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证了我国苎麻生产发展的历史,研究了苎麻纺织工业的生产和出口现状,探讨了苎麻纺织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CTEI消息]一九九八年九月,苎麻纺织品市场在长时间沉寂中突然反弹,似久旱后的甘露滋润透了我国的苎麻纺织企业。 纵观这次行情,主要有四大特点: 一、是来得突然 去年八月,各苎麻生产企业还在感叹市场疲软,还在为产品的销路大伤脑筋,到九月份,订单突然增多,使不少企业措手不及。其实原因很简单:近几年来,各主要苎麻制品消费国因各种因素,很少进口苎麻织物,使市面和厂家的库存销售殆尽,失去了中间环节的缓冲。 二、是持续时间长 本轮行情从发动到现在已持续了十四个月,且仍有较强的发展后劲。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多年来苎麻市场疲软,不少生产企业已被淘汰,生产能力压缩,供应略显不足,而不是市场容量在扩大。  相似文献   

3.
亚麻、苎麻、黄麻、大麻产业,除了“中国草”苎麻在本土大地上还保留一定的种植面积,其他麻类的种植面积都已经少的可怜,完全无法满足国内麻纺行业发展所需。产量及出口贸易量均居世界第一的中国麻纺织产业原料却主要依赖进口,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1)合理选择捻系数,是提高苎麻针织产品质量,改善苎麻纱线编织性能的一项重要措施。若选择不当,纱线强力会下降,成纱毛羽多,影响织物的牢度,或使纱线发硬,弯曲困难,纱线容易扭结,增加编织难度;使织物表面产生线圈歪斜和产生破洞等织疵。根据生产实践,常用纯苎麻纱的捻系数20.8特为80;18.5特为80-85;16.7特为85。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苎麻纤维精干麻切断,棉纺成卷,苎麻纺梳理,亚麻纺湿纺等新工艺流程组合,开发生产高品质苎麻纱。  相似文献   

6.
最近两个月以来,苎麻原料价格呈现非正常上涨波动态势,苎麻原料产地收购价格从年初的每吨4000元左右涨至12月初的每吨8500元左右,与年初相比上涨幅度达100%还多。这使得我国苎麻纺织工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这种状况如不及时制止,我国的苎麻业将又一次面临“撤单”减产的威胁,苎麻行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冲击。苎麻是纺织天然纤维原料之一,由于对生长环境对地理条件要求较高,世界上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才能种植。正因为苎麻原料的特殊性,所以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时常有异常表现。从80年代至今,有时被炒得烫手,供不应求。人称“麻风病”;有时又一落千丈。压库滞销。今年苎麻原料价格出现由低向高这一猛然逆转势头。人们不禁要问:苎麻原料是否又要再度流行“麻风病”?  相似文献   

7.
某亏损企业费了九十二虎之力筹措到一笔资金,购进了先进设备,然而因沿袭落后的管理方式,产品质量仍不见有多大提高。有个到该厂洽谈生意的人在生产现场转了一圈,目睹了懒散的职工和脏乱差的现场,立即终止了洽谈生意的意向。由于管理跟不上,这家企业不但没有扭亏,还背上了新的债务。有人说,眼下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差,资金紧张和设备陈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这些因素,但透过表面看本质,还是管理问题,是缺乏优秀管理人才的问题。因为产品质量的优劣,资金调配是否合理,设备的使用科学与否最终要靠管理来体现。台湾企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纺织经济》2000,(1):23-25
苎麻原料由于世界上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才能种植,所以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时常有异常表现。从 80年代至今,有时被炒得烫手,供不应求,人称“麻风病”;有时又一落千丈,压库滞销。去年第四季度,苎麻原料价格出现由低向高这一猛然逆转势头。人们不禁要问:苎麻原料是否又要再度流行“麻风病”?  相似文献   

9.
最近,武汉科技学院的研究者攻克了高支苎麻刚度大、毛羽多等缺点,推出了新型苎麻产品——轻薄苎麻针织产品。他们指出,采用提前收割的高支苎麻(平均支数2000支左右)纤维刚度可明显降低。将优质苎麻纤维原料和20D涤纶长丝运用双组分复合纺纱技术生产了高支苎麻绒纱线,表面毛羽少,刚度低,经络倒上腊后,能够顺利的在针织大圆机和其它机器上进行编织,解决了高支苎麻纱上机难的问题。在高温高压溢流染色工艺条件下,采用一浴法染色,高支苎麻绒针织面料取得了较好的染色效果,经纤维素酶整理后,抗起球起毛性得到了提高。同时采用16.7tex、13.3tex苎…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苎麻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素有”苎麻之乡”的称号,无论在过去或现在,苎麻种植面积和纺织加工能力均为世界之首。湖南浏阳、江西万载、四川隆昌的夏布,早在唐代就开始出口,历来驰名国内外。1958年从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遗址中出土的苎麻织物残片,距今已逾4700多年。1972年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块面积为2.6平方米的苎麻布,重量只有48克,这些都充分表明我国古代早已运用苎麻纤维作为纺织原料,并有精湛的应用加工技术。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苎麻纺织工业相当薄弱,当时主要生产一些精干麻、苎麻条、纱线等出口日本。直到八十年代初期,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给苎麻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契机。 八十年代末期,我国苎麻纺织工业处于历史的鼎盛时期,苎麻纺织工业繁荣昌盛,苎麻纺织企业由八十年代初期的10余家,一跃发展成拥有2500-20000锭长麻纺的专业苎麻纺织企业137家,苎麻纺锭达到70万锭,苎麻纺织企业的地域分布由原来的7个省市扩  相似文献   

11.
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生产经营纪实周裕国依靠科技抓原料大项,转变机制促效益提高的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1992年以来,经济效益一年上一个台阶,到1995年底不仅甩掉了连续三年累计近l000万元的亏损帽子,而且又连续三年在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实现税利...  相似文献   

12.
麻纺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紧密纺 苎麻面料穿在身上是比较凉爽的,人们喜欢在夏天穿着,但是织物上一层层毛茸茸的毛羽。又使人望而却步。如何减少毛羽,一直是苎麻织造行业颇为关心的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烧毛工艺,每年须消耗大量能源,且浪费掉不少天然原料。上海市纺织机械研究所在“紧密纺”研制成功,并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把苎麻纺纱采用“紧密纺”列为所的科研攻关项目。苎麻“紧密纺”项目组,对苎麻纤维的集聚状态进行了攻关试验。他们根据苎麻的特性,对“紧密纺”装置中的零件和纺纱工艺进行了改进,并在试验室里,对苎麻进行了多次试纺,通过不断改进,取得了可喜成绩。试验报告显示,经过“紧密(集聚)纺”纺出的苎麻,毛羽比普通纺纱减少了60%,达到了预想目的。  相似文献   

13.
翻开徐道生43年来的历史就会 发现,那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远比各种荣耀多得多,也深厚得多。自1990年担任涪陵苎麻纺织厂(金帝集团前身)以来,徐道生充分调动自己渊博的学识和对市场的正确判断力,一次次把企业从破产的边缘拖了回来;以超凡的胆识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改革,使企业由当初的小不点儿发展成为我国苎麻行业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洁身自好,以身作则,不仅荣获了国家人事部、国家纺织工业局授予的全国纺织工业系统“劳动模范”称号,还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徐道生从事纺织事业是“半路出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全程绿色加工成为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出现了很多以降低污染,提高产品加工质量的苎麻脱胶工艺研究。其中以酶制剂作为加工助剂的工艺研究尤为突出。本文就碱性果胶酶和木聚糖酶在苎麻脱胶工艺中的应用做了探索性研究,并对脱胶废水的COD、BOD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酶蜒化学联合脱胶工艺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但其脱胶  相似文献   

15.
以湖南明星麻业公司董事长李兴高为首的科研团队与大连工业大学专家教授共同研发的苎麻生物脱胶菌种搭乘"神州九号"飞船进行太空微生物诱变育种试验及在轨微生物检测.在"神九"返回地面后,各项科研数据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取得了重大突破,从而实现了李兴高苦苦追求了十年的苎麻生物脱胶技术产业化的梦想……就是通过研究空间环境对生物诱变作用,筛选出优良生物菌种,探索一条苎麻微生物育种的新途径. 寻梦 也许是悠悠沅江水的滋润,也许是绵延洞庭沃土的造化,位于洞庭腹地的沅江盛产一种能纺织的"中国草"——苎麻.相传是范蠡与西施隐居在赤山岛苎罗村时种植的.于是千百年来,沅江这片土地成为苎麻之乡和苎麻加工的集散地,苎麻产量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16.
应用纳米抗紫外线整理剂对苎麻织物进行处理通过对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紫外线防护因子透气性、湿热传递性,刚柔性等功能性及服用舒适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为纳米抗紫外线整理在苎麻类织物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苎麻业前进的步伐明显放慢,甚至出现倒退,苎麻业又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苎麻业在“养伤”,在蓄势待发。“养伤”,“伤”为何物?对我国苎麻业的现状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其目前的状况是与其存在的问题分不开的,也正是这些“伤口”拖住了我国苎麻业发展的脚步,使处于养伤期间的苎麻业无暇加快发展步伐。苎麻业主要“伤”在以下几处:首先是无序竞争“内乱”成“伤”。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多年来,正是由于内部的无序竞争,使苎麻业受到较大拖累。具体表现在:当市场复苏时,众多中小企业一哄而上,导致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对原麻的需求量猛增。为了保证生产,这些企业便抬高麻价收购,一些中间商也趁机囤积居奇,使麻价一路猛涨,结果,在  相似文献   

18.
巴西、哥伦比亚、日本、印度和其他国家都种植苎麻,而且这些国家苎麻业发展也很迅速。中国盛产苎麻,开发利用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世界苎麻产量的80%出自中国,种植面积、产量、纺织加工能力均居世界之首,素有国际“苎麻之国”的称号。随着苎麻业的发展,世界越来越看好这个行业。 一、苎麻纺织品的用途广泛 苎麻纤维像玻璃、碳、金属及芳族聚酰胺纤维一样,断裂伸长不超过2.5%,并具备大的抗断强力,并且苎麻纤维湿强比干强大30%,易断裂,回潮率较大12%~15%,但不产生静电荷,加热时不收缩、不延伸、不卷曲,也不折皱。苎麻纤维平均长度为150毫米,直径在25至75微米之间,苎麻纤维的横截面积与其在长度部位上的不同而变化很大。以单纤维形式进行纯纺或混纺,用作衣着类产品,具有硬挺不贴身、凉爽吸湿,透气  相似文献   

19.
场象魔方,变化莫测。 市场又象舞台。有悲剧喜剧滑稽戏。企业经营者们在其间谋机断事,大展拳腿,演出一幕幕亦悲亦喜、威武雄壮的“活戏”。 在苎麻制品行业浸泡10多年,近5、6年办厂一直“阳线”见好的江西省永丰县宝绿公司董事长肖二仔,其人其事,颇具“戏剧”色彩。撷取片断,以飨读者。 一场“风暴”洗礼 一阵紧锣密鼓,伴随着新世纪第一声钟响,饱含着肖二仔及其伙伴、190多名员工热切希冀与期待,一个年产千吨苎麻纺织品企业——宝绿公司“呱呱”落地了。 宝绿上马,蓄谋已久。以苎麻为原料的成品纱加工企业,早在1…  相似文献   

20.
苎麻全生物脱胶技术是我国苎麻脱胶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苎麻纺织科技专家与生物技术的专家们一道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现实情况来看,作为我国苎麻脱胶的主导技术还是化学脱胶。目前,苎麻化学脱胶有致命的缺陷,工艺流程长,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排列整齐的纤维一旦通过漂酸洗工序,就会被搞得乱七八糟,更严重的是化学脱胶废水污染环境,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的严格执行,已经威胁到苎麻纺织企业的生存。在生物脱胶技术尚未完全过关的情况下,经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