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状态经营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目前国际上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有折价出售、不良资产剥离、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资产证券化。积极实施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这种低成本的融资手段,对于加快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链接与融合,拓宽金融调控空间、扩大投资者选择范围、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状态经营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目前国际上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有折价出售、不良资产剥离、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资产证券化。积极实施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这种低成本的融资手段,对于加快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链接与融合,拓宽金融调控空间、扩大投资者选择范围、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状态经营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目前国际上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有:折价出售、不良资产剥离、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资产证券化.积极实施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这种低成本的融资手段,对于加快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链接与融合,拓宽金融调控空间、扩大投资者选择范围、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过一系列的经济改革,经济快速发展。银行的资产量不断增加,贷款规模逐渐扩大,同时不良资产也不断增加。尽管进行了多年的银行业改革,我国银行业仍然受到大量坏账的困扰。所以要正确的认识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银行不良资产带来的问题。本文一方面通过银行自身的原因进行探究,比如管理体制缺陷、员工素质不高、内部制约机制不合理、银行间的无序竞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对银行所处的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比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遗留的历史因素、金融监管乏力、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探究。结合内因和外因,全面分析了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建议,如不良资产证券化、加强政府作用、建设全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等。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银行系统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过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 ,今天 ,不良资产问题也十分紧迫的摆在我国银行业面前。文章从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特征、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基本成因、不良资产重组的地位和作用、不良资产重组的基本对策和难点分析等方面对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重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可以说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历次银行危机、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爆发无一不与银行不良资产相关。随着金融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国际金融领域的创新和深化以及一些国家的转制,全球银行业的危机出现了不同于过去的新特征。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直接损害银行稳健与安全的巨额不良资产,导致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危机,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无论是市场经济成熟国家、新兴工业国还是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国家,都出现了银行业巨大的不良资产导致银行危机的情况,因此化解银行体系的巨额不良资产已成为各国政府、金融监管当局、银行和国际金融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途径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艳 《企业经济》2004,(8):157-158
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困扰各国银行的一个金融难题。本文在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一般模式及当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因素的论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8.
即使中国政府全力以赴解决银行业问题,也不大可能在2006年之前将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降低到15%的水平。2007—2008年左右,将是中国银行业整个不良资产开始全面暴露并趋于峰值的危险和敏感年份。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的金融创新工具。有助于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变现过程。文章论述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分析资产证券化在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燕资产的可行性。剖析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操作环节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青 《审计与理财》2014,(12):28-30
本文一方面通过银行自身的原因进行探究,比如管理体制缺陷、员工素质不高、内部制约机制不合理、银行间的无序竞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对银行所处的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比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遗留的历史因素、金融监管乏力、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探究。结合内因和外因,全面分析了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建议,如不良资产证券化、加强政府作用、建设全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等。  相似文献   

11.
韦春华 《企业经济》2004,(10):139-140
8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自由化浪潮积累了许多问题,而直接损害银行稳健与安全导致银行危机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则是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在我国,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为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巨额不良贷款。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和成因,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对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将产生重大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银行不良资产是社会金融运行深层次矛盾长期积累的产物,其形成的原因既有制度性因素,也有市场性因素;既有历史的积淀和惯性作用,也有现实政策和决策失当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现状的分析,结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3.
邹欣 《物流技术》1998,(3):35-35
1对国内外已有的处理银行不良资产方法的分析银行巨额不良资产不仅是我国目前金融体制改革中面临的棘手问题,世界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也都曾经或正在受其困扰,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处理措施,其中较为典型的有日本、美国等。日本战后由于政府拒付欠军需品生产企业的巨额战...  相似文献   

14.
不良资产证券化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在国外处理不良资产上有广泛的应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也面临着通过证券化来盘活的问题,本文从AMC和银行两个主体设计了发起建立基金、发行可转换债券和促使企业兼并、重组并上市三种解决大量不良资产方案,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杨玥 《商贸与会计》2004,(10):28-30
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困扰各国银行的一个金融难题,国外不少银行因此陷入窘境丛至破产、并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原因,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水平居高,科学地认识这一金融风险并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参照国际大规模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及国际上几种主流模式,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本文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提出以下四种可行的处置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身经营不善,我国银行业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在WTO后过渡期将尽与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双重倒逼下.不论是政府还是银行都加大了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力度。目前.在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中.化解存量似乎成了当务之急.且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财务重组与政策性剥离为主要方式而体现的不良资产率下降为佐证。但从本源分析,存量化解仅为治标,增量防范才是治本。控制数量问题才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精髓.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深化银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不良资产是导致经济和金融危机的重大隐患,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大量积聚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长期的、大幅度的高于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的背景下,深入探讨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生成的体制成因及内部原因,从制度安排上防范和减少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不仅具有现实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余额和比例一直都居高不下,不仅使得我国银行业的系统风险上升,而且可能导致金融和社会经济的不稳定。为了维持金融稳定,中央银行将会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以减少不良资产余额(或者降低不良资产比重)。本文考察了两种不同的中央银行政策目标函数,并得出了截然不同的货币政策后果。通过比较,本文认为旨在减少不良资产比重的货币政策虽然伴有通货膨胀的潜在趋势,但是在长期看来对于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比重和稳定金融却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9.
院文章分析了各项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研究了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益,分析了不良资产处置对上市银行监管、经营及盈利能力有关指标的影响,实证研究了不良资产各项指标对上市银行价值影响,对中外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进行比较,提出了有关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琪 《新远见》2010,(3):90-99
自80年代末,我国的银行业一直为不良资产所困扰,大量的不良资产沉积且还在不断增长,不仅严重威胁银行体系的安全,也给整体经济运行制造了障碍,因此必须尽快寻求解决途径。我国先后采取了各种办法来降低不良资产,主要有国家扶持方式、资产重组方式、打包出售、拍卖、招标等方式、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但这些处置方式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并存着许多不足有待于继续完善。我们现在既要解决过去的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也需要建立各种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来防范出现新的不良资产。在处置过程中,应遵循标本兼治原则、政府主导原则、协调配合原则。对银行不良资产的最终处置,应当从增量、存量两个方面入手,不可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