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丝语 《魅力中国》2009,(4):161-161,154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被称为“建安之子”,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慷慨激昂,后期作品虽然大多郁郁不得志,一生都似乎是个悲剧,但是作为诗人,他却极富浪漫主义情怀,他的作品《洛神赋》就是其浪漫主义情怀的代表作,是一部浪漫主义爱情名篇。  相似文献   

2.
刘佳 《魅力中国》2010,(19):163-163
《短歌行》可以说是曹操的代表作.他的作品中多是反映政治家的抱负和热情,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又有他自己的创造。汉乐府诗大多叙事,而曹操常用汉乐府旧题抒写感情和抱负,内容和形式上多有创新,气魄雄伟,情感深沉,于质朴自然中带有慷慨激昂的悲壮情调。建安诗歌是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史上最为光辉夺目的一章.汉末的社会动乱和思想的活跃促使建安诗坛大放异彩。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代表形成了“慷慨任气”的时代风格,也就是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相似文献   

3.
王飞跃 《开放导报》2007,(2):I0010-I0011
翻开2006年12月号《星星》诗刊的增刊,在封三的位置有一位诗人的大幅照片,并配有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柯蓝、内航、朱先树、阿翔等的评语,那就是《星星》诗刊隆重推出的2006“年度诗人”王飞跃。2006年王飞跃以独特的写作手法创作完成的《国粹精点》在第二届文博会上展出后引起诗界关注,《星星》诗刊在9月号、10月号连续两期推出该作品,《诗刊》也早在8月号发表了其中诗作,诗坛泰斗柯蓝称:“《国粹精点》拓展了中国新诗的写作领域,是一部振兴中国诗歌的作品。”该杂志还特设了“年度诗歌视点”栏目,发表了王飞跃的《国粹精点》选辑,其编后语写道:“我们在庞大的诗歌队伍里发现了诗人王飞跃,发现了王飞跃的《国粹精点》,从而更发现了中国诗歌一种新的动向。可以说: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最大的贡献是展出了《国粹精点》。这是诗歌的荣幸,这是深圳的荣幸。王飞跃的这种诗歌新文本已经为我们阐明了诗之所为而不曾为,诗之敢为而未能为。”如此之高的评价确实令人震撼,从而更说明中国新诗90年来终于出现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张娟 《魅力中国》2013,(8):354-354
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洪升的《长生殿》都是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两篇作品由于创作年代的不同、视角的不同,它们的含蕴和兴寄也各自不同。本文拟从选材、主题、艺术处理及结局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山上忆良生于公元7世纪60年代,是日本古代著名的平民诗人。他以批判现实的社会诗久负盛誉。其著名长诗《贫穷问答歌》、《哀世间难住歌》、《沉疴之时作歌》及《老身重病经年辛苦及恩儿等歌》等诗,描绘了下层人民的饥苦,道出了世间的不平,作品感情真挚,触及了比较广泛的社会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现实主义道路。他的光辉诗篇至今仍被日本人民所喜爱。《贫穷问答歌》是山上忆良的代表作之一。它基本上体现了山上忆良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黄体辉 《魅力中国》2014,(17):71-71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眷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相似文献   

7.
鲍溶是中国文学史上声名不显的小诗人,《秋怀五首》是其五言古诗的典型代表,而在同时代的韩愈、孟郊分别作有《秋怀十一首》和《秋怀十五首》,但韩、孟都是备受研究者关注的大诗人,将其与鲍溶这样诗派倾向不明显的小诗人的同题之作共同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挖掘"小诗人"的"大作品"。  相似文献   

8.
艾德里安娜·里奇是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诗人,尤其擅长描写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其作品,特别是诗歌的创作是典型的女权主义作品。她的诗歌《潜入沉船的残骸》是一首关于探寻沉船的叙事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着重描写了“沉船”这一隐喻,在“我”与“非我”之间,以梦想的形态来塑造诗歌。在此诗歌中,开始出现第一人称,女性主体意识开始苏醒,走向自主和独立。本文从“沉船”所表现的隐喻性着手,挖掘了《潜入沉船的残骸》中主体“我”的存在意义,表现出诗人对女性主体存在的探索及作者的思索。  相似文献   

9.
乔治·桑是法国19世纪上半期别具一格的女作家。其代表作之一《康素爱萝》占据其作品的特殊地位,同名女主角康素爱萝是自由和女性个性解放的代言人,开拓了法国女性解放小说的新视野。而一个世纪前的中国,曹雪芹尽其一生心血所著《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笔下以林黛玉为代表的女性人物已具有最初的反封建社会意识。在比较文学的范畴,这两部作品从未被纳入研究范围,其实它们在构思,人物设置,表达思想等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0.
《诗经》和《圣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两部伟大作品,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但它们同样地表达出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生命追求。它们记载着人类在早期经历的情感和生命体验,也是人类最早的两本教科书,对文学的影响之大也是其他书无法相比的。  相似文献   

11.
《大连日报》时评版全国首创诗画时评省新闻名牌专栏"非常诗画"结集成书2014年12月28日下午,由《大连日报》时评版"非常诗画"专栏结集成书的《诗画刺锅子》一书首发式在市新华书店举行,500多位读者聚集在现场,对我国第一本诗画时评专辑的问世表达了浓浓的关注之情。《诗画刺锅子》作者是大连日报社体育部主任、漫画家姜末和东北之窗杂志社主编、诗人张嘉树。他俩诗画合作已有十三年,在报刊网络发表了数千件作品,创出了独特的"刺锅子"文化品牌。《诗画刺锅子》共收入本报全国首创的诗画时评作品202件,由大连出版社出版。在新华书店一上市就受到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12.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的是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的悲剧性命运。本文试图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与其性格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以及哈代的宿命论等方面进行剖析,通过对其悲剧命运的具体分析,使读者能够更理性、系统地赏读这部作品,从而加深作品所表达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乐游原》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他的五绝《乐游原》千百年来传唱人口 ,但对其理解、解释岐义颇多。这首小诗不过是抒写一时、甚至是一刹那间诗人内心的一种独特感受 ,只是后两句运用了倒装句 ,并没有什么更特殊的背景和更深层次的内涵。人们在欣赏古诗时 ,应从作品本身着眼 ,不要把比较简单的内容弄得复杂化了。  相似文献   

14.
边远  毛艳铭 《理论观察》2008,(5):151-152
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在新世纪之初经由个人际遇重写了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并将历史的动因还原为隐秘的个人欲望,延续了格非创作中对欲望一以贯之的关注和探索。在《人面桃花》、《山河入梦》两部作品中,再现了男女革命者因性别的差异,在介入革命之初所表现出的不同动因以及革命过程中的命运殊途。  相似文献   

15.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剧作,与我国汉代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都是享誉世界文苑的奇葩,虽然是不同体裁、不同时期、出自不同作家之手的作品,却都写出了一对纯洁善良的青年男女为爱情而死亡的悲剧,具有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雅 《魅力中国》2014,(11):67-68
阿米里。巴拉卡是当代蔓国著名的非裔诗人,他一生历经了几个重要的创作时期。创作出了许多极富斗争性的诗歌作品,其诗歌体现了一个非裔诗人的社会责任感。诗歌集《有人炸了美国及其他诗敢》是作者最后一个创作时期的经典作品。其中《有人炸了美国》以蔓国9.11事件为背景,意在抨击美国根深蒂目的种族歧视与资本主义制度,表迭了其作为美国公民的政治态度。揭示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怨女》一直以来被看作是《金锁记》的改写,作品中塑造的两位女性形象虽有密切的关系,但却有着各自鲜活的形象。作者运用特有的女性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两位经历相似却又具有不同悲剧命运的“小人物”,七巧与银娣。七巧身上所展示的苍凉已然上升到了一个时代的悲剧,而银娣则揭示出作为一个“普通人”最原始的悲哀。作者借用七巧与银娣的一生揭露了在漫长封建时期作为丈夫附属品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8.
田野 《魅力中国》2014,(2):109-109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代表之作,它凝结了作者刘勰的文学批评思想,这部空前绝后的文学理论巨著,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在中外文艺理论界还有出现一部可以与之媲美的文学作品,它全面的总结了文学原理、问题、创作、批评等问题,其观点论述全面精辟,是文艺批评的权威之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对《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并且,详细的分析了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佛学思想、儒学思想和创作论。  相似文献   

19.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的代表作《当你老了》以朴实的语言,抑扬的韵律,唯美的意境征服了读者的心。《当你老了》这首诗,具有语言的朴素之美、和谐的韵律之美、伤感的意境之美,由此可见其诗歌的艺术魅力。在诗歌的创作中,唯有将真善美与真性情进行充分的表达和渲染其所具备的艺术之美才是不朽的。  相似文献   

20.
《乌鸦》是美国诗人、文论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代表诗作。《乌鸦》以优美的形式、韵律极强的音乐感来表现该诗的主题“美妇人之死”。主题、形式和语言的选择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哲学,而该诗的成功实践也证实了其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