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小燕 《财经科学》2012,(5):117-124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实施中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借鉴国际公认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文献COSO报告,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内涵入手,试图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章采用定性分析法构建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判断的基本框架和总方向,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测评模型,以期有效地确定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程度。  相似文献   

2.
王红 《时代经贸》2012,(22):58-58
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健全性、合理性和运行有效性进行的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以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依据。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至少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全面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2.重要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3.客观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余廉 《经济师》2014,(10):255-256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是规范医院经营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其有效性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文章从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三个方面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组织制度 ,是确保企业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 ,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 ,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天然的监督作用使其自然成为内部控制方式之一 ,同时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一种监督形式 ,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有 :评价内部控制 ,参与重大程序的制定与修订 ;监督内部控制的运行 ;提供管理咨询等。为发挥上述作用 ,必须加强与完善内部审计的机制 ,内部审计才能更好的对内部控制进行再控制。  相似文献   

5.
宇丝 《时代经贸》2013,(16):137-137
在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评价和整改这一循环过程中,内部控制评价有着枢纽作用并对整个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实施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检测,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之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内控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本文通过研究,提出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建立的专业的全方位管理体系,具有防范风险、有效监管的特点.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特点来看,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必须制定适宜的评价方式.就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来看,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详细评价法,二是风险基础法.针对两种评价方法,风险基础法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效率评价.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6,(12)
文章基于过程导向构建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综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内部控制有效性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山西省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整体居于良好水平。分行业来看,山西省采矿业、交通运仓储和邮政业及金融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高于其他行业。但各行业上市公司仍需关注内部控制的构建及完善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触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使得煤炭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探求降低物耗、减少风险、提高质量、优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并将更多精力投注在内控制度建设和管理方面。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合规性、实用性都需要内部审计来加以评价,内部控制也是内部审计的基础。内部审计对煤炭企业管理起制约、防护、促进、建设性和参谋作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震惊全球的安然和世界通讯财务舞弊案的爆发给全球资本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财务舞弊的出现实则是内部控制漏洞提供了可乘之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开始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催生了美国SOX法案的出台,SOX法案要求公司管理当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由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发表意见,强调了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及其概述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定义内部审计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以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它通过应用系统、规范的方法,评  相似文献   

12.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并规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企业非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应当提示投资者、债权方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关注。  相似文献   

13.
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一种独立客观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经营状况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合法性,企业改进经营治理是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服务的,因此加强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对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我国实施的新审计准则要求审计师了解被审计客户的内部控制,而在2009年7月新实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则要求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在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之中,最为核心的是控制环境。文章拟采用对偶价值度量三角形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控制环境做量化评价探析。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将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视为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信息,但这可能是不成立的.本文基于此研究空白,在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的改革背景下,以内部控制缺陷为切入点,按照“存在缺陷—→发现缺陷—披露缺陷”的思路,选取2012-2013年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且要求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有效性;与自愿披露阶段相比,强制披露阶段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得以提高;审计质量、企业成长速度、财务困境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等四个因素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本文据此提出政策意涵.  相似文献   

16.
陆永根 《经济师》2009,(12):150-152
对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及评价,包括对该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设置的健全性、合理性测试;对内部控制初步评价;对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最后对内部控制的最终评价,即评估该组织的内部控制风险水平或可依赖程度四个步骤。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总指标是控制风险水平或可依赖程度,二级指标有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指标体系的设计是评价开展的前提条件。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司评价体系的功能。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应紧密围绕内部控制目标,分别按控制环境、风险管理、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管理流程控制和管理改进六要素构建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投资者保护是影响资本市场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内部控制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就成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对投资者保护的传导机制,认为内部控制不仅是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制度安排,而且通过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来保护投资者利益。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投资者保护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以评价的需求方及目标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相关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量化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指导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实践,更好地实现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黄仕娴 《现代经济信息》2013,(15):212-213,223
内部控制的财务目标是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是能够合理保证管理层和董事会及时了解目标正在实现的程度。本文构建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的全面性、重要性原则、客观性、层次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和适用性、灵活性原则,并结合各个目标讨论了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尝试建立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要得到有效实施,就必须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而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首先从组织背景、内部控制系统和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本身三个方面阐述了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应具有的特性,并提出构建系统所必须坚持的三项基本原则,即权变、目标导向和经济性;其次分析了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整体架构和逻辑框架;最后提供了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在逻辑框架下的一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