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解析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以来 ,日本政府对战争责任政策进行了调整、转换和再调整 ,总的趋势是推卸战争责任 ,拒绝反省和认罪 ;日本右翼团体和保守派结成右翼保守势力 ,推动日本政府的战争责任政策向右调整 ;而日本大多数民众对日本侵华战争缺乏认识和反省 ,为日本政府的政策所主导和右翼保守势力的鼓动所左右。于是日本社会出现了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突破《和平宪法》、拒绝对战争受害者赔偿等为侵华战争历史翻案的事态。对此 ,日本左翼进步力量坚决抵制 ,曾经深受日本侵略战争之害的中国政府和民众强烈反对。这些事态和影响 ,汇集成为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这一问题 ,表面看是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在兴风作浪 ,而实质是日本政府的大国战略在发挥主导作用 ,最终解决则取决于日本民众对战争历史认识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作为邻国,有巨大的利益也有深刻的矛盾。近年来,中日两国民众相互好感度低迷。究其原因,中国方面除了日军侵华战争带来的伤害,还因钓鱼岛主权问题,因《美日安保条约》对钓鱼岛的染指和日本对政治大国地位的诉求而对日本心存疑虑。在日本方面,作为高度发达的经济大国,日本迫切希望获得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政治地位,以大国地位参与国际治理。加之近年来经济疲软、国内右翼势力的挑拨和中国国内对日本在华援助的忽视,使日本产生了针对历史问题的"道歉疲劳"。中日两国关系的症结需要新一代中国人用智慧解决,但无论如何无法否认日本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唯有通过沟通谅解中日关系才能继续推进,也唯其如此,中国才能拥有一个更加和平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3.
柴源 《辽宁经济》2007,(9):100-100
中日一衣带水,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数千年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使中日两国形成了无法割断的历史联系。前不久,拜读了中国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关于中日关系的一些思想和见解,耳目一新,收获颇丰。通过重温邓小平的对日外交思想,感受到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在以下五个方面都有真知灼见。在这里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7月中旬,日本媒体报道了一则有趣的新闻,一个名为皮尤研究中心的美国调查机构公布了一项舆论调查,显示韩国人在历史问题上的"仇日情绪"比中国人更浓郁。韩国有98%的人认为"日本的谢罪不充分",而中国只有78%。同时,韩国人表示对日本拥有好印象的比例是22%,而在2008年的此项调查数据中,比例为47%。从近期成为韩日关系恶化的助推器,引发民众对立情绪的韩日东亚杯比赛说起。恰巧笔者当时就在现场,虽然韩国和日本的球迷没有直接发生冲突,不过日本人挥舞的  相似文献   

5.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1月初,日本右翼分子异常活跃,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制造了几起让人深思和忧虑的事件。他们的活动值得警惕。事件之一:未签字的联合声明。1998年11月25日至30日,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了为期6天的正式友好访问。对于世纪之交的这一次重要访问,中国方面希望日本在历史和台湾问题上,对中国有个较满意的说法,从而为翻开中日  相似文献   

6.
"经济主义"时代的中日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199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的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引发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日两国在该地区经济地位的反向变化--在日本经济增长缓慢并陷于不振的同时,中国经济却突飞猛进,日益成为拉动东亚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相应地,中日两国国民的心态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中国民众爱国主义热情高涨,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自信心前所未有地增强,日本国民则正在丧失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实现"明治维新"百年梦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以来所形成的骄傲心态,尤其是面对身旁曾在近一百多年来被其欺侮、侵略过的庞然大物--中国的崛起,日本国民的心态更加复杂、敏感,社会思潮右翼化的情况有所发展.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中日之间的各种摩擦,不论是历史问题、领土问题还是经济、贸易问题,在两国社会舆论中均被笼罩上了强烈的民族感情色彩:中国民众要求讨回历史正义、公道的意愿不断升温,日本民众对"中国威胁"的担忧及不服输的心理也与日俱增,彼此间的对立情绪日益扩张和蔓延.  相似文献   

7.
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2,(33):12-12
希望日方切实信守愿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的承诺,以实际行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8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日本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答记者问时表示,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是日本能否正视历史,尊重包括中国在内的受害国人民感睛。  相似文献   

8.
刘备 《黑河学刊》2013,(8):51-53,60
一直以来,日本在战后历史认识上的表现饱受国际社会的诟病,对日本战后历史认识问题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对这一问题的传统认知和分析非常看重外部客观因素和内部显性因素的作用,而对作为非显性因素的政治文化维度的重视度不足。本文试图依托政治文化的分析框架,从国际道德体系和日本国内政治文化两个层面,对日本战后历史认识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错误不断,从内阁要员和大批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到安倍首相穿自卫队战服登战车公开露面,再到其提出“侵略待定论”,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国家的高度警觉和关注.对日本人历史认知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及影响的分析探讨,旨在呈现日本人历史认知问题的实态,对中日间发生的一系列现象做出科学研判,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  相似文献   

10.
教科书的事.近来很闹。国外是由日本新历史教科书内容曝光引发的批判浪潮。“与日本旧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对比.新历史教科书更加严重地歪曲历史,试图使日本在上世纪对亚洲国家的帝国主义侵略合法化。”韩国民众在日驻韩大使馆前举行示威,焚烧仿制的日本新历史教科书。  相似文献   

11.
人从自然界中走出来,但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自在,而是与自然界构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当人将自身的力量加于自然的同时,既影响人外部自然的变化,也影响人自身自然的变化即人体自身的人化,这是个人成为社会成员的基本条件。工业文明颠倒和割裂了生产、生活与生态的秩序和联系,使自然生态环境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人类应该从工业文明的社会范型转向生态文明的社会范型。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信用是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与核心,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身长盛不衰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守信"不仅是社会对企业的客观要求,还应是企业自身追求长久发展并对品格和能力等无形资源积极创造的要求。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的经济改革是围绕国有企业展开的,广西亦不例外。通过对广西国企职工的月均工资收入、家庭平均住房面积、国有企业职工分流去向以及各单位规模变化等统计,分析广西国有企业职工在经历社会阶层地位下降的同时,也正激励他们不断流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新的生存空间和新的社会位置,并在分化重组的过程中,成为多种经济成分的重要组成因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国企职工分化重组、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是三位一体的创新过程。同时,亟须建立新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江雪茹 《乡镇经济》2011,2(1):41-44
建国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源性特征由于利益主体和具体的利益内容不同而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而党的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根源性问题的解决也反映了党执政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执政能力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5.
高校实行党委书记兼校长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利于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必须健全民主管理和决策制度,强化民主监督;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规范“一把手”的行为,确保廉政高效。  相似文献   

16.
熊怡 《今日重庆》2014,(21):72-75
罗国家,从在家乡水库边涂鸦的孩童,到一名出色的乡村美术教师,再由乡村美术教师,转身成为优秀的摄影记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路的蝶变,缘于他从未停止过追逐梦想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他做过记者,当过镇长.就在仕途一片光明的时候,29岁的他毅然辞职南下.来到沿海地区从普通搬运工做起,到一年后任外资企业总经理,1997年被广东省评为优秀外来工、优秀管理者,再到2001年创办公司,每年以一家公司的增速发展.2008年成立百灵集团,目前已是酒店业、零售业、物业、汽修、加工、企业管理咨询、商贸、农贸市场等实体的多元化企业. 他就是出生于重庆市梁平县的雷圣荣,他的人生经历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传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消除企业界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而,现行制度在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计提及外部监管方面都存在很大缺陷,这就需要从制度、市场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资产减值会计,以便进一步提高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江苏科技信息》2019,(34):25-27
薪酬管理工作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以及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至关重要,关乎企业能否稳定且长久的发展。薪酬管理的公平性,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所以,企业需要注重对薪酬管理公平环境的创造,通过对薪酬管理公平性的不断提升来推动企业迈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基于此,文章针对员工工作绩效受到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的影响及其提升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及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全球化背景 ,剖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即在商品、资本、信息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以及在此背景下各国管理这些生产要素的规章制度及体制的一体化 ,揭示了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经济竞争的本质特征 ,即各国经济体制取得效率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