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共有126处运用了文明或者文化的概念,这些概念形成了二人对于文化的观点和看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文化观的形成过程、重要内容及当代价值,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提供指导、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文化的独特理解,是从意识形态角度对文化进行界定,在多重意义上使用文化概念,在唯物史观的框架里考察文化现象。马克思文化观坚持大众化、开放融合,具有先进取向和很强的现实价值。对提升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四条路径,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科技文化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历史性问题,并认为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就是关于人的文化活动,其最终目的也是实现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的发展更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指导,因此马克思的科技文化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大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综观马克思的《资本论》,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在这本不朽名著中,马克思一共提到了世界各国的680多个人物,但是其中只有一位是中国人,他的名字叫王茂荫。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市场机钢理论的论述,主要包括价格形成和变化机制、供求平衡和变动机制、竞争和风险机制、利润分配和调节机制等问题,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都对这些问题做出了深刻、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意识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其理论的形成过程体现在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代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思想是马克思异化思想发展两个不同的代表阶段,它们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种差别与联系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关于异化理论的思想观点的转换,同时也体现了其研究异化问题方法论的根本转换。这不仅为人们全面、深入、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人们研究具体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是在吸收前人成果主要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异化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异化思想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认为作为主体的既不是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也不是费尔巴哈主张的自然人,而是具体的人,即在生产领域中结合成一定生产关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并且认为异化的本质乃是劳动的异化。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奠基人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了。马克思呕尽了毕生的心血写作《资本论》,直到他的生命最后一刻——1883年3月14日。对马克思留下的理论巨著《资本论》,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与阐述,特别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以来,陆续地发表了马克思一系列经济手稿后,研究的任务更为艰巨和重要了。《资本论》方法的探讨是有待于加强的一个方面。本文试图就《资本论》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中的利率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在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今天,坚持马克思的利率理论为指导,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马克思的利率理论,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并运用马克思利率理论对这一进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要阐述了《资本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贡献,探讨了《资本论》中人力资本思想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点启示:正确认识人力资本的依附特征,避免人力资本闲置与浪费;正确认识人力资本的投资特征,重视发展性人力资本投资;正确认识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建立人力资本报酬机制。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以“资本”为中心来构建和展开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按照资本的运动规律和过程把自己的理论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主要论述了资本生产的前提、资本生产与再生产问题;二是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论述了资本的循环、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三是资本生产的总过程,在资本生产和流通的基础上,主要论述各种类型的资本对剩余劳动的占有和支配。在这三大部分中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的资本营运理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关于《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篇第十五章的内容,在一般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和《资本论》的讲授中,谈到资本周转对资本量的影响问题时,除了分别介绍一下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以外,至于综合性的考察,即把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结合起来,从二者之间的对比关系变化中考察它们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问题,往往是略而不谈的。 相似文献
14.
生计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无论是落后的远古时代,还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生计问题是人类的首要问题。传统经济学重视物质财富的创造,忽视人类的生计。《资本论》从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的角度去认识经济活动,把经济活动置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来考察。《资本论》关于人类生计的思想为我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困境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指出,经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始人始终关注的历史话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述了丰富而深刻的经济发展思想,认为经济发展具有历史过程性,经济应按比例发展,经济发展应注重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具有价值目的性。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以其透彻的辩证性和鲜明的前瞻性实现了经济发展思想的历史革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对促进当今中国又好又快的发展仍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了"现实的个人"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此研究能更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是"现实的个人",相对于"抽象的个人"而言。它与"实践""、物质"、"感性"等范畴联系,不是在抽象的层面研究人自身,也不是以各种抽象的、先验的人性来规定人的本质,而是在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及其历史文化条件中去研究人的现实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思想在当代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私有财产”概念是贯穿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根红线,通过对“私有财产”概念的分析,不仅有助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而且有助于理解1844年以后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并通过对私有财产本质的批判来论证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高校里担任《资本论》课程教学的时间并不长,亦可以说是一个新手。怎样来上好这门课程,从接受教学任务起就一直是个在脑海里不断地考虑着的问题。而当阶段性教学任务完成以后,再回过头来进行总结时,自己觉得确实有一些较值得探究的方面。现在作为体会谈出来,可供大家参考。首先,本课程是在经济类本科中开设的,你将提供给学生的是什么东西呢?学生们以前都学习过那门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因此多多少少是知道本课程的大致情况的。假如以前学的内容算作初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