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文  杨玲  朱圆  杨云 《黑河学刊》2013,(4):69-7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出现了更多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引发了农村空心化现象。农村空心化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严重影响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给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要面对困境与挑战,积极探索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医学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医学事业继承者和接班人,承担传承医学文明、先进医学文化和医学专业知识技术的场所,结合医学院校的专业特色开展医学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不仅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也是有效提升医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医德医风与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复杂性,政府的认识和组织的不足,理论研究的缺乏,传统文化的制约及西方思潮的影响,国内外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讨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处困境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并非是一帆风顺,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问题,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加以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才能稳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伴随时代的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诸多时代困境,如何化解矛盾,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需要坚持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6.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集山区、民族、贫困、跨境为一体的特殊区域。由于受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该区域农村存在经济教育发展落后;农民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淡薄的困境。因此,农民仍然是马克思理论普及对象的焦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着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马克思理论的自我亲和力是解决这些困难,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推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遇到了新的现实困境。主要原因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马克思主义诉求与理论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理论阐释的通俗化要求与理论形态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群众日益提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与部分基层干部马克思主义的低水平的矛盾;马克思主义指导不足与实践对理论的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理论受众的复杂性与传播工作相对滞后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新媒体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要发挥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作用;大力培养复合型传播人才;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能力;完善新媒体法律法规体系,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次被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在于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工作指导思想的拥护,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对解决当代国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信仰缺失的问题也有着必要性与紧迫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内化到民众的精神生命中,成为民众自身的内在原则。  相似文献   

10.
金鑫铭 《西部大开发》2011,(5):21-21,2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本质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的人民性,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理性的本质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性、科学性、整体性。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马克思主义学理性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学理性的发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作为对传统媒体的继承与超越,新媒体传播呈现出诸多后现代主义特征。新媒体自媒体化、去中心化和对主体间性的强调使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困境。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应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利用好新媒体个性化、亲民化、互动性强等特点,在不断更新的文化潮流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12.
作为对传统媒体的继承与超越,新媒体传播呈现出诸多“后现代主义”特征。新媒体“自媒体化”、“去中心化”和对“主体问性”的强调使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困境。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应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利用好新媒体个性化、亲民化、互动性强等特点,在不断更新的文化潮流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电话等高科技相继出现,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传播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广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过程,随着新的传播工具的出现,比如互联网、新闻的出现,给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4.
当今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包括理论和现实的脱节与理论感召力的减弱、 主体意识的淡薄与行为的失范、 宣传渠道和中介的落后等.基础此,教育部倡导高校加强政治理论社团建设,不少高校已做出有益尝试并取得较好效果.理论社团在以人为本、 话语转换、 植根实践、 目标认同、 机制灵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生机和活力,不失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的有效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框架内,以传播学为视角,从三个方面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大众化,即传播内容的创新性和时代性、传播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传播机制的制度性和长效性.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大众化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6.
杨钰 《魅力中国》2013,(28):20-21
随着党十八的召开,期阀已经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现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重要性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规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备方面工作当中。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现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因为只有广大人民群众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一个广泛的认识。才能使人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含义以及相关内容.在理解掌握马克思理论思想的同时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力量.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指导思想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有一个广泛的认知。同时应谈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做好估量。众所周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合理阐释是在进行大众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传播的时候,应该对其相关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进行具体的宣传,在传播过程中,让理论结合实践、创新结合发展.并要将大众化的指导思想与民族时代特色相结合起来共同完成相关机制的简历工作,之后在此过程中培养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达到大众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要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明确的,只有认识到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才能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各项工作之中去。本文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对其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进行了全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网络传媒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阐述了网络传媒应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提出运用网络传媒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建议:完善网络媒体传播体系;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传播队伍;借助网络传媒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本土化。马克思主义只有本土化才能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摸清中国社会发展的脉搏,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为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良好的社会大氛围;才能够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易于被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20.
运用实验技术来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是一个比较新的考察视角,课题组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以课堂实验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研究,总结出采用实验法方法的一些积极效果:学生覆盖面广、操作成本低、师生互动强、实验环境安全等. 为了有效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开展课堂实验应遵循针对性、简短性、主体性和互动性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