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国有企业改制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提高企业效率和活力的要求。国有企业改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改变企业形态和改变企业股权结构。改变企业形态指企业法律性质的变化,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改变国有企业资本组织关系、治理结构,如将由《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规范的国有企业改变为按《公司法》规范的独资公司;将有限责任公司变为股份公司等。改变企业股权结构即引入新股东或改变企业股权比例,包括出售部分或全部国有股权。股权结构变化的另一含义是可以安排股东权利不尽相同的股东,如黄金股股东、优先股股东等。企业法律性质的变化有时是企业股权变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按股东出资数额的多少可以将股东分为大股东与小股东,他们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共同目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公司表决实行资本多数表决原则,大股东常常代表整个公司行使控制权,小股东几乎没有控制权。这样大股东就会因为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侵犯公司以及小股东的利益,处于弱势地位的小股东面对来自大股东的压迫、排挤、欺诈及不公正歧视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加强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实属当务之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现在,改革到了决定性的攻坚阶段,也就是到了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抓大放小的战略性改组结合起来"的阶段。在改革的这一阶段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需要实行国有资本的重组和结构调整,以突出重点,提高国有资本整体质量,加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现代企业制度将作为企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即通过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对国有企业加以改造,通过吸收非国有股东加入,以影响国有独资的资产管理行为,促成政府职能的转化,实现政资分离,政企分开,使国有资本配置运营转  相似文献   

4.
《华东经济管理》1998,12(3):28-31
上海市放活小企业调查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放小”课题组放活小企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有利于集中资源和管理抓好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加速发展、增强活力,充分发挥其经济主导作用,而且有利于小...  相似文献   

5.
《开放潮》2000,(4)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福建省,高科技产业起步较早,高科技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已成为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高科技企业发展和上市仍存在以下问题: 1、福建省高科技企业的整体规模偏小,股东结构单一,股本规模较小。国有高科技企业一般是国有独资公司,民营的也是比较单一的股东结构,尚未能引入一些规模大的战略合作伙伴,改善股东结构。这导致了高科技企业股本规模比较小,并进一步影响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速度。 2、高科技企业的运作尚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大部分高科技企业为非股份有限公司,尚未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  相似文献   

6.
鉴于小股东的利益在实践中容易受到大股东的侵害,西方各国公司法通过实体法和程序法,都在不断加强对小股东的特殊保护,这已成为现代《公司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我国,对小股东保护不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还处在起步阶段,立法上缺少对小股东保护的具体规定。因此,研究小股东保护的有关法理依据,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实践,寻找适合我国公司制度的小股东保护措施,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上海改革》1997,(2):1
“抓大放小”是中央提出的深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体搞活国有经济的重要战略方针。上海在贯彻这一方针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相对于集中力量抓大来说,教小的步子稍慢了一点,成效的显露也需要有个过程。去年下半年起,本市加大了放活小企业的力度,今年在放活小企业方面将有更大的动作。  相似文献   

8.
鉴于小股东的利益在实践中容易受到大股东的侵害,西方各国《公司法》通过实体法和程序法,都在不断加强对小股东的特殊保护,这已成为现代《公司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我国,对小股东保护不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还处在起步阶段,立法上缺少对小股东保护的具体规定。因此,研究小股东保护的有关法理依据,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实践,寻找适合我国公司制度的小股东保护措施,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律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湖南国有企业遇到的困难,不仅来自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确、政企不分、机制不活等体制上的缺陷,还与整个国有经济的布局有关。在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国有资产净值比重达78.64%,分布在各个行业的340O户企业中,户干净资产IOOS万元,其中27O0多户小企业户平3O0万元。全省国有经济战线过长和国有资产过于分散的局面,已经产生了诸多难题:一是由于整个国有经济“盘子”过大,省里和国家对国企的投入木足,导致国企技术落后,设备和产品老化,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单个企业经济规模小而且分散,特别是在全省举足轻重的机电、钢铁…  相似文献   

10.
国有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经济类型集体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类型私营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公民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个体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力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经济类型联营经济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或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共同投资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的一种经济类型股份制经济全部注册资本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并以股份形式投资开办企业而形成的经济类型外商投资经济指外国投资者根据我国有关涉外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中国境内开办企业…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决议将我国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定位于:“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该目标是将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实力,更好地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作为它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  相似文献   

12.
当前首要的问题是加快改革,第一就是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过去几年中,小的国有企业调整得比较快,但大企业不够快,特别是在最近一两年对于大企业是不是需要进行有进有退的调整,有人还提出了质疑,国务院和中央强调了、重申了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还有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金融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一、英美要约收购制度分析 要约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指收购者以取得一个公司的控制权为目的,根据自己需要购买的最少或最大的股份数量,通过公开的形式,直接向目标公司同一类别股东或全体股东发出,约定一段时间后以一定的价格购买其所持有股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规则是起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基本法理而制定的。目标公司原有大股东与收购者达成股权转让协议后一般会获取较大溢价,此后收购者成为目标公司新大股东,若不允许小股东转让其所持股份,小股东就享受不到转让股份带来的溢价收入,而且,当收购者持有的目标公司股份在全部股份中占有相当比例时,作为控股大股东的收购者可能利用自身在股权比例上的优势,做出有损小股东利益的决策,为维护小股东利益,应当允许小股东以一定的合理价格将股权转让给收购者,要约收购由此而产生。要约收购根据是否属法律义务,可分为自愿要约收购和强制要约收购。  相似文献   

14.
股利政策主要是指目标支付政策决策,也就是确定将多少盈利以现金股利的方式分派给股东,将多少盈利留存在企业中进行再投资。管理当局在确定股利政策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了解股利政策对股东投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某国有银行2007—2009年新创小微型企业的相关信息,对创业股东特征、融资模式与新创小微型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股东的从业经验、净资产规模与新创小微型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供应链融资模式(基于"交易"和基于"债权")比传统融资模式(基于"客户")更能显著提高新创小微型企业绩效;创业股东的控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传统上的担保方式(保证、抵押和质押)并不能改善新创小微型企业的绩效。另外,从企业特征上看,国有背景、采取股份制的新创小微型企业绩效优于非国有背景、非股份制的新创小微型企业,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创业股东的资源禀赋差异;与此同时,新创小微型企业绩效也受到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国有企业改革由资产重组向企业重组进一步深入。此举是国资委实现出资人职能的必然选择,也将从更深层次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出台十项措施促进国企改革重组,并明确到2010年中央企业调整重组至80到100户。根据《指导意见》。推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和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公司外,国有大型企业都要改制成为多元股东的公司。为此,文件提出了鼓励上市、推进五种形式重组、放开中小企业、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等十项措施促进下一步国企改革重组。  相似文献   

18.
公司转投资若干问题再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星 《辽宁经济》2009,(11):68-69
公司转投资是指公司在存续期间通过合法程序向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投资从而成为其他企业投资人的行为。之所以称为“转投资”,这是因为公司本身就是南股东投资构成,公司成立后将股东已投入的资本再以公司自己名义向其他企业投资,对公司的股东而言,显然是一种投资的转移,即“转投资”。转投资具有如下三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国有企业改革由资产重组向企业重组进一步深入。此举是国资委实现出资人职能的必然选择,也将从更深层次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制定和实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和调整方案,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推动工业体制的改革,北京市工业系统将有大举措。据悉,北京市工业在所有制结构上除涉及自然垄断行业、公用设施、基础设施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部门由国有经济控制外,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放开,吸取非国有经济成分进入。在产业结构上将进行调整,冶金、石化等要多元发展,向精品化发展;棉纺、低档建筑和运输机械等行业和产品将被限制,小水泥、小化肥将逐步被淘汰。此外,北京市的工业布局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