃土。为什么这样讲呢?学生通过学习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一直是小学语文学术界反思的焦点。怎样把小学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呢?我认为,当前最主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使语文课程拥有一个绿色的课堂,一个温情的课堂,努力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生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尹渊渊 《魅力中国》2010,(33):346-346
“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本”。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魏银萍 《魅力中国》2011,(18):315-315
语文教师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修成文化素养高深的大成者,才能造就学识宽厚的大智者,才能带领学生从语文学习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才能从平庸走向杰出。  相似文献   

17.
王栋生 《中国报道》2009,(9):111-111
对中学语文教科书收入的鲁迅作品及相关教学情况,近10年来陆续有过一些争议,在学术研究和教学层面,这是正常现象。一篇作品能否进入母语教材,取决于它的语文学习价值。一般而言,经典作品代表了一个民族在某个历史时期人文和语文的最高成就,这些经典也一定是民族语文最宝贵的资源。从这个意义而言,我国21世纪的语文教育仍然离不开鲁迅。  相似文献   

18.
刘春生 《魅力中国》2013,(25):201-201
语文个性化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使语文素养与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和谐发展,形成优良个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时已有的个性化教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出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维斌 《魅力中国》2010,(34):324-324
杨绛先生在谈到汉字文化时说:“中国文化不比任何西方文化差。……我十分爱我们的文字,几千年中国的统一靠的就是汉字。”①作为名扬中外的大学者,杨绛先生此番话代表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作为中华族的一份子,首先要爱的便是我们的语言。而让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都爱自己的母语,都懂得欣赏母语的责任则实实在地落到语文教学的头上。  相似文献   

20.
李永清 《魅力中国》2014,(17):181-18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说明,在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阶段,如何指导好学生的作文,关系到学生的整个语文素养,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