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习近平的十九大报告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文化语言学中的"指示原则"分析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身份建构。研究发现,习近平通过身份标识、隐含预设、评价话语和经典话语的策略建构了一个亲民、务实、进取、有强烈责任感同时也有威信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形象,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掌握了话语权,获得了集体认同,同时在国家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不变宗旨。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积极带领中国人民反对强权和压迫,在谋求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事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探索为人民服务的新视野、新内涵和新方法:在视野上,立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视野践行为人民服务;在内涵上,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群众需求变化践行为人民服务;在方法上,着眼新生事物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形式践行为人民服务。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具有重要启示:即坚持将自身建设与服务群众相统一,坚持从时代发展大局出发把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坚持从实际出发服务好人民群众,坚持用发展的手段来改善民生,坚持用制度来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3.
“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固本强基的伟大的战略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特点、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①党成立90多年来,围绕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代主题,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开展了大规模的、持久的、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仅提高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自觉性,而且激发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历史雄辩地证明,搞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及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走过六十年历程后,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信息化、全球化和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对此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以实践性为理念,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力。首先要实事求是,关注国情;其次要以人为本,团结人民,凝聚力量;最后在舆论宣传方面要疏导互动,形成稳定的社会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的继承,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与时俱进的发展。群众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新时期的群众在质的规定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作为执政党,时代的变化要求我们应以新的眼光看待群众,解决群众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理论赢得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基于中国革命和战争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启蒙群众与为人民而奋斗相结合、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相结合、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宣传的虚伪性以及争取敌军弃暗投明相结合等方法,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走过六十年历程后,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信息化、全球化和市场化带采的挑战.对此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以实践性为理念,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力.首先要"实事求是",关注国情;其次要"以人为本",团结人民,凝聚力量;最后在舆论宣传方面要疏导互动,形成稳定的社会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真正地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史方位转变,意识形态中"和谐"的思维元素在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比较中凸显出来,成为党建科学化过程中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题。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意识形态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我们建设新时期意识形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构建是在探索、实践、扬弃过程中形成的,这一过程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全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文化的基本品格。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构建历史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选择与认同、确立与强化、发展与创新、回归与拓展。考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构建历史对新时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伴随社会转型不断加速,各种社会问题的涌现将意识形态的安全推入学术研究的焦点之中。找出意识形态安全的存在特征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人民群众的认同、自身合法性的获得是意识形态处于安全状态的显著表征,由此体现出将维护人民利益作为重要手段来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间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文化,承载着族群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沉淀民间大众的集体记忆、文化认同与民间智慧。然而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的民间文化面临着生存困境,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形成民间文化保护的制度体系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张璐  李晓蓝 《特区经济》2022,(10):11-14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经验总结,是对群众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经过革命、建设、改革三个时期,在新的历史阶段,“江山与人民”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和总体布局始终,且对于新时代如何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党的性质宗旨以及深化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三大规律具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80年的历史中,始终把民族解放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己任,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是对巴黎公社的公仆原则的继续、丰富和发展。多年的历程中,充分认识到这一原则的重要性,为人民服务是其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60多年前的中共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产生了巨大指导作用,其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科学界定了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政绩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利益的工作成绩。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发展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将积极推进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各级政府为了更好地率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在认真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即如何为人民群众办更多的实事,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使政府真正树立求真务实的崭新形象。在这方面,山东省的一些市县政府推出了一个伟大的创举,他们响亮地提出,为社会、为人民提供承诺服务。何谓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发展的本质、目的、规律进行的全面概括,是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现代模式,具有鲜明的现代特色和全新的时代内涵。它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思维、科学的认知方式,而且还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模式,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观的创新。“以人为本”价值思维的提出,现代科学认识方式的运用,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确立,为新世纪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明 《魅力中国》2010,(31):226-227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主要是在社会现象与社会心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革命阶级的意识形三个层次上使用的;意识形态具有反应性、阶级性、虚假性,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虚假性是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马克思抓住这点加深了对意识形态批判力度,为我们研究意识形态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9.
宋娜娜 《黑河学刊》2012,(1):120-121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推崇的,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的认同,也加深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已在当代大学生中形成共识。当代大学生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待人,看待事物,崇尚个人奋斗,个人对社会发展的贡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它是吸取前人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要发展,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党的优良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和性质。在百年作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因时因势,把人民性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各时期的作风建设中,形成了鲜明政治态度和立场;并通过持续强化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主动回应群众期待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群众推动作用等坚定走好群众路线,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方法遵循;同时,坚持人民利益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首要价值追求,全心为人民谋求利益,全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捍卫人民利益,忠实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从而不断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得到的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凝聚起了推动历史发展的磅礴力量,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胜利的核心密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