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长期困扰我国"三农"问题的总方案,那么振兴后的乡村应该没有了"三农"问题。文章以此为思路,结合国家的战略规划和当下乡村存在的问题,为农村向乡村、农业向乡业、农民向乡民的转化提供了一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思考路径。乡村重在空间布局,乡业重在粮食安全和产业融合,乡民重在通过土地载体在城乡间互动。  相似文献   

2.
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决定性的因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培育新型农民的职业自豪感,提高他们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引领作用;完善新型农民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动态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培育体系,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培育更多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够顺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全面升级,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开拓投融资渠道,使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文章通过对贵州省G县农商银行"黔农村村通"现状进行调查,对适应农村所需、农民所求,为农商银行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究,并提出党建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迈出新步伐,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模式不断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理好党和农民的关系.当前我国不少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民之间利益关系不紧密,不利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村社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不仅是农村...  相似文献   

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立足于国情民情,顺应广大农民的新企盼,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的新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面临的主要法治问题为:农民法治观念较为淡薄,涉农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农村基层法治人才队伍力量薄弱。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营造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法律氛围;坚持立法先行,形成完备的"三农"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机构建设,夯实依法振兴乡村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历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该战略是乡村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其最终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与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保证农村经济稳定增收,使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为了达成这一愿想须从多方面着手努力,从唯物主义角度看,物质决定意识,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起关键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将直接决定乡村振兴程度。基于此背景,文章对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赵佳璐 《发展》2022,(2):76-78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意义 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探索永不止步,农业文明也历久弥新,进入新时代,乡村农业的支柱作用越发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其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是"人才",即所谓"人才振兴,乡村振兴".而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人才振兴"的主体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相似文献   

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凸显了"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而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三农"问题,我们必须实施相应的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慎重选择实施路径,踏准"农民主体、人才培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四大路径,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旅游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和手段之一,有助于推进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善农民的生活。基于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乡村旅游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促进了不平衡不充分领域的发展。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地居民获得感提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加强乡村文明建设,是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广大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必经之路。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必须抓住乡村文明之魂,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培育农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方面下功夫,进而引导广大农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要针对乡村部分群众文化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青海作为农业生产的代表,其自身的生态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占有较大比重。本文将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农业生产布局中青海生态产业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战役,然而,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面临传承主体缺位、传承载体衰落、价值认同危机等现实困境,逐渐成为掣肘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正处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期,打破乡村文化发展壁垒,就要从现存问题出发,增强农民振兴乡村文化的主体意识;把握乡村文化特质,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重塑农民价值观念,培育农民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提高乡村经济效益,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村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然而如何实施这一战略,确保农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条件有效提高,同时缩小我国城乡差距,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文章针对当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融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推动城乡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笔者以家乡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吉龙乡凹背各村为例,探索乡村振兴现状、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战场之一,大足区制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确定到2020年,大足区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上下五千年,老家观音岩!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重庆市大足区鑫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培育农村社会组织,既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更是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加快推进实现"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乡村振兴需要农民,更需要将农民组织起来。农村社会组织应该具有代表农民参与公共事务协商,提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以及教育培训和引导农民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那么,乡村振兴该如何理解,又该怎么干呢?渝北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实施农旅融合,深入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三项改革(即"三变"),戮力推动"三环十景"建设,大力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即"三增"),让全区乡村旅游休闲有玩头、文化有说头、产业有奔头、发展有势头、农民增收有靠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大部署.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业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应密切关注实践中面临的短板,积极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创新方式方法,才能将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才能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20.
张龙 《发展》2021,(5):24-25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高台县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