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超亿万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是我国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的表现,给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带来了结构平衡、储备成本、货币升值等一系列困扰,如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削减储备额将会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高风险。要削减外汇储备额,可从控制增量和积极运用存量两方面同时着手,同时还应注意在操作中做到不遏制出口增长和抓住扩大进口时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人民币升值和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格兰杰检验和ADF检验来研究汇率和外汇储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外汇储备增长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是一阶单整序列,但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互相影响。在处理汇率和外汇储备的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其之间的相关性及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3.
我国外汇储备的高增长及其应对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不断加大。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各种投机性资金不断涌入,促进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和人民币升位压力进一步扩大,从而推动人民币升值向自我实现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外汇储备过高提高了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流动性泛滥和一些宏观经济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4.
外汇储备是反映一国经济、金融实力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适度的外汇储备对于维持一国经济的内外均衡,达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并且已经形成超额外汇储备的局面,如何协调超额外汇储备和国内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风险及动因研究”为题,主要通过三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介绍我国外汇储备从从无到有,从起步缓慢到快速增长的历程,第二部分是通过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分析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风险,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动因以及进行改善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1994年我国实现汇率并轨以来,外汇储备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97年达1399亿美元。截止2000年末,已达1655.74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大大提高了国际清偿力,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过高的外汇储备又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再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外汇储备规模必须适度,外汇储备规模适度与否关键在于其能否保证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进而对经济改革起到促进作用,所以,虽然实际外汇储备较文中理论计算数字仍显偏多,但不能因此减少外汇储备量,而应该在保持外汇储备增长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加强储备资产的管理水平,提高收益率。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9411.15亿美元.同比增长32.37%。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累计增加1222亿美元.同比增加了212亿美元。作为世界第一储备大国.急速增长的外汇储备。扭曲了中国货币银行体系和银行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国内巨大的人民币外汇占款压力。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放贷的闸门难以抑制.资金陷入流动性泛滥.给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带来了巨大隐患。因此减缓外汇储备过度增长.适时进行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已成为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外汇储备对经济的影响及适度规模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量的迅速增长,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了积极影响,使我国对外支付能力不断加强,国际资信能力大幅度提高.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多种因素,根据阿格洛尔理论模型推导出了90年代以来中国外汇储备的最适度规模,并且探讨了我国实际外汇储备和最适度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目前保持较高的外汇储备水平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而且也是提高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原因及管理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国际储备规模增长较快,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对最近十多年来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变化、原因及管理进行分析,指出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下,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是应对世界经济动荡的无奈之举,而其外汇储备的管理存在一些短期内难以克服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国际储备剧增,对我国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继续利用目前有利的金融形势,实行必要的宏观经济和结构性改革,以克服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管理中类似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