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的姚建铨院士,一直致力于激光及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研究,在高效倍频激光器、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可调谐激光器、非线性光学及激光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激光与光电子领域提出并发展了非线线性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  相似文献   

2.
滕英 《魅力中国》2011,(4):41-41
光发射机输出波长的激光,一般都采用直接强度调制技术,其核心部件是DFB激光器组件;此外还有电源、激光器偏置电路、激光器慢起动电路、失真补偿及驱动电路、功率控制及致冷控制电路、过载保护及过驱动保护电路、光检测电路等。在直接调制光发射机中,射频信号经过RF放大,电控衰减和预失真补偿后,直接驱动激光器,使得光输出强度随着射频信号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激光器的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3.
1310nm波长的激光,一般都采用直接强度调制技术,其核心部件是DFB激光器组件;此外还有电源、激光器偏置电路、激光器慢起动电路、失真补偿及驱动电路、功率控制及致冷控制电路、过载保护及过驱动保护电路、光检测电路等。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科学家发明世界最小激光器新加坡年轻的科学家何诚中教授(38岁)最近在美国完成了他的最新发明──光子丝线激光器(Photonicwirelaser),它是世界上最小的激光器,它将对电脑和通讯科技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何诚中教授发明的激光器小得惊人...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红外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结合长程吸收技术以及波长调制技术,采用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检测光源,在光程长为38.4 m的Chemin型光学多通池下,检测了0.15个大气压下1.431μm附近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的二次谐波信号。经过对不同浓度下的二次谐波信号峰值线性拟合之后,反演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的浓度,实验测得二氧化碳和水汽的探测极限分别为2.5×10~(-5)和13.2×10~(-5)。  相似文献   

6.
座落在英国卢瑟福—阿普莱顿实验室的Sprite激光器是迄今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紫外光激光器。目前该激光器已进行了其最后一次发射,准备明年全面改装,并将更名为Titania。改装工作包括扩展空间和加一级新的更大的终端放大器。故Titania不仅比Sprite大,而且具备更为有效的光束利用系统,该系统将使峰值功率从现有的1TW增加到10TW。从末级放大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物理网(PHYSORG)报道,美国普度大学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空调技术,可对比以往更强大的计算机芯片进行降温。这个实验系统通过芯片内切割出的微小管道冲刷制冷剂,可为雷达或激光器这样的先进武器系统中的高功率电子器件所用的芯片降温。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11,(8):52-52
新加坡数据存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构建出一种由一个激光器和一个光栅集成的新型硅芯片,其中的光栅能让光变得更强并确保激光器输出1500纳米左右波长的光,而通讯设备标准的操作波长正是1500纳米。  相似文献   

9.
由中科院半导体所和中科光电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主题项目“氮化镓基激光器”获得重大突破,在中国大陆首次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氮化镓基激光器原型。该氮化镓基激光器采用在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的多量子阱增益波导结构,激射波长为410nm,条宽5gin,条长800μm,激射阈值50KA/cm^2。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01,(7):68-68
美国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叫做取向附生的标准技术,用纯氧化锌晶体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激光器-纳米激光器。这种激光器不仅能发射紫外光,经过调整后还能发射从蓝色到深紫外的光。他们先是“培养”纳米导线,在金上形成的纯氧化锌导线直径为 20至 150纳米。当纳米导线长到1万纳米时,“培养”过程终止。在室温下,当研究人员用另一种激光将纳米导线中的纯氧化锌晶体激活时,纯氧化锌晶体将发射出波长只有 17纳米的激光。纳米激光器最终有可能被用于鉴别化学物质、提高计算机磁盘和光子计算机的信息存储量。  相似文献   

11.
湖南大学纳米光子学小组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将半导体激光芯片调谐范围扩大,成功地演示出500纳米绿光直至700纳米红光,创造了新的半导体激光器调谐范围世界纪录。这项成果将可能在新光源、光通讯、分子和生物传感、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产生很多应用。国内外的许多激光专家都在研究如何提高半导体激光器的调谐范围,以更充分发挥激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日前用一种新型设备制造出了高能效的激光束,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激光在环境检测和医疗诊断等方面的新用途。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叫“量子级联激光器”的设备,这种设备通过让一股电流穿过某种特殊物质来制造激光束。利用传统激光器制造激光束时,电子常常会把发射出去的光子重新吸收回来,这就降低了激光束的能效。  相似文献   

13.
正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的发明为原子光谱分析注入新鲜血液,自此,类似于火花源的激光光束聚焦击穿现象即见诸文献报道。1962年Jarrell-Ash的Brech发表第一篇关于用激光产生等离子体进行分析的文章,标志着激光烧蚀分析技术的诞生。1964年,得益于激光器Q开关脉冲技术,使得激光烧蚀无需通过辅助电极放电,直接通过激光产生等离子体进行分析,成为今天LIBS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实验室利用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  相似文献   

14.
863计划新材料领域“蓝绿色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课题近日取得重大突破,在我国(除台湾地区外)首次实现了室温光泵条件下氮化物面发射激光器(VCSEL)的受激发射,所得器件重要性能指标超过了国际报道的最好水平。这标志着我国氮化物面发射激光器研究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该成果由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组成的合作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15.
第21届国际红外与毫米波会议(21st Ann Int Conf on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时间:1996年10月地点:德国,柏林,亨伯尔特大学会议内容:检测器与源,气体激光器,高功率应用窗, 散射,振动陀螺仪,准光学元件,波导,生 物效应,仪器,天文与大气系统。  相似文献   

16.
自辽宁省政府确定在鞍山高新区建设"辽宁(鞍山)激光科技产业园"以来.鞍山高新区加大招商力度,目前已有185个项目落户激光科技产业园,项目涵盖激光材料与配套元器件的上游产业,国内领先水平的激光器及其配套设备的中游产业,以及规模化制备激光应用产品的下游产业。激光产业链在鞍山高新区已具规模。鞍山高新区坚持以科技为引领,不断加强创新力度,积极建设以激光为核心的光电  相似文献   

17.
模压全息照相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建立在激光全息术、制版技术、电化学和精密机械加工等多学科基础上并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从1948年D.Gabor发明了全息照相术原理后,到1960年休斯研究所的Maiman研制成功了激光器,使激光器作为光源的激光全息照相术得以应用.实际上,只有在70年代模压全息图诞生后,才迎来了一个真正的具有广泛应用领域的全息照相显示时代,达到了实用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媒介速递     
光流控制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微流控技术仿生合成微米纤维生物材料;用激光控制的人工降雨系统;全球首个全碳等离子激光器  相似文献   

19.
与每一位归国留洋者一样,刘兴胜也有自己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因为和“中国”联系在一起,显得宏大. 作为国家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归国梦想就是“打造属于中国的激光器”.从此,激光成为他“闯江湖”的武器. 6年时间,刘兴胜带领炬光科技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生产的12大系列百余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器产品,以更优的性能、更低廉的价格快速占领国内市场,打破了我国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 “为什么要花冤枉钱?” 1998年,刘兴胜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赴美深造,2001年获材料科学博士学位.后来,这个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实现了自己多年前的“美国梦”,留在纽约从事半导体激光器领域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20.
“华工激光的激光器技术目前是国内一流,下一步的目标是要成为世界一流,要成为中国的罗芬!”2009年11月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