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影与小说虽然有着相同的叙事理论背景,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在对小说的再创作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在人物的塑造等方面都会有所变化。摒弃传统电影改编理论中对电影是否忠实于原著的探究,以电影《归来》和小说《陆犯焉识》为例,从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叙述方式三个不同角度,浅析电影对小说的再创作,探索电影与小说的碰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叙述视角的巧妙运用是展现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重要手段之一,叙述视角运用的得当影响到作品是否能够无限的接近于现实本身,是否能够让读者感同身受.电影《黄金时代》中叙述视角的转换十分巧妙,而且能从许许多多不同的眼中还原萧红、萧军、丁玲等众多作家的真实形象,让观众对他们的人物形象、品质等有了更深刻的见解,通过对电影《黄金时代》中的叙述视角的研究发现,这部电影的叙事采用多角度,多角度叙事,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能从不同人眼中看待同一个问题,从而无限接近真相.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解读著名电影导演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剖析了他的导演艺术。认为电影《中国合伙人》的导演艺术主要体现在:一是与梦想同步的叙事结构;二是感同身受的记忆符号;三是举重若轻的青春困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解读著名电影导演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剖析了他的导演艺术.认为电影《中国合伙人》的导演艺术主要体现在:一是与梦想同步的叙事结构;二是感同身受的记忆符号;三是举重若轻的青春困惑.  相似文献   

5.
余华的小说《活着》因其"死亡寓言"般的魔力而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又因著名导演张艺谋把它搬上银幕取得了很大成功而愈发声名远播.但电影与小说相比,由于电影中叙述方式的转换、有庆之死的改变、死亡人数的减少和皮影戏的加入,使得其审美意蕴大打折扣,不如原作那么具有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李红梅  张丽云 《理论观察》2014,(12):112-114
不可靠叙述是现代小说的重要的叙事策略,对塑造人物性格和深化作品主题具有着重要作用。《红楼梦》中大量运用不可靠叙述,主要体现在叙述者的不可靠叙述和人物的不可靠叙述两方面,对其英译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超越传统翻译理论的局限性,从叙事学的视角探讨《红楼梦》的翻译问题,为"《红楼》译学"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小说和电影作为不同的叙事模式,在构建人物形象上有着不同的方式。本文对小说《人生》和电影《人生》中不同视角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归纳、比较,从中梳理出应如何将语言艺术和视听艺术更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20世纪90年代香港"新武侠电影"的主将,徐克始终坚守"作家电影"创作理念,始终坚持对电影的全方位控制,这在其早期电影《蝶变》中便初现端倪。然而,当年的影坛新秀今已白发老矣,而当年的连集续拍的武侠梦还在,于是就有了这每年一部,连拍10年的侠影承诺。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作为"狄仁杰"系列电影的第二部,讲述了青年狄仁杰初入(神都)洛阳侦破唐朝水师遇险案,缉拿幕后真凶扶桑国复仇者的故事。与第一部的宏大历史(天后登基)背景下的凝重叙事相比,《神都龙王》则更具  相似文献   

9.
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的短片小说《色戒》,上映之后引起各方面的反响,褒贬不一。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从表现手法和叙事结构上必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福克纳独具一格的叙事风格引起世界各国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惊叹与关注.其主要作品之一《我弥留之际》内心独白、多叙事者多角度叙述方法展开情节、刻划人物,用多层次言、重叙事技巧深化主题、传达其对生活的体悟.  相似文献   

11.
陈琳 《西部大开发》2010,(1):143-144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分析艾丽斯·沃克《紫颜色》中匠心独到的女性主义叙事艺术,揭示这一叙述技巧在该小说女性的自我表达和颠覆男权传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唐源 《魅力中国》2014,(18):101-101
关于现代实验电影的概念,即为广义范畴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其具有先锋实验性特质的电影形式;非逻辑、时空的非连贯性(模糊性)、非线性叙事、淡化叙事与冲突(非故事性)、重视觉冲击;通过形状、色彩、节奏等视觉元素的组合,设想建构像音乐艺术一样纯情绪传递的“视觉交响乐”;未来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实验电影.对“机械文明”、“运动”理念的热衷,将胶片上的影像的连续性叙事特质因素剥离,借鉴音乐、绘画、舞蹈表现节奏、运动的形式.去实践电影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维多利亚文学语境下,《呼啸山庄》摒弃了全知单一的叙事视角,大胆采用多重视角展开叙述。这是小说的哥特式题材、对立与融合的主题使然,同时作家的女性意识驱使其对传统常规叙事进行了大胆反叛。  相似文献   

14.
廖婷 《老区建设》2012,(Z1):44-46
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不仅服务于电影创作的整体要求,同时也有自己独立的艺术规律。电影音乐具有描绘情境与表达意义、推动叙事和突出主题、营造氛围和渲染情感、变换节奏和衔接结构等艺术表现功能。  相似文献   

15.
《左传》 这部被称为"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的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比较成熟的史传.它的"言事相兼"的叙事文体体式,使《左传》 中的人物更加鲜明、 事件更加完整.使用人物对白和叙述者评论性语言展现左传的实录原则和生动性原则,这些干预性评论做到了褒贬事件人物,表明作者的立场,让读者领悟到《左传》 的叙事宗旨和窥见作者灵魂,体现了叙事主体意识的进一步强化和作者对于事件叙述有着强烈的介入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悬崖上》自发表后争议不断,在其不断被重读的过程中,可以窥见小说丰富而独特的社会教育意义与审美价值。《在悬崖上》这一文本包含着潜在主题。小说呈现了"我"的自我意识从萌芽到消弭的过程,体现出"我"的人生悲剧;在叙事层面采用了不可靠叙述策略,暗示了潜在主题的存在:以一个"小我"消弭于"大我"的悲剧主人公形象对压抑人性的社会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17.
廖婷 《老区建设》2012,(2):44-46
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创作苍可或缺的元素,它不仅服务于电影创作的整体要求,同时也有自己独立的艺术规律。电影音乐具有描绘情境与表达意义、推动叙事和突出主题、营造氛围和渲染情感、变换节奏和衔接结构等艺术表现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电影《可可西里》叙事策略,探讨导演陆川对于该片叙事主题的把握、叙事结构的确立、叙事视点的选择及叙事语法方面的独特运用,以此来诠释该片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一电影是人类唯一清楚看到其诞生和发展的艺术门类。1895年12月28日,路易·卢米埃尔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正式放映了《墙》、《婴孩喝汤》、《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和《水浇园丁》等几部世界上最早的电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的电影史家及其工作者们公认为电影时代的开始。屈指可数,明年已是电影的百岁生日。近百年来,电影吸收其他艺术门类之长,在发展和壮大的几度辉煌  相似文献   

20.
吴敏 《重庆与世界》2011,28(3):69-71
"叙事声音"是指在叙事文本中,叙述者以某一视角为基础,选择相应的叙事策略,以传达出某种思想观点。库切早期创作的小说《内陆深处》的叙述声音是由第一人称叙述者玛格达发出的,这"声音"一方面体现了女性身体的在场,而另一方面则表明了女性声音的消抹。以叙事声音的理论为依据,从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出发,探讨女性身体现实和历史中在场与声音的消抹,及日记体小说在哪些方面揭示了女性身体的在场和声音的被"消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